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域下体育师范生人文素养培育省思

2021-01-12谢晋阳曹胡丹袁新国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文科师范生人文

谢晋阳,曹胡丹,袁新国

(1.长江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2.广西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2018年8月,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四新”建设,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标志着国家“四新”建设工程正式开启,“新文科”从概念提出走向正式实施,这一国家战略的启动,将对未来中国大学文科、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学校体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可见,在学校体育事业中除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育技能之外,相当一部分的任务在于培育人文素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体育师范生作为体育教师的后备人才,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培养具有较好的体育知识与身体体悟,专业体育素养高的体育师范生是学校体育实施国家战略的保障,“新文科”潮流下,我们需要思考,体育的人文素养究竟是什么?如何造成了困境?需要从何种维度进行省思?以及经由何种路径进行强化?基于上述问题域的思考,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学理分析,并尝试构建强化路径,为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师范教育,探究新时代下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1 概念界定

1.1 人文素养

人文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周易·贲》彖辞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王记录教授认为:人文素养“其内涵同样较为宽泛,包含人之为人的情怀、精神、涵养、德行、包容、自省等,仅就和历史教育相关的部分来讲就包括蓄德致用的人生修养、彰往察来的历史意识、超越天命的人本思想、家国情怀的忧患意识、忠孝节义的伦理教化、涵育美德的审美情趣等。”[1]李磊等认为:“广义上的人文素养是人们在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之后形成的稳定的精神特质,既包含个体的道德水平,也包含个体的综合品质和行为习惯;狭义上的人文素养是指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2]综上,人文素养的内在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人的文化底蕴、道德修养、艺术造诣与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具备执着情怀与稳定特质的特征,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理念。

1.2 体育人文素养

体育人文素养无法脱离人文素养的母体存在,因为它不是体育的“自说自话”。目前,学界对体育人文素养概念界定的研究尚且无人专擅,但也呈现“呼之欲出”的趋势,如探讨体育与人文素养的关系研究也已出现。其一,体育教育活动与文化的关联。王珺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一方面,各种体育活动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本身也是传播、传承、推广体育文化的行为。因此人文精神应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其二,体育教育活动对文化的促进。王民强认为:“对于人文素养的两个方面,即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来说,体育教学都能对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其三,体育活动对人文精神的培育。体育教育也是人文精神的形象化表现,体育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发展以及身体素质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心健康发展[5]。

综上,体育人文素养是人文素养在体育领域的具化,是展现体育人的人文情怀、道德观念、体育精神及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新文科”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执着坚守和传承,体育人文素养并不是体育与人文素养的简单叠合,而是人文素养与体育文化的紧密融合,其构成结构表现为:人文素养是体育人文素养的基础,体育活动行为是体育人文素养的外化形式,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人文素养的价值内核,体育人文素养推动师范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升,彰显体育教育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2 改变体育人“刻板印象”的知识模式

刻板印象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的特征及其原因比较固定的观念或想法[6]。“你的**学科是体育老师教的”这样的网络用语不胜枚举,既损及体育教师的职业尊严,又进一步固化体育人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产生是有历史根源的,一方面源自“重文轻武”“以文抑武”的传统,另一方面源自中国近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回溯学校体育发展史,民国起步阶段,因学校缺乏专门的体育教员,体育教育以军队训练的“兵操”为主,除此历史因素之外,还源自应试教育下体育生群体授人以话柄,招致更多“污名化”的指责。 一定程度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刻板印象是社会对待体育人文化素养不足的反映,但也因此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社会对体育人负面刻板印象,易触发外部群体对体育人群体否定性和排斥性社会行为,易引起体育人群体内部感知并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7]文化语言的表达,实际上是社会观念的传递,语言的力量具有暂时性与有限性,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观念呈现“潜移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语言与社会观念的相互作用,导致体育师范生在文化修习上的自我放弃,而学生是需要积极鼓励与正向引导的群体,良好的社会观念潜在认识可激荡体育人的学习热情。

基于此,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社会倾向性语言出发,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及现实原因,以及通过语言管窥社会心态的方法,阐释“体育生”如何产生“文化课”厌学的社会性原因。当然,造成当前现象的因素呈现多样化,既受外在的环境影响,也存在内在的心理制约与抵触。“新文科”提出知识在应用下生产,强调创新,强调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它是一个多层次、多模式、多节点和多边的体系,下文重点从三维结构探讨社会对体育师范生人文素养造成的影响。

3 人文弱化:体育人文素养三维失衡的窘境省思

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教育领域逐渐形成“惟以分数论英雄”的功利化氛围,在狂热的应试教育下,学生只知晓埋头学课本、做试卷,面临着巨大的身体及心理压力,教师逐渐步入“考什么就教什么”旋涡,学生则逐步适应“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安排。在以上的教育教学悖谬中,学生的知识素养被“考试导向”所占据,未能很好地培养自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对基本的文化常识缺乏系统的学习。一言以蔽之,学生涉猎的范围局限,导致人文视野日益窄化。

体育师范生通过体育高考进入高校,在身体素质层面得到提升,但文化课方面,实际相较于其他学生而言是呈现放松状态,而大学课程除专业课与公共课以外,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几乎很少接触文化课,如“人文素养”课程,因不需要期末考核,大部分学生则处于“划水”状态。以上现象的出现,均在很大程度上指向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

3.1 专业与基础失调:限制体育人文素养的视野格局

专业与基础学科的关系把控不准,学生用力方向错误,导致基础薄弱。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古典文化学者,强调“文史哲不分家”,即无论从事其中任一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均需精读其他领域的知识。文学的修养,在于帮助学者将深奥、晦涩与枯燥的理论,通过平实质朴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史学的修养,在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更加积极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周登嵩教授曾言“不知历史,何以知未来”,便是指出通晓学科历史及修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哲学的修养,在于帮助学者提纲挈领的概括演绎,通过现象看见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质所在。体育师范专业是复合交叉学科,在当下“新文科”注重创新、适应与卓越,课程设置及教学手段等适应时代发展特征的潮流下,体育师范生想成为“通才”,结合兴趣,并在选择方向的基础之上,往往囿于“体育”领域,不能达到“跳出体育看体育”的境界,体育师范生应立足于自己本学科的当下问题,从问题出发,汲取母学科的营养,扩展自己的人文素养及研究视野。

3.2 传统与西学失衡:阻碍体育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传统与西方学术的关系出现失衡,呈现食古不化与晦涩难懂两个极端状态。我国有着悠久的经学、史学、义理学及金石学等传统,对后世的治学理念、治学方法、治学目的与治学追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实际说明,我国有着固定的治学传统与有着固定的话语表达。话语表达中,实际上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与处世原则,这一点在我国武术研究中,体现的十分明显,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文人进入武术圈,并在习武的同时,将哲学、宇宙、生活、处世、阴阳、五行等文化元素注入到“武术”当中,如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等,促使中国传统武术成为一种带有“至武为文”“由技入道”的思辨文化。但中国传统的治学传统也有其弊端,重视义理、考据以及在文字上过度的追求华丽辞藻,却不务实,难以做到经世致用,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亦对此多有批评。“传统话语”与“传统理念”作为认识中国古代思想观念的切入点,其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思辨色彩过于浓厚,亦有可能将“体育”这一身体之学转向纯粹思辨之学。

过于注重西方的学术传统,同过于注重东方纯粹思辨之学一样也会造成诸多问题。如下文所述的“晦涩难懂”。西方学术中的经典作品其本身并非是“晦涩难懂”的,由于体育师范生阅读国外经典文献“难在语言关”,致使学生不得不依赖于“中译本”,体育师范生因缺乏母学科的积淀与素养,长期浸淫在“中译本”这样的作品中,语言风格、行文表达、思维方式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研究具体的体育问题时,容易受到理论的桎梏,借理论的预设性破坏了材料的完整性,给读者以“西方理论”与“本土材料”割裂的感受。具体表现为文法的“晦涩”与思想性上的“难懂”,脱离了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与思想土壤。体育师范生提高人文素养过程中,欲平衡“食古不化”与“晦涩难懂”的问题,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功夫:其一,是大量阅读优秀的古代文学历史作品与当代优秀学术作品,培养自己的“国文”功底,遵循“新文科”学科交叉、适应国情的新特性并体现中国特色;其二,是刻苦学习外语,训练自己阅读国外文献能力,以及借外文表达学术观点的能力。

3.3 感性与抽象贫乏:桎梏体育文化素养走向深化

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缺失,导致学生的感性思维匮乏;逻辑哲学等抽象教育缺失,导致学生理性思维贫弱。程志理认为,“其实体育学是研究人的运动行为的,但是我们目前的主流研究的手段与方法,是数据结构的因素判断,看似量化而客观,其实是极其主观的,这种判断永远没有经验和体验判断真实。”[8]体育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应将人的培养置于一个中心的位置,在研究层面上需要进一步重视“经验”层面的观察,研究的深度与诠释力度都有待加强。其一,源自部分体育学者对“经验理论”的阅读及体悟感受较少,受原有文化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桎梏;其二,源自对现象、经验、情感、话语、表情等缺乏直观感受,尤其是对“与常识相悖论”的现象,“习以为常”或“见怪不怪”,所以难以形成体育材料与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理论的对话。由于部分体育学者自身的思辨功底薄弱,所受的哲学、逻辑学训练达不到探讨体育概念的高度。故而,体育师范生应重视抽象思维的培养,广泛阅读逻辑学与哲学方面的书籍,培育抽象认知的能力。

4 知行合一:体育人文素养的强化路径构建

基于上述3种原因的桎梏,阻碍了体育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针对当前的困境,从体育人文素养重要性的再认识、培养理念、学院氛围3个层面予以建构强化路径。

4.1 加强对体育人文素养重要性的再认识

体育人文素养来源于人文素养,并在其中融合了体育特质,成为体育师范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体育人文素养包括对各种体育文化的理解能力、对国内外体育研究热点的信息检索能力、对文字材料的遣词造句能力、对体育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与提炼体育学术问题的“想象力”等。体育人文素养并非各个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辅助与相互促进,进而形成作用的最大化。事实上,当下的体育人文素养仍旧停留在“表象”层面,喊口号、做样子、完成任务,既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破坏了人文素养的应有形象。给人一种“玄幻”的感觉,仿佛如“空中楼阁”一般,无法让学生真切体会体育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基于此,从新文科视角重新加强对体育人文素养重要性的再认识,尤显重要。何谓再认识?在此处意指引导体育师范生建立体育人文素养的新认知,加强对其重要性的感知与理解,进一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建党100周年以来有关体育建设的理论出发,汲取我国体育人文素养建设的理论养分,提高政治站位,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体育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体育人为国争光意识、社会秩序精神、人格独立品质,以国家、社会、个体3个横向层面共同促进体育人文素养的理论深化及行动落实。

4.2 转变培养理念,破除工具理性的局限

“工具理性指的是‘求真’的能力,其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和反映规律,追求物的最大功效,服务于人类的某种功利性目标。价值理性则为‘求善’的能力,帮助人分辨善恶、规范自身行为,给自身立法;探究社会,为社会设定理想价值目的。”[9]简而言之,工具理性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影响下,体育教师与学生一切为了成绩埋头训练,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技术,至于体育人文素养这样“看似无用”的理念,则在培养过程中被抛之脑后。导致部分体育人美其名曰依靠技术吃饭,但事实上已然丧失了综合发展的能力。

基于此,转变培养理念,破除工具理性的局限尤显重要。首先,将“目标成绩式导向”逐步向“过程提升式导向”转移。注重师范生在体育技能学习中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培育以人为本的情感价值观。其次,平衡运动技术与学科理论之争,树立新文科方向下体育人才的培养是面向全过程的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要有运动专长,又要具备一定学养。最后,协调体育理论培养与母学科理论滋养的关系,为了“跳出体育看体育”。

4.3 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素养氛围及路径

师范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学术修养、道德涵养与专业发展3个层面进行。学术修养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上,波伊曼将知识划分为两种类型“命题型知识”与“能力型知识”[10],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等命题型知识是师范生获得教师岗位资格的前提,教学知识作为体育教师岗位所特有的能力型知识,则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础;道德涵养是作为教师的前提条件影响教学效能;专业发展则是提升师范生人文素养的保障。

体育教育专业不以体育技能训练作为唯一的培养取向,当前“新文科”建设强调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建立平台,打通学科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的联结通道。体育师范专业学院制便于相近专业的管理,但不利于学生展开跨专业的交流,建立体育人文素养培育的激励机制,开拓多样化形式的人文素养活动,依托学院资源搭建平台,完善体育人文素养的反馈及评价体系是构建体育教育新文科的重要途径。其一,建立体育人文素养培育的激励机制。推动物质效益、精神效益、荣誉效益等多样化的激励形式,推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人文素养的培育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人文培育的实践化与可视化,不至于因为投入的长期性与收获的不确定性所导致中途易辙。其二,开展多样化形式的人文素养活动。学院可设置读书分享、演讲、辩论、写作、音乐、舞蹈、书法等文体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收获人文体验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其三,依托学院资源搭建高水平平台,达到体育人文素养目标的高层次追寻。其四,完善体育人文素养的反馈及评价体系。体育人文素养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或学生的参与度及获得感如何,对此类问题的解答与解决的依赖于建立反馈及评价体系,负责调整、监管、检测及评价的综合职能。“新文科”视域下体育师范教育的发展,既要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还要遵循体育学科发展内在逻辑和固有特点。新时代师范专业认证的实施,建立“新文科”视域下体育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目标上注意人才培养中的创新、适应与卓越,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打造优势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及时更新,注重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等。

综上所述,体育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应在“新文科”视域下,从建党百年历史中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特色,阐述中国理论,通过人文素养培养铸就体育人的文化自信、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推动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

5 结论

体育并不意味着身体与人文的割裂,相反,体育促进了人类主体在身体层面与人文层面的统一性。新时代的体育人,是展现身体文化与人文素养的体育文化人。体育人文素养是人文素养在体育领域的具化体现,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刻板印象限制了体育文化人的出路。专业与基础、传统与西学、感性与抽象的三维失衡直接导致体育文化人的人文素养弱化,进而加剧“体育无文化”的固执与偏见。三维失衡的省思之后,从学生主体、思想主体、及学院主体等强化体育人文素养的强化建构。目前学界对体育人文素养的研究较少,我们对体育人文素养的研究亦应向其他人文社科专业学习,深化人文素养与学生关系的研究,建构体育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其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具有体育人文情怀的学者予以关注,予以开拓耕耘。

猜你喜欢

新文科师范生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