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地区马铃薯贮藏现状及改进方法

2021-01-12张永福杜培兵梁秀芝范向斌白小东王利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入窖损失率晚疫病

张永福,杜培兵,梁秀芝,范向斌,白小东,王利琴

(山西农业大学 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在山西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大同市马铃薯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国家大力扶持下,马铃薯种植面积有增长的趋势。马铃薯储藏是马铃薯种薯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据统计国内马铃薯的贮藏损失在15%~20%,而国外由于贮藏管理技术水平较高,贮藏条件比国内明显优越,所以贮藏损失在5%以内。因此,国内马铃薯贮藏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2]。

1 大同地区马铃薯主产区贮藏现状

山西省大同地区每年种植马铃薯面积约26 667 hm2,由于近几年马铃薯春季价格偏高,冬天贮藏数量大幅上升,给马铃薯贮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农户主要采用地下式小型井窖和窑窖,少数马铃薯生产企业建造地下或半地下式的砖石结构贮藏窖,绝大多数贮藏窖无强制通风和调节温湿度的设施,贮藏窖的管理达不到贮藏要求,贮藏损失率为l5%~20%,因此,了解马铃薯主产区贮藏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迫在眉睫[3]。

2019年—2020年实地走访调查大同地区马铃薯主产区6县9个乡镇13个村的贮藏窖15座。其中民营企业和规模较大的合作社有7家用砖混结构和彩钢钢架结构贮藏库,都是半地下窑窖,通风模式以自然通风为主;乡村农户还是以传统的井窖和窑窖2种土窖贮藏为主。具体调查数据见表1。

表1 马铃薯储藏窖调查表Tab.1 The potato storage cellar questionnaire

从表1可以看出,有自然通风设施的土窑窖、土井窖,损失率低;无通风设施的土窑窖、土井窖各个品种的损失率都很高。例如天镇县张西河乡上营村呼中武贮藏的晋薯16号损失率高达30.5%,这与平时栽培管理有较大关系,收获时还没有完全成熟,导致收获时薯皮很嫩;收获后薯块容易摔伤,发生干腐病;还有窖内通风不畅,内部温度高,干腐病发生更为严重,窖藏薯块占窖总容量超过65%,贮藏量大。

从表1还可以看出,晚疫病和干腐病是目前马铃薯贮藏期间发生较多的2种病害。干腐病是贮藏期间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晚疫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一旦发展起来非常迅速,损失很大。同一贮藏库各个品种之间损失率差异也很大,例如左云县山西蓬勃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彩钢钢架结构(半地下窑窖),贮藏3个品种分别为晋薯16号、冀张薯12号和冀张薯8号,损失率分别为15.8%、18.9%和21.1%;晋薯16号和冀张薯8号都是晚熟品种,冀张薯12号是中早熟品种,晋薯16号较抗晚疫病,冀张薯8号和冀张薯12号不抗晚疫病,如果收获入窖时混入晚疫病薯块,就会很快传播。贮藏前,消毒工作不够重视,没有科学合理消毒,或使用药剂不当,也会造成贮藏损失。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4家使用了消毒剂。

2 目前贮藏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混合贮藏问题

在贮藏过程中,不同用途块茎对贮藏条件有不同要求,只有满足贮藏条件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但大部分农户家只有一个窖,造成品种的混杂和病害的传播,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

2.2 块茎入窖质量问题

块茎入窖时的质量直接影响贮藏效果,如入窖时薯块受伤,带病薯、烂薯、伤薯成为窖内发病的菌源,导致病害的扩大蔓延,另外窖内湿度大、不通气,为病菌繁殖传染创造条件。

2.3 贮藏管理问题

如果窖内库存量太大、垛太高,垛得太紧,通气空隙少而小,造成春季窖温过高,种薯出芽过早,品质降低;贮藏窖没有科学合理消毒,或使用药剂不当[4]等都会造成较大的贮藏损失。

2.4 贮藏窖设计问题

建筑贮藏窖时地址不合适。如果地下水位高,会造成窖内湿度大;建在背阴处,对着风口,容易出现冻窖;建造深度不够,窖顶部土薄,易造成冻窖;没有通风孔道或通风孔道设置得不合理,不能调节窖内温、湿度,使所贮薯块损伤[3]。

3 综合改进方法

3.1 贮藏量

一般马铃薯窖藏薯块体积不得超过总容量的65%。

3.2 贮藏方式

按不同品种、用途、等级分类贮藏堆放。搬运时做到轻装轻放,防止碰擦伤;自然通风窖薯堆高度应该在1.5~2 m,通风效果不好的在1.3 m以下。入窖时装在网袋的马铃薯,摆放时注意保持距离;装在箱内的马铃薯,注意摆放高度。

3.3 贮藏条件

马铃薯适宜贮藏温度一般为种薯贮藏温度2℃~4℃,CO2浓度低于0.2%;鲜食马铃薯3℃~5℃;加工马铃薯6℃~10℃,CO2浓度低于0.5%。贮藏湿度应保持在85%~95%。需要照明作业时应使用低功率电灯。

3.4 贮藏过程管理

采收后,马铃薯要缓慢降温,降温过快会导致薯块脆性增大,易损伤表皮;温度需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并注意薯堆内部温度,做到按时通风。10月—11月贮藏初期,马铃薯入窖初期每天需进行通风超过0.5 h;12月—翌年2月,贮藏窖外温度低,主要做好防冻保温;贮藏末期,窖外温度逐渐升高,窖温也随着升高,块茎易发芽,此时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窖外温度对窖内温度的影响,防止窖内温度快速升高,导致薯块发芽。

3.5 出窖

选择温暖、晴朗、无风的天气出窖,薯块要与运输温度基本一致,避免薯块温度过低造成薯皮潮湿导致病害发生。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

3.6 抑芽防腐

马铃薯贮藏使用抑芽剂和防腐剂等能有效的抑制马铃薯发芽,延长保鲜时间,降低腐烂率,减少马铃薯贮藏病害发生。在马铃薯贮藏中使用较多的防腐制剂有:特克多、四氯硝基苯、克霉灵和二氧化氯等[5]。

猜你喜欢

入窖损失率晚疫病
湿法炼锌除铝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五粮浓香白酒生产入窖条件的研究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冬季蔬菜窖藏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甘薯冷害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