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足三里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

2021-01-12陆化梅于国军郭永娟耿智隆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胆碱能超微结构失血性

陆化梅 于国军 郭永娟 耿智隆

(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麻醉科 洛阳 471000;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麻醉科(原兰州军区总医院) 兰州 730000)

研究表明[1~2],穴位电针可以有效抑制脑、心等器官缺血再灌注后炎性细胞浸润,调控炎性信号传导通路,改善再灌注损伤,但尚无对失血性休克后肝损伤的影响。此项研究在重度HS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电针刺激足三里疗法应用于HS与液体复苏后肝脏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选用雄性成年健康SD大鼠,体重约280~310g,购于兰州大学动物中心。所有动物适应性饲养5d,温度22℃~26℃,湿度40%~70%,自由进食水。

1.2 实验方法

1.2.1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及穴位电刺激

采用改良wigger's法[3]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 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经右侧股动脉放血,30min内使MAP降低至35mmHg,通过放血或自体血回输维持MAP 35±5mmHg水平60min,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实验全程动物保持自主呼吸,肛温控制在(37±0.5)℃。穴位定位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2],采用0.3mm×25mm针灸针,刺入双侧足三里穴,进针深度5mm,接电针仪,疏密波2/15Hz,强度0.1mA,30min。

1.2.2实验方案及分组

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n=10)分为6组:对照组(C组)只麻醉,置管,不放血;休克组分为单纯休克组(S)和休克复合穴位电针组(SEN)。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成功后,休克60min时间点处死大鼠,取标本保存。复苏组分为乳酸林格液复苏组(LR)、乳酸林格液复合穴位电针1组(LREN1)和乳酸林格液复合穴位电针2组(LREN2)。复苏方案:各复苏组于休克60min后行3倍失血量LR液复苏处理,30min内均速输注。LREN1组液体复苏同时以相同参数在相应位置电刺激30min。LREN2组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同时相应位置相同电针刺激维持30min。复苏液输注结束,生理盐水6ml/kg·h持续输注240min。

1.2.3指标检测

1.2.3.1静脉血AST、ALT检测

于未休克时(基础值)、休克60min、复苏后240min 这3个节点分别抽取1ml的股动脉血,同时等量血经股静脉回输,测定AST、ALT。

1.2.3.2肝组织TNF-α、MIP-2蛋白含量及MPO活性测定

休克组在休克60min,其余各组在复苏后240min,采用穿刺心脏法处死大鼠,取部分肝组织比色法测定MPO活性; ELISA法测定TNF-α与MIP-2。

1.2.3.3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休克组在休克60min,其余各组在复苏后240min,处死大鼠,采集左叶肝组织(大小为0.1cm见方),制作电镜标本,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内AST、ALT的变化

与C组相比,在休克后60min、复苏后240min这2个节点其余各组的血浆ALT、AST升高(P<0.05);3个复苏组在复苏后240min血浆ALT、AST含量升高(P<0.05);对比LR组,另2个复苏组显著偏低(P<0.05);与LREN1组比较,LREN2组复苏后240minAST、ALT降低(P<0.05),见表1。

2.2 肝组织中TNF-α、MIP-2表达及MPO活性的变化

与休克各组比较,液体复苏各组以上各指标升高(P<0.05);与LR组比较,LREN1及LREN2组TNF-α、NF-κB、MIP-2明显降低,MPO活性降低(P<0.05);与LREN1组比较,LREN2组以上各指标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1 各组大鼠血浆AST、ALT含量变化

表2 各组TNF-α、MIP-2表达及MPO活性

2.3 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图1)

C组肝细胞超微结构正常;S组细胞膜和核膜变形,线粒体肿胀透亮化,嵴明显疏松,毛细胆管胆汁淤积;SEN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轻度异常,毛细胆管正常; LR组,细胞染色质边集,局灶性肝细胞见溶解坏死现象,核膜消失,线粒体明显肿胀; LREN1组,肝细胞核轻度变异,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LREN2组,肝血窦腔轻度增大,线粒体损伤较轻。

C组

S组

LR组

LREN1组

LREN2组

3 讨论

本实验中,各组大鼠失血量、MAP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血性休克后MAP降低,液体复苏后MAP上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休克各组比较,各复苏组血浆AST、ALT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TNF-α及MIP-2等细胞因子生成明显增加,超微结构显示肝细胞膜及核膜变形,线粒体肿胀,嵴明显疏松,空泡形成。虽然失血性休克导致了肝损伤,但复苏后肝脏损伤加重,出现了再灌注损伤。3个复苏组中,以LR组肝脏损伤最重,炎症反应最剧烈,超微结构显示线粒体高度肿胀,粗面内质网脱颗粒,局灶性肝细胞溶解坏死等。与LREN1组比较,LREN2组肝损伤明显减轻,表明在出血性休克同时电刺激双侧足三里肝脏保护效果最好。

已有研究表明[4]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和高张盐水等措施逆转失血性休克时,胆碱能抗炎通路也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抑制TNF-α等炎症因子的生成。电针刺激足三里可对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施以有效刺激,使胆碱能抗炎途径活化。MIP-2属于一类趋化因子,其特定靶细胞为中性粒细胞,可评估炎症活动情况[5]。本研究显示,失血性休克的同时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能够抑制复苏后TNF-α、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MIP-2的生成,阻止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中聚集,进而抑制肝组织炎症反应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或许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实现的。

猜你喜欢

胆碱能超微结构失血性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老年共病多重用药抗胆碱能负担与营养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疗效观察
鸡蛋蛋壳膜超微结构与呼吸强度的相关关系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老年性痴呆病因及治疗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4种虾虎鱼类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与比较
草鱼冷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超微结构及质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