亚文化视阈下当代青年的情感价值与国家认同建构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1-01-12刘笠萍
刘笠萍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高校思政课需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才能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碰撞中使青年学生增强国家认同的内在动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青年亚文化的流行培育了丰厚的土壤,青年利用这些社交媒体与具有相同爱好、共同情感寄托的“同类”聚合在一起,形成了纷繁复杂的亚文化群体,如古风、草根文化、Cosplay、美妆圈、动漫宅、游戏宅、网文圈、同人圈、桌游圈、佛系文化、Up主圈等。这些亚文化从一开始出现便具有双重性——既被主流文化所划定,又被自身所认同。因它不能被人们广泛认同,所以必然带有一定的抵抗性,甚至是一种反文化。“青年亚文化是指在主流文化之外,附着于青年文化并与主流文化相抵牾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反映了青年群体对社会、国家乃至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但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并非完全是破坏性的。”[2]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要把主流文化融入思政课中,通过系统地、完整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渊源与不同,帮助大学生从价值观、文化的高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引导学生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情感价值,从而夯实大学生认知、认同主流文化的历史和理性基础。从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来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宣传展演等形式开展,理论化程度高、单向灌输性强,青年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往往不容乐观。”[3]但是,高校思政课应该如何发挥其培养人、塑造人的作用呢?一方面,要更积极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青年亚文化,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青年亚文化;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学生回归主流文化,用青年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主流文化,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共同努力,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当代中国知识青年。
二、当代青年的情感需求与情感学习供给的矛盾
人类是情感的动物,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的驱动。在人类的整个生命中,我们每天都要做出选择,而所有的选择都是由隐藏在背后的情感决定的,它不仅给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的世界着色,要我们记住什么、考虑什么以及思索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且它还决定着社会结构的形成,也是摧毁社会结构和变革社会文化的动力来源。
(一)情感的社会价值
早在19世纪,许多学者对情感的社会价值作了深入的研究,如涂尔干研究了社会框架中团结的集体情感基础,马克思对阶级社会中人们情感的疏离进行了研究,舍勒对移情作用和同情心进行了研究,齐美尔则研究了丰富多样的情绪等。情感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和研究体系,情感被嵌入整个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社会行动和社会过程的框架中,并逐渐成为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尤其是它伴随着工业社会产生的现代性话题展开,由现代性的发展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同样影射到情感上,便产生了许多今天的情感困境。于是,情感要素逐渐从社会学的后台走向前台,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社会学家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社会道德感、社会正义感、社会信任感、集体情绪、社会气氛、社会厌倦、社会焦虑、社会怨恨、社会不适应等术语都与情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密切联系,如何阐释情感在人类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便成为当务之急。
情感交流始终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它不仅传递信息,而且还展现互动伙伴的性格、气质、情况等,体现了一种社会功能。很难想象一旦失去情感表达的社会互动将会怎样。人们通过观察情感可以了解他人,进而决定采用什么方式与之交流,所以,情感是一个信息容器,具有社会信号价值,可以把情感状态视为人际交往中的现象,并由此衍生出人的感知和情景理解。情感不仅作为一种潜在的情绪状态,而且具有固有的和重要的沟通功能,这种沟通功能能够使交往的对方从中推测出他的行为意图,便于接下来的交往与互动,所以,它还是一种行为调节器。情感同样是维持群体生存以及实现群体目标所必需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欢乐和悲伤能够在群体的范围内得到放大,个人不同的情感往往淹没在放大的群体情感中。这一方面说明情感加强了群体的边界,加强了群体的认同程度,有利于提高群体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说明情感在群体内的传播和相互感染,为群体的相关、一致的行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情感表面上看是个人生理、心理的表达,实际上却是社会性的,即情感往往是由他人引起的,并且本身要受到规范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着他人。尽管对情感的社会维度的研究还不充分,但情感却被紧密地编织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结构中,并且通过塑造社会语境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体验、调节、表达和响应,甚至在文化的层面上构建了个人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平均情感模式,不同文化的人际交往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差异性。所以,“要想表现出符合自己文化的情感或行为反应,就需要了解主流文化规范和价值观”[4]。
(二)基于情感学习的青年能力建构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已经开始探索将社交和情感学习(SEL)纳入学校的框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证明,社交和情感学习至少可以带来以下一些好处:改善学生的社交和情感技能、态度、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以及对课堂和学校氛围的认识;减少学生的焦虑、行为问题和药物滥用;长期提高学生的技能、态度、亲社会行为和学习成绩。社交和情感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教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它能够帮助人们识别和管理情绪,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及培养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学校通过开发相应的资源和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在追求自己的未来目标的同时充分地意识到要好好利用他们的大学生涯并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情感学习涉及课堂、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以帮助青年获得较强的社交情感能力,以便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挑战,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与网络空间世界的结合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之际,在当今世界面临着物质极大富足和精神极度贫乏所导致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的冲突面前,如何打造青年的“朋友圈”、打造世界的“同心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方要齐心协力帮助青年掌握五个关键技能: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巧和负责任的决策[5]。如果我们无法使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掌握这些关键技能,那么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之旅中必然遇到更多挑战,烦躁、沮丧、焦虑、失眠、成瘾等症状可能会主导他们的行为,以至于过早地剥夺他们欣赏生命中那些最有用的、最令人激动的、最壮丽的人生旅途风景的能力。
(三)高校思政课情感教育的供给与当代青年情感需求的矛盾
中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也强调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要协调发展、综合提升,要实现知情意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难以摆脱传统说教式教学的影响,太过重视思政课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求,无法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学生也就难以沉浸到思政课教学中”[6]。因此,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课堂的说教上,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缺少社交和情感教育的内容,势必影响大学生的社交和情感技能的培养,最终也难以保证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政课中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但是如果离开了情感认同,那么核心价值观就难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遵循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实践行动这样一个渐进式的复杂过程,认知是基本前提,价值认同是重要过程,践行核心价值观则是最终目标。”[7]只有把情感教育与思政课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思政课的真正意义,让学生理解思政课开设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做“人”。所以,加强思政课中的情感教育,构建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是回应当代青年亚文化盛行的必然选择,也是形成主旋律、正能量社会氛围的重要方式。
三、亚文化中青年群体的现实观照与情感认同
人们通常对亚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它与主流文化、主流政治、宗教、社会规范、传统和大众媒体传达的价值不同上。如果把20 世纪六十年代嬉皮士运动视为一个开端,那么,青年亚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标签,它反对顺从、大众文化的平庸和标准化所带来的压力。随着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转型,青年亚文化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在最近的20年间,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后亚文化理论,诸如“新部落”“生活方式”“场景”等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批判性视角。但是,应该看到亚文化已经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为多元文化结构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考虑到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技术助推创造众多新型交流方式时。青年人才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他们也会变革社会风向,甚至会重新定义规范和价值观。
(一)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现实图景
当代中国青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庞大群体,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了众多不同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虽然是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以社交网络为基础通过创造病毒式传播的流行而形成的一些小圈子,构成了风格迥异的青年亚文化,如比较知名的丧文化、佛系文化、汉服文化、土味文化、二次元文化、弹幕文化等。
2017 年年末“佛系”一词在网络爆红,它是“90后”青年借用佛教寓意来描绘自身的人生态度,意思是“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有无均可”。“怎么都行”“随缘”“得过且过”是所谓“佛系人生”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词。它源于当前社会的焦虑,而这种焦虑又被社交媒体不断放大。“电影院效应”加剧了年轻人的沮丧和失落,于是他们过渡到追求平和与冷漠的生活方式,在感情上也是如此。他们关注个人主义和内在的精神生活,给人一种分离和极简主义的感觉。他们减少在线互动,与技术断开联系,过着一种平静、与世无争的生活。
弹幕文化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亚文化。“弹幕”指的是实时评论,观看者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可以边看边写自己的评论,也可以看到其他人留下的评论性字幕。因大量评论从屏幕飘过时的效果就像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所以得此称谓。弹幕已经成为以B站为代表的许多视频播放平台的标配,受到大量年轻人的追捧,因而形成了特有的弹幕文化。正像有人说的那样:“它既是调节情绪的一剂良药,也能激起陌生世界的情感共鸣。”当满屏飘过一堆或赞赏、或吐槽、或剧透、或解释的弹幕时,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给人一种“我在现场的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网络上的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年轻观众们的即时互动与社交需求。通过弹幕可以把自己的观赏感受及时地表达出去,同时还能受到其他观影者的情绪感染,帮助年轻观众们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帮助他们消除孤独感、缓解日常生活的压力、放松心情,还可以帮助其完成自我身份认同,寻找到网络世界同龄人的共情。“弹幕网站和弹幕文化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渐渐开始影响社会潮流,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产生越来越多的文化效应。”[8]
(二)青年亚文化凝聚的内在逻辑
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科技革命推动的现代化开启了闲适社会的进程。当代青年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如果再从物质主义的杂货铺中寻找慰藉只会导致边际效益递减,他们只能从社交网络中寻找归属感和存在感,而辽阔的互联网空间和丰富的移动手机应用又为此提供了便利。他们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社区和社交圈子,这种归属感又反过来加剧了青年对网络社交的沉迷。再加上商业资本的介入而有意地进行文化生产,于是青年亚文化便与商业流行文化形成了深度的合作,这便是当下中国青年亚文化流行的根本成因。
1.青年亚文化具有社交性和认同性
当代青年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有着“网络原住民”的美称,这就决定他们在创建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时,有着更多的渠道去建立人与人链接的网络。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他们要想方设法回应这些困境,也许逃离现实便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正好又有了网络这样一片电子的空间可以利用。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被看作另类,那是一个情感舒适区,圈子里的彼此都分享着共同的符号,有着情感的相通之处,并能获得安慰、关怀和安全感,这是他们在社会中甚至在家庭中也难以得到的体验。正是在这些积极的情感驱使下,年轻人喜爱在相对闭合的环境中去寻求、探索和玩耍,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成员的凝聚力,极大地减轻了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焦虑、孤独、痛苦的负面情感,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普遍的价值认同。
2.青年亚文化具有娱乐性和消费性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9]例如:B 站的鬼畜区就是娱乐的集大成者,凡是见诸网络的各种素材都能被鬼畜,不管鬼畜视频呈现的是什么内容都能得到大量追捧,它给了弹幕族极大的娱乐空间,以至于一些弹幕族发出“不知道在讲什么但就是觉得很有趣”的感叹。这些反映了青年人追求快乐的简单诉求,也表明亚文化具有明显的娱乐性。本着娱乐化的精神,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流行影视剧等往往被某种文化所包装,继而被社会舆论放大,霸占了网络热搜,形成全民狂欢的景观。时下的亚文化又被商业逻辑包装,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其商业价值,植入广告,迎合年轻人的爱好,挑动年轻人的潜在购买力,并为他们打上消费主义时代的个性化标签,使年轻人在轻松娱乐、狂欢宣泄时沉陷于商业公司的消费陷阱中而难以自拔。
3.青年亚文化呈现抵抗性和兼容性
亚文化对青年产生模棱两可的影响:一方面,它能展示青年对主流文化、父辈文化的抗议、疏远和反对。另一方面又有助于青年感知、理解并且最终接受共同的价值观、规范和社会角色。因为它毕竟要依托于整个大的文化背景,要与其他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发生交流与互动,还要回归家庭、学校、社会这样的现实生活中;更何况主流文化也在注视着亚文化并加强对亚文化的引导,使二者呈现不断靠近、对话状态,体现了一种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互动的新格局。所以,对立和矛盾只是暂时的,亚文化虽然对主流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也呈现出抵抗弱化的趋势,所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是必然的。正如腾讯视频推出的一部八集纪录片——《我们的浪潮》——所宣传的那样:互联网改变了文化的运行规则。新与旧的文化从世界各地出发,加速流动和融合,年轻人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形成丰富的潮流文化。
四、以当代青年的国家认同建构为核心重构高校思政课
亚文化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它对年轻人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管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不能被简单地视而不见或者粗暴地制止,而应该积极引导、充分利用它在价值认同方面的作用,以促进当代青年的国家认同建构。如何避免思政课的纯粹说教、理论灌输和宏大叙事,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发挥亚文化的情感认同作用,让青年学生对主流文化、价值观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最终实现知识的增值、文化的整合和国家的认同,便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把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增强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过去的思政课堂上,我们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要在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但是情感教育的基本元素还是存在的,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的古训,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强调要以情感人,要理解、尊重、关爱学生,而不是单纯地突出“师道尊严”的高高在上,不能忽略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但是,相对于传统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增加、离婚率高和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社会大环境下,青年更容易产生情感困惑。高校思政课要想切实提高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到课率”“抬头率”偏低的状况,就必须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通过教学中适当的设计、引导和干预,加强青年学生的社交和情感技能的培育,为其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提供机会,为其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思政课的情感教育目标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情感教育目标的区别在哪里呢?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使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树立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能够把大学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中。情感教育是实现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而家国情怀也是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诉求,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应在情感价值的陶冶中培养家国情怀。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更是带来许多不可控的变化,中国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能否让学生体会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自觉地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成为考验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试金石”。唯有教学目标包含有明确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讲课有真情,教学内容情景交融,教学方式合情合理,才能真正引起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认识到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主动地把个人情感、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融为一体,并成为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基本底色。也唯有从内心深处散发出家国情怀,才能给予青年学生以人生启迪、精神动力和远大志向。
(二)把“六要”贯穿于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做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如何才能发挥出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项要求为思政课教师提升职业素质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了标准。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有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浓浓之情、拳拳之心,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才能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才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情怀的人讲情怀。”信仰是支撑人们执着前行的动力之源。正是有了一大批像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这样面对敌人的屠刀用生命捍卫信仰的共产党人,共产主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信仰是建立在内心的情感认同基础之上的,是自发的、发自内心的。“思政课教师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政治属性的本质要求;缺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失去了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前提。”[10]心里有国家,肩上才有责任,才能理直气壮地讲好信仰、诠释信仰、践行信仰。
《易经》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做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这关系我们国家的未来,是真正的事业。思政课教师要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重任,就要把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使青年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只有像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样,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散发信仰的魅力,才能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
(三)把亚文化元素植入课堂教学,用青年学生喜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学习既是社交的也是情感的,我们的思政课堂也应该如此。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自身社交和情感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学生就像笼中的飞鸟一样,虽有翅膀终将无法高飞。可见“灌输”式的说教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甚至会导致“你越说我越不信”的抵触情绪。改革的出路是首先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呈现方式,用青年人喜爱的方式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既不刻板生硬也不回避问题,还能把理论阐释清楚,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互动。“在整个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自我革新,将受众由‘观众’和‘说教对象’的被动‘约束’中,转化为主体性得到‘解放’的‘主演’,而当受众感受到课堂对‘我’的尊重,那么课堂所传递的价值观被接纳的程度也将大大加深,主课堂在合规律的前提下,提高了主流价值观对青年文化选择合目的性的引导。”[11]
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理论故事,应该成为思政课教师价值引领的基本素质。因为故事往往比理论更能扣动年轻人的心弦,如果我们还能添加亚文化的元素,用年轻人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更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振、共鸣、共情,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让学生提神、醒脑、真心喜爱的课程。
近年,有许多经典案例为思政课改革提供了借鉴。如:《这就是中国》的政论性节目在B 站上引领了青年文化的潮流。《史上最牛创业团队》、英文说唱神曲《十三五之歌》等也纷纷在朋友圈刷屏,赢得青年的如潮好评。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历史和现实中挖掘故事素材,并提炼故事背后的道理,再用生动的叙述方式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必将有助于把思政课打造成为一门有深度、效度、温度的“金课”。故事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被认同,小故事中承载着大道理,只有掌握好讲故事的本领,才能与青年群体形成有效链接,赢得他们的广泛认同,主流文化也可以借此成为青年的时尚。
(四)把新媒体传播方式应用于师生互动,用青年学生熟悉的形式辅助教学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这一重要论断为思政课改革指出切入点、开出药方。如何按照这个思路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便成为当下改革的一个突破点。虽然新媒体技术只是工具、是形式,但是形式可以反作用于内容,是为内容服务的,在表达、反映内容时具有特殊性,毕竟任何内容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好的形式在促使内容的完善中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说新媒体的表达是青年唯一愿意接受的语言,那未免有点夸大其词。但是,移动网络、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却以快捷、高效、有趣等沟通特质征服了年轻人,并迅速成为他们获得信息、认知世界、表达思想、参与公共事务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这是毫无疑问的。新华社、共青团中央尚且重视自身的新媒体建设,思政课改革又怎能不重视新媒体的应用呢?
互联网造就了中国青年亚文化的流行,而且网络的发展更加剧了年轻人对网络的依赖。“数字原住民”“千年一代”便成为描述这一代年轻人的标签。他们从童年时代就开始沉浸于丰富多彩的媒体环境中,使用计算机、玩在线游戏、与朋友通过电子设备交流、网上购物,还使用媒体生产、创作进行社交互动。摆脱了物理空间的制约,互联网逐渐成为一个全球的中心会议场所、组织空间和文化参照点,从而最终演化为一场不可抗拒的最热门新事物的全球文化景观。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学会用新媒体与学生沟通,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用新媒体把课堂活跃起来,“集教师的教学力、学生的学习力和新媒体的技术力于一体,赋予高校思政课鲜明的理论特色、时代特色及人本特色”[13]。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师可以采用雨课堂、学习通等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光明正大地“玩”手机,用发弹幕的方式参与课堂讨论、交流观点,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把手机变成强有力的学习工具。用好新媒体,打造新平台,让渠道为内容服务,让青年学生在“好看、好玩、可参与”中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
(五)把情感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强青年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效度的思政课还必须能把“纸上谈”变成“世间行”,把课堂叙事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思政课改革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还要积极探索思政课新的“打开方式”,实现从小课堂走进大社会。在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学生只有走出课堂、校门,才能感受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在身临其境中强化理想信念,激发奋斗热情,引起思想共鸣与思索。因此,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理论水平,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有利于情感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因为实践能深化人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情感认同,进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格。“实践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情感体验’,只有怀着浓厚的情感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实践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14]教师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建立学习社团、组织辩论赛、实地调研考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演绎舞台剧等,实现课堂中难以企及的情感教育目标,弥补课堂的局限性,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向更深层次。学生带着问题去调研,实现学中思、思中学,学中悟、悟中学,学中做、做中学。
教师和学生都是实践教学的受益者。学生可以切身地感受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虽然也可能会碰到一些沮丧的体验,但这恰恰是考验教师水平的时刻。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排解负面情感,得到情感的升华?关键在于教师要从讲台上的说教者实现向朋友的转变,关心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当学生能够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审视身边的问题时,他们就会发现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命运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自然也就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实践教学通过塑造亲密的师生关系而改善思政课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体验的积极性,使思政课的实效性大大提高,因而将构建一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逻辑链条。
总之,思政课改革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正确处理好青年亚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系。“在当代,社会认同方式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15]这就要求我们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对待青年亚文化,既要包容它的负面影响,又要积极引导它的积极因素,才能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有助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建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