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忽视对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2021-01-12石常秀王亚薇黄昌英

保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效应个体道德

石常秀,王亚薇,黄昌英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一、问题提出

(一)被忽视感与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主动、自愿发出的行为,且此行为可以使他人从中获益,这些行为包括助人、分享、谦让、合作、安慰等一些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1]。亲社会行为最典型的一个特点是对社会以及他人有益,并且可以提高彼此之间交往关系的和谐程度[2]。亲社会行为被视为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从自身获益之社会群体以及他人获益的连续体[3]。因此,亲社会行为有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且对提升个体的生存适应能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有较大意义。

国内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重点关注儿童和大学生,对于处于青春期特殊时间段的中学生关注相对较少。但是青少年阶段的个体正在经历由对家庭的依赖转向对社会同伴依赖的重要转折期,交往对象由父母转为同伴朋友,因此友谊与社交功能的发展对其日后的成长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青少年阶段成长的特殊性,身心发展以及社交技能都面临阶段性变化,但是认知的发展还尚未成熟,他们认知的亲社会行为相比之下也有所不同[4]。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同伴交往较为简单,亲社会行为出现频率提高有助于同伴间友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对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相较于一直备受关注的情境因素、受帮助者因素和社会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家庭因素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早期依恋理论研究者探讨了个体与亲人的依恋情况会影响个体对外界的人际互动行为模式(例如亲社会行为)[5]。具有安全依恋的个体在与外界的行为活动中具有更强的自信心以及安全感,内心对他人具有充足的信任感且容易产生对他人的共情,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6];如果个体没有安全依恋,在与人交往中则不易产生对他人的共情且过分内心敏感缺乏安全感,进而不易产生亲社会行为[7]。也有研究者关注于家庭亲密度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发现家庭因素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会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8],家庭亲密度与之后个体的亲社会倾向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9]。

儿童忽视指的是个体在儿童期间,由于亲密的照管者忽略对儿童的照顾,使得儿童期间的众多基本需求(包括维持身体健康的需求、获得爱的需求、必要的交流需求以及医疗教育等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进而导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健康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威胁[10]。有调查研究显示,儿童最容易受到的是情感和交流方面的忽视。情感忽视指的是亲密的看护人缺乏对儿童的基本情感关怀,儿童期间长期遭受情感忽视往往会对其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就是儿童的交流需求。

国外有调查研究显示,所有对儿童的伤害事件中,儿童忽视产生的伤害是最大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的、影响范围最广的伤害[11]。国内的儿童忽视现象调查发现我国城市中学生的被忽视度为42.1%,农村中学生的被忽视度为48.7%。2019年3月4日《中国教育报》发布的调查结论表示,忽视是目前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针对儿童的暴力行为。

已有研究也证实了在童年期经历心理虐待的个体在成年后人际关系水平也会相对下降[12]。也有研究证实了儿童期的心理忽视会在个体之后的认知过程以及情感过程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13]。Avshalom等研究发现,经历过长期的心理虐待的个体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容易表现出攻击以及暴力行为。Lansford等人的研究结果中也提到了在儿童期遭受过心理忽视的个体在人格的形成中更容易形成攻击型人格[14]。国内的研究者也发现了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会导致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增加,同样还会通过影响他们的道德认知进而增加其攻击行为,对于亲社会行为而言,这样的研究结果同样也适用[15]。

基于以往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儿童被忽视感会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存在影响,对其内部作用机制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理论研究,有助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道德认同指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道德观念具有稳定的差异,个体在行动中为了使外显行为与自己内部的道德观念维持平衡,会适当地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来调整行为。

研究者认为道德认同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根据道德自我调节理论,个体会依据自身内在的道德信念对行为进行调整,此过程就是个体的道德自我调节。高道德认同的个体通常会以较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以维持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正直感,因此高道德认同的个体就会一直保持从事道德行为。有研究者发现拥有较高道德认同水平的个体通常也具有较高的利他倾向,并且不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16]。Hardy在2006年的研究中也发现,高道德认同的个体在道德水平指标上高于低道德认同个体,并且利他行为和亲社会倾向都会相对较高[17]。

Winterich等研究发现儿童期间受到忽视的个体与受到过虐待的个体一样表现出了较低的道德内化性[18]。国内研究者同样也证实了心理虐待与忽视会导致青少年个体的攻击行为增加,不仅如此,心理虐待与忽视还同样对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存在影响,致使此类个体在做出攻击行为时认为并不违反道德[15]。在中学生群体中有过被忽视经历的个体,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温暖以及父母等亲人的理解和关爱,相较于未被忽视的个体表现更为冷漠[19],并且倾向于以较低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致使个体在生活中表现出较低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综上而言,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期存在被忽视的经历会对青少年的道德认同产生影响,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也存在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结合之前已经论述的被忽视感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本研究设计,道德认同在被忽视经历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本研究选取保定市三所初级中学的958名中学生,所有的被试都参与了被忽视感问卷、道德认同问卷以及亲社会问卷测量。回收问卷958份,剔除选项缺失以及极端个体后得到有效问卷847份。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64±1.81岁。

(二)研究工具

(1)儿童被忽视量表(Child Neglect Scale,CNS)。评估个体在儿童时期受忽视的程度,包含躯体、情感、安全、交流忽视四个维度[20]。情感忽视、交流忽视和被忽视感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6、0.77、0.91。

(2)亲社会倾向量表。量表子因素包含公开性、匿名性、利他性、依从性、情绪性和紧急性[21]。亲社会倾向的一致性系数为0.92。

(3)道德自我认同量表。其包括10个条目,分为内隐和外显两个维度[22]。道德认同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三)数据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7.0和SPSS插件process进行数据分析,主要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被忽视感、道德认同与亲社会倾向都采用中学生自我报告方法进行调查,因此可能会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引起的结果出现偏差,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根据相关研究中给出的矫正方法对测量程序进行了控制。首先在所有量表填写过程中都采取匿名调查的方法,同时每个量表中都设置了反向计分题目。除此之外,数据分析之前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研究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方法,最终第一个因子可解释的变异量为16.15%(小于40%的临界值)。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中被忽视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倾向三个变量的描述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被忽视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倾向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中使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对被忽视感、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被忽视感与道德认同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317);被忽视感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230);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535)。除此之外,对交流忽视和情感忽视分别与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交流忽视和情感忽视均与道德认同呈现显著负相关;交流忽视和情感忽视也都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分量表和其他两个变量的相关趋势与被忽视感和其他两个变量的相关趋势相同。

(三)情感忽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如表3所示,道德认同在情感忽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间接影响效应值为-0.15,间接效应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包含0,情感忽视通过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显著;情感忽视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03,直接效应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中包含0,情感忽视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道德认同在此模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见图1。

表2 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图1 情感忽视对亲社会倾向的影响

表3 道德认同在情感忽视与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值

(四)交流忽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如表4所示,道德认同在交流忽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间接影响效应值为-0.13,间接效应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包含0,交流忽视通过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显著;交流忽视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02,直接效应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中包含0,交流忽视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由此可知,道德认同在此模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见图2。

表4 道德认同在交流忽视与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值

图2 交流忽视对亲社会倾向的影响

四、讨论

(一)被忽视感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

根据Eisenberg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中的论述[23],家庭是个体社会化形成过程的载体,我们在本研究中从家庭入手深入到父母与子女关系导致的深层次影响,发现家庭中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被忽视,这一发现有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来探索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内部作用机制。

被忽视感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进行分析发现,被忽视感可以显著反向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本研究结果与以往亲社会行为研究结果一致。例如国外学者在对400余家庭中儿童以及父母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儿童期遭受过心理虐待和心理忽视的个体,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攻击行为产生频率更高[24],本研究的结论恰好从不同侧面证明了此研究结果,即遭受过心理忽视的个体亲社会行为倾向较低。国内研究者也证实青少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感知到的父母对自己的教养投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8],而儿童忽视现象也正是由于儿童没有感受到亲密监护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本研究结果与此项研究结果几乎一致;在国内外关于亲子依恋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也有大量的结论证实,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对于儿童未来的人际互动(亲社会行为)有相当紧密的联系[25-26],本研究提到的被忽视感恰恰是不安全依恋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分析

被忽视感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道德认同在其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的效果,即被忽视感在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时,一条路径是直接路径——被忽视感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另一条路径为间接路径——被忽视感影响儿童的道德认同,进而最后影响亲社会行为。具体来看,儿童期间遭受的情感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功能完全通过道德认同起作用,儿童期间遭受的交流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功能完全通过道德认同起作用。由于儿童没有感受到亲密监护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同时儿童强烈的交流需要与长辈的拒绝之间的反差,使得情感忽视和交流忽视成为引起亲社会行为减少的重要因素。

在被忽视感通过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间接效应中,被忽视感对儿童的道德认同有显著的反向预测功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越多的忽视,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道德认同感就会越低。已有相关研究证实了父母教育过程中,温暖的接受型的家庭教育会对儿童行为的形成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27],也有研究证明了支持型的父母教育方式会对儿童的道德认同形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8]。同时,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关于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产生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都证明了此项结论,例如,国外研究者证实道德认同可以有效地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的产生[29],国内也有类似研究。综合来看,在道德认同的自我调整中,个体通常是将自身的道德观念和外在处事行为加以权衡后,由道德观念作出指导性的调整。可见,道德认同在被忽视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猜你喜欢

效应个体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死海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