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八月》的艺术真实
2021-01-11石可晗
摘 要:电影的真实性不是通过摄影机与荧幕再现现实生活,而是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展现艺术的真实。电影艺术应依赖于对影像与再现之物联系的开发而非否定,它的成熟也在其成为真实的艺术的过程中达成。艺术作品的传播必然与艺术接受者的心理相契合,电影作为现代技术发展下的艺术形式,在真实性的展示与追求中都超越了文学等传统的艺术形式,因此,电影的真实性问题不容忽视。《八月》是献给父辈的作品,是给父亲的散文诗,是导演对“不可靠的”童年记忆的追寻,是真实与假定的统一。
关键词:八月;艺术真实性;接受心理
一、电影的真实性与假定性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诸多说法,“模仿说”是其中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类自幼就有的天性,艺术由模仿的本能发展。模仿自然过程的艺术不仅可以表现现实,而且“诗歌可能比历史更真实”。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毫无疑问与“模仿”相关。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从诞生之初电影艺术就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但完成一部电影不仅仅是由冰冷的摄影机机械地记录现实生活,还受摄影机后面的“眼睛”、摄影机前面的演员、银幕前的观众等因素的影响。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是经典电影理论回答电影的本性是什么时必会涉及到的问题。电影作为艺术提供给我们的现实是一种艺术形象,是导演、编剧、摄影、演员等艺术家理性地整理、提炼、升华后的现实生活,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完全复制。电影艺术并不是机械地记录生活,而是要对生活所展示的图景进行再创造,这就需要假定性。正如歌德说的那样:“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都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真实的假象。”在电影中,这种再创造要不着痕迹,这就需要真实性。
艺术要反映现实,巴赞主张电影艺术应依赖于对影像与再现之物联系的开发而非否定,“电影在其成为真实的艺术的过程中达到成熟”。除了纪录片,电影艺术的真实性不是要求摄影机前的一切都要千真万确地来源于我们真实的生活,而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这与文学作品相似,一部流传甚广的文学著作必然是与读者的生活、心理相契合的。所以,作为艺术,电影追求的是银幕的真实感,是可以打动观众的“真实”。
电影《八月》以孩童的视角,讲述了一段特殊时期几个小家庭发生的几件事。这是导演张大磊自编自导的一部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到导演的个人印记,甚至可以说是导演童年的回忆。比如影片中的主角叫张小雷而导演叫张大磊、主角父母的工作与现实中导演父母的工作相同,想上三中的原因、对李小龙的崇拜等,都可以说是导演自己的童年记忆。影片非常真实地从一个孩童的瞳孔中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而且,全部采用非专业演员,摄影手法也很平实,这些都可以看出导演对“真实性”的追求。但是,这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童年毕竟只存在于过去、存在于记忆之中,即便再现了童年生活的场景,也回不到过去的时光,况且记忆中的过去并不等于现实的过去。影片的黑白色调与结尾彩色录像的对比、影片跳跃的叙事,都在向我们暗示叙述的不可靠性。导演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他给我们展现的是假定的真实。如影片中“杀羊”的场景,从采访中可知,导演自身对这段记忆并不确定,还为此反复向父母求证童年回村时是否见过“杀羊”的场景。那么,追求真实的导演把一段不可靠的记忆放到电影中破坏了电影的真实性吗?当然没有。导演将“杀羊”与“初恋”拼接到一起,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这两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電影毕竟是经过理性思考、整理的作品,这两个事件穿插在影片的叙事中使影片表现得更有张力,表现了青春的“冲动”。
《八月》是献给父辈的作品,是给父亲的散文诗,是导演对“不可靠的”童年记忆的追寻,是真实与假定的统一。
二、电影观众的群体性
艾布拉姆斯提出有关文学的四要素,认为文学是由世界、作家、读者、作品构成的完整的活动,也可以说艺术品是由世界、艺术家、欣赏者、作品构成的。电影作为一门与文学息息相关的艺术,也同样离不开世界、导演、电影作品、观众。任何一部由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果没有读者阅读,那它永远都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只有接受读者阅读、阐释后的作品才真正完成了完整的文学活动。电影也是如此,没有经过观众评赏的、尘封在胶片上的定格影像并不是完整的电影,此时电影的创作还未结束。只有经过观众的欣赏,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才是一部电影的完成。可见,对于电影,观众——接受者是至关重要的。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接受者对作品的接受差异。接受者的“先在结构”,或者说“先见”,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影响着每个接受者的判断。“先在结构”指的是接受者的心理模式,包括文化背景、知识积累、思想意识、个性心理、时代视阈等因素。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总是不同的,这就源于观众不同的“先在结构”所导致的对影片的“偏见”。接受美学认为,“偏见”的形成就是接受者长期存在的主观意识在发挥作用。每一个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欣赏美、欣赏电影艺术作品时,都无可避免地受到自身的“先在结构”的影响。《八月》是“80后”的导演献给父辈的散文诗,无可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90后”对它的观影感受明显不如有相同时代体验的“80后”;经历过父母下岗或有下岗经历的观众对它更加认同;在电影制片厂生活过的观众比一般观众的接受程度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是“80后”、没有下岗经历、没在电影制片厂工作过的观众就完全不能接受这部电影。“先在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图式,我们的心理如同浩瀚的大海一般神秘莫测,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却存在着更多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就是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关键。《八月》最引人瞩目的不是作者对童年的再现,而是作者对童年的回忆,是处于回忆中的童年。
电影的群众性使其比其他艺术更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是集体创作的产物,电影由于其商品属性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只有处于接受者的“先在结构”之中的对象才能成为被接受的对象,所以,拍一部电影必须考虑它的受众群体的“先在结构”,处于观众“先在结构”中的电影作品才能被观众接受,纳入观众的精神领域,使其感同身受,引起他们的心理认同,既而在观众心中创造“真实”,即制造出他们认同的真实形象或事件。
三、电影的真实性与观众的接受心理
“模仿”是人类的本能,而人类的“模仿”优于一般动物的“模仿”,人类在“模仿”中获得快感。观众从电影对现实的模仿中实现自己未能达成的愿望、发泄自己未能宣泄的情感。电影模仿得越真实,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度越高。
从形式上看,虽然戏剧表演相较于投射在银幕上的电影更加实在,但是,电影以其独有的真实性,即与现实的相似性,更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同感。毕竟相较于空间有限、时间有限、道具有限的舞台剧,电影的制作流程更加细致、完善,導演有足够的胶片、演员有无数次的机会表演、后期有时间和技术修饰影片,可以更客观地展现现实的场景,完整地再现真实的事件,使电影与现实、与观众更加接近。
《八月》从形式上讲可以说是非常写实的一部作品了,它没有运用特殊的摄影技巧,没有光影的修饰,没有运用CGI与数字技术,只是朴实、简单地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都加深了观众对影片的认同,尤其是加深了同时代的观众对它的真实性的认同。从内容上看,电影虽然不是像纪录片一样完全地再现生活,但是它却是生活的真实反映。电影是导演、编剧等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加工与再创造,它不同于现实的部分是艺术家们理性思考的结果,是为了追求本质的“真实”而对现实的“真实”加工处理的结果。电影将偶然的现实升华为必然的“真实”,集中地展现了生活中更本质的东西。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本质的探索,观众也不例外。电影中的情节也许和生活中的不尽相同,但是总是相似的;电影中的角色和你或者你身边的人并不一样,但总有那么几个特性是一样的……观众通过观看电影宣泄相似的情感,实现相似的欲望,电影是对观众深层欲望、情感的模仿,这种“模仿”越真实,越贴近观众的心理,越符合观众的“先在结构”,就越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同,更易被观众所接受。
《八月》无疑是真实的、属于一代人的记忆,虽然是“不可靠”的回忆,主角是张小雷而非张大磊。但是,青春的冲动与烦恼是真实的、父亲的尊严与痛苦是真实的、母亲的烦躁与不安也是真实的,而作为影片大背景的下岗风波、“求学”事件更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除此之外,导演对无法追回的童年的怀念、对父亲无言的爱的表现、对难以实现的理想的慨叹,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吸引着源源不绝的观众。所以,优秀的电影作品必然是超越时空的,甚至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只有这样有张力的电影才能被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心理性格的观众接受。
参考文献:
[1]庄小芳.电影真实美学的现象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100-101.
[2]鸿钧.巴赞是什么?——巴赞电影真实美学与文化人格精神读解[J].当代电影,2008(4):33-44.
[3]张楹.真实与制造真实[D].重庆:重庆大学,2007.
[4]艾伦,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李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5.
作者简介:石可晗,硕士,内蒙古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