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创新途径
2021-01-12苏杭
苏 杭
(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贵州 贵阳550025)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依据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有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国家层面的法律规范;二是行业协会的条例法规;三是地方性法规。
国家层面的法律规范。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该规程第一章总则第四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里规定:“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1];第六章服务第三十七条规定:“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2]。我国于2018年1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该法的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与实施,是迄今为止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定,为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
行业协会的条例法规。1994年10月,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规定:“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际、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各年龄群体的图书馆用户必须能够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使社区每一个人都能够确实得到图书馆服务”[4];中国图书馆学会2008年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第二条指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构成图书馆体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服务”[5]。
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区图书馆的管理出台的一些条例和管理办法,例如2002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图书馆条例》,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馆法规,第一次提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问题;2003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等。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存在的不足
(一)起步时间相对较晚
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时间较晚,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才起步,到2010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而且研究的领域也逐步扩大,主要包括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概念的界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政策依据,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研究等等。相比之下,国外高校图书馆在19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开展了社会化服务,这个阶段以馆际互借为主要形式。到了20世纪,随着读者信息需求强烈和服务手段、方式的进步,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手段多样化、服务内容更加深层次化。以美国和德国为例,美国公立高校图书馆这个阶段基本上都向社会公众开放,社会读者和高校学生享受到的图书馆服务是一样的;德国的大学图书馆这个阶段也担任着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社会读者只需出示身份证或护照就可以进入大学图书馆,个人在图书馆的信息记录纳入个人信息诚信互联网。
(二)保障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法律法规不成体系
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法律法规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里面,这些法律法规是分散的存在,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我国专门的图书馆方面的法规是教育部200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推出后,2018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这两个专业性的法规规定了高校图书馆都要承担起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社会责任,广泛开展面向社会读者的社会化服务。相比之下,国外在图书馆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比我国在时间上更早、内容上更加的完善,例如英国在1850年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这部法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调整,经过近100年的历史沿革,于1947年颁布了修改后《公共图书馆法》,这是一部比较系统的、较为完整的图书馆法。美国在1925年就实施了《图书馆法》,之后又颁布了《美国图书馆互借实施细则》《数字千年版权法》等一些列相关的图书馆法律规范,为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再以韩国为例,自从1963年出台了第一部《图书馆法》之后,又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图书馆法实施细则》《学校图书馆振兴法》等一系列图书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图书馆有关的法律法规达到了两百多部[6]。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不广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界在图书馆需面向社会开展社会化服务方面达成了共识,在实践中做了很多工作,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也在摸索中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覆盖面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学者王玉林2011年的调研中,调研的图书馆总数为1649个,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图书馆只有273个,所占比为16.74%。各个地区也有差距,像北京市调研的图书馆为62个,实际开展社会化服务的31个,占50%;广东省调研的图书馆101个,实际开展社会化服务的27个,占26.73;西藏、青海两个地区没有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图书馆。学者祖力纳所选取的108所“211”高校中,根据其所选定的指标调查发现有75%的学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当然,学者们所选取的范围、设定的指标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要广得多,如美国公立高校都向社会公众开放,德国大学图书馆校外读者只需提供身份证就可以享受到与本校读者相同的服务。而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97%的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目前,日本所有的大学图书馆全部面向社会开放。
(四)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服务模式较少
由于我国高校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时间相对较晚,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模式在不断地摸索,传统的文献借阅、报刊阅览、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常规模式,近年来涌现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模式等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模式,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不断地进步。国外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比较完善,追求的是提高服务质量。还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服务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比如为机构和企业服务的模式,通过与企业的项目合作,把科研成果及时的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是指针对特殊的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比如针对儿童提供的亲子阅读、举办读书会、专为儿童开设的学习空间。针对残疾人提供服务是美国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比较成熟的服务模式,例如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都专门把残疾用户列为他们服务的对象,还配有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员,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不但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关怀,也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校友特色服务模式,美国的常春藤联盟的高校基本都发展了特色校友服务,通过这项特色服务,既发挥了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功能,又大大的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三、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创新形态
近年来,国家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长远发展战略,比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全民阅读战略,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农家书屋战略等,这些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环境,高校图书馆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展社会化服务大有可为。
(一)以全民阅读为契机,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
从2006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的的“全民阅读”浪潮,此后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要普及全民阅读,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社会化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在新的形势下拓展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形态,高校图书馆可立足其所在的社区,通过调研对读者进行分类,了解各类读者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开展社会化服务。高校图书馆抓好每年的世界读书日这个良好时机,通过举办图书阅读活动、新书推荐、信息素养培训的方式开展社会化服务。图书馆在开展这种创新形态的服务中,也面临一定的机遇和挑战。首先,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是满足本校师生的学习、教学和科研,这是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前提,如果不能满足本校师生的基本需求,开展社会化服务就无从谈起。其次,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后面临管理复杂化问题,比如社会读者的管理、图书馆外借权限的设置、要不要收取服务费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访问权限等等,都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面临的挑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图书馆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发挥其文化服务功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不但可以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促使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提高其社会地位。
(二)参与农家书屋建设,跟踪开展社会化服务
农家书屋是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的为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为目的的长远惠民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在这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农家书屋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相对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模式是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管理人员多数是农民,缺乏专业的知识,它的资源匮乏,补给不足,借阅率低等。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化服务,对口帮扶农家书屋的建设。首先,利用其成熟的图书管理系统,帮助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分类、编目,实现图书借阅的自动化和系统化管理;其次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根据对口帮扶地区有针对性的订购一些种植或养殖方面的书籍,把每年下架的非学术性的期刊报纸作为农家书屋的补给;第三,为农家书屋的管理者提供专业性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第四,派遣专业的馆员参加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定期举办图书阅读活动,提高农民参与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农家书屋图书的利用率。通过这些具体的帮扶措施,逐步缩小城乡文化的差别,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农家书屋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强劲推手。
(三)致力于乡村振兴,持续开展社会化服务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做广告宣传,为乡村旅游出谋划策,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科研成果的转化向农村倾斜,培育发展品牌农业、智慧农业,在“互联网+”条件下,在各种电商平台帮助销售农村特色农产品,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开展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创新服务形态、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今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中,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社会化服务的理念,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社会用户的需求,在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进程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