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痣病药剂筛选试验
2021-01-12齐海英白小东杜培兵范向斌朱智慧
杨 春,齐海英,白小东,杜培兵,范向斌,朱智慧
(山西农业大学 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马铃薯机械化作业势头迅猛,规模化种植趋势明显,重茬问题越来越突出,马铃薯土传病害呈加重趋势,黑痣病成为当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造成马铃薯减产15%,个别年份可达全田毁灭,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种薯带菌是马铃薯黑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药剂拌种成为防治黑痣病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的研究很多,筛选出有效的生防菌及咯菌腈、嘧菌酯、噻呋酰胺等一大批化学药剂[1-6]。为有效指导当地生产,2018年选择7种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登记药剂,开展拌种防治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经济有效药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2018年为晋薯16号,种薯带黑痣病。
供试药剂:质量分数 为2.5%咯菌腈FS(适乐时)、质量分数8%氟环·咯菌腈FS(锐根士)、质量分数25%嘧菌酯SC(阿米西达),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质量分数22%氟唑菌苯胺FS(阿马士),德国拜耳公司;质量分数24%噻呋酰胺SC(满穗),陶氏益农公司;质量分数42.4%唑醚·氟酰胺SC(健达),巴斯夫植物保护有限公司;质量分数80%克菌丹WG(美得乐),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位于山西省怀仁县毛皂原种场,为盐碱改良地块,肥力偏低。试验设8个处理,以不拌种作对照。按比例称取药剂,加水0.5 L配制成药液,均匀喷于种薯表面,晾干。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30 m2,每小区种植120株。试验设计和药剂用量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Tab.1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1.3 调查方法
播种30 d后调查每个处理组马铃薯的出苗率。
在出苗后50 d,挖出10株马铃薯植株对其地下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按照Weinhold的分级标准调查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马铃薯收获时调查马铃薯块茎的感病情况、产量、商品薯产量等。按Atkinson的分级标准调查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马铃薯黑痣病地下茎病情分级标准:
0级茎部无任何病斑;
1级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1%~5%;
2级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6%~25%;
3级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26%~50%;
4级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51%~75%;
茎部病斑面积占地下茎面积的76%~100%
马铃薯黑痣病块茎病情分级标准:
0级块茎表面没有菌核;
1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1%~5%;
2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5%~10%;
3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11%~20%;
4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21%~50%;
5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50%~75%;
6级块茎表面菌核面积占块茎总面积的76%~100%。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利用SPSS18.0和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拌种对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
播种30 d后调查出苗率各处理出苗率见表2。
表2 各处理出苗率Tab.2 The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of each treatment
由于在地温低、湿度大的情况下黑痣病严重影响马铃薯出苗,所以出苗率可以反映出不同药剂对黑痣病的防效效果。由表2可知:药剂拌种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马铃薯出苗率。质量分数80%克菌丹WG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质量分数2.5%咯菌腈FS和24%噻呋酰胺SC处理次之,都显著高于不拌种处理,但是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2.2 药剂拌种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处理植株生长正常,说明药剂拌种处理未对马铃薯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之间的株高、茎粗、主茎数、分支数没有显著差异。
表3 田间长势Tab.3 The field growth
2.3 药剂拌种防治效果
从表4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各药剂拌种处理后,马铃薯地下茎感病情况均极显著降低,病情指数最低的处理是质量分数8%氟环·咯菌腈FS,为7.53,其次是质量分数24%噻呋酰胺SC,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二者之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从防治效果看,8%氟环·咯菌腈FS对地下茎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7.77%,极显著优于其他药剂,质量分数24%噻呋酰胺SC的防效也达到76.53%,排名第二,质量分数22%氟唑菌苯胺FS的防效最低,与其他药剂之间差异极显著,其余4种药剂之间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表4 地下茎及块茎病情指数与防治效果(%)Tab.4 The disease index and control effect of rhizome and tuber
各药剂拌种处理的薯块感染黑痣病程度显著降低,所有药剂对薯块都有较好的防病效果,质量分数8%氟环·咯菌腈FS最好、质量分数22%氟唑菌苯胺FS次之,防效分别为88.02%、87.09%,42.4%唑醚·氟酰胺SC的防效最低,但是药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总体来看,薯块比地下茎的发病要轻,相对的药剂的防控效果更好。质量分数8%氟环·咯菌腈FS无论在地下茎还是在薯块上都有很好的防控效果,防效均达到87%以上;质量分数24%噻呋酰胺SC的防效也分别达到76.53%和84.95%;质量分数22%氟唑菌苯胺FS的防效最低对地下茎的防控较差,但是对薯块的防控效果好。
2.4 不同药剂拌种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表5结果显示:除处理4减产1.84%外,其他处理均增产,增产幅度0.83%~14.95%,质量分数22%氟唑菌苯胺FS产量最高,增产14.95%,但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产量间差异不显著。
表5 各处理产量结果Tab.5 The yield results of each treatment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所选7种药剂及使用浓度拌种对马铃薯是安全的。药剂拌种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马铃薯出苗率。所有药剂处理均对马铃薯黑痣病有较好地防控作用,对块茎的防控效果要好于地下茎,防治效果为68.21%~88.02%。质量分数8%氟环·咯菌腈FS和质量分数24%噻呋酰胺SC无论在地下茎还是在薯块上都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尤其是在地下茎黑痣病的防控上极显著优于其他药剂。质量分数2.5%咯菌腈FS、质量分数25%嘧菌酯SC、质量分数42.4%唑醚·氟酰胺SC、质量分数80%克菌丹WG等4种药剂拌种防控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质量分数22%氟唑菌苯胺FS产量较高,对薯块有较好的防控作用,但是对地下茎的防控效果较差。
试验中所用7种药剂均为我国批准登记的马铃薯黑痣病防治药剂。22%氟唑菌苯胺FS(阿马士)具有一定的内吸传导性,能够保护马铃薯的块茎和匍匐茎,具有较高的防效和较长的持效期,用作种子处理剂外,还可以土壤施用。董利娟等[4]使用质量分数22%氟唑菌苯胺30 mL/0.067 hm2沟施防治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达到78%,增产29.7%,与质量分数25%嘧菌酯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用作种衣剂,具有一定的保苗效果,对块茎的防效达到87.09%,增产14.95%。质量分数8%氟环·咯菌腈FS(锐根士)是由质量分数4.45%咯菌腈和质量分数3.55%氟唑环菌胺复配而成,是一款种子处理药剂,使用其进行薯块拌种,对马铃薯黑痣病等多种土传、种传病害具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窦守众[5]等使用锐根士40~50 mL/100 kg种薯拌种处理,表现出苗整齐、长势强、结薯早,防控效果好于质量分数2.5%咯菌腈FS(适乐时)。本试验采用40 mL/100 kg种薯拌种,结果与之一致。质量分数24%噻氟酰胺SC,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对丝核菌属等多种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质量分数25%嘧菌酯SC属于甲氧丙烯酸类杀菌剂,活性高且抗病谱广,对绝大多数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马铃薯黑痣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质量分数42.4%唑醚·氟酰胺为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的混配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可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真菌性病害。在刘小娟等[6]的试验中质量分数25%嘧菌酯SC、质量分数24%噻呋酰胺SC和质量分数42.4%唑醚·氟酰胺SC的防效分别为81.98%、80.83%和71.60%,好于质量分数8%氟环·咯菌腈FS,这与本试验的结果有些不一致。这可能是由试验地条件和品种差异所致。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种薯和土壤带菌传播的病害,需要进行综合防治,药剂拌种和沟施是最有效的化学防控措施。在大同地区所用7种药剂拌种均有较好的防效,建议首选质量分数8%氟环·咯菌腈FS和质量分数24%噻呋酰胺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