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类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艺术文化价值

2021-01-11赵晓彤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

摘  要:文化类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中华典籍精粹为文化资源,通过跨媒介传播的艺术形态、多样化的叙事结构和创新性的视听表达,以影视化呈现传承历史文脉,以故事化表达传播文化内涵,实现了对中国古代典籍的创新性演绎和时代性阐释,使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触达到观众心灵,推动了内容生产的艺术性与娱乐性、社会性与商业性的协调兼顾,实现了电视文艺节目“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担当与价值。

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文艺形态;文艺经典;中华文明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根与魂,为新時代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阐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着力开发和制作了一大批原创精品文化类电视节目,其中《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节目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实现了电视文艺的艺术性与娱乐性、社会性与商业性的有效平衡。2021年2月12日,正值辛丑开年之初,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话剧院等部门正式推出《典籍里的中国》这一大型文化类节目。该节目撷取《尚书》《论语》《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年的中华典籍,融合文学、戏剧、影视、访谈等多种元素,通过古今对话的创新形式,品读传承千载的中国智慧,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一、融合文艺样态 创新视听体验

随着当下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文艺活动呈现出明显的跨媒介融合传播景象。媒介融合并不只是技术方面的变迁,融合从根本上改变的是“现有的技术、产业、市场、内容风格以及受众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典籍里的中国》来说,节目以中国经典典籍为切口,创立沉浸式多维舞台空间,建构起“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场域,融合戏剧、影视、综艺、访谈等多重文艺形式,有效实现了“传统文化+互联网”跨媒介传播的全面升级,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呈现中华文明史,挖掘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和文化精神,实现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和阐释。

首先,从节目结构来看,《典籍里的中国》主要分为“专家访谈”和“影视化表演”两个主要部分。在第一期播出的《尚书》中,节目邀请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启发三位学者率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典籍内容和文化内涵,引领观众走进典籍的世界。比如,蒙曼教授以《尚书》中“大禹定九州”的历史故事,讲述“中国”一词的来历,通过解读文献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内涵,展现中国传承至今的“民本”思想。专家们点睛式的解读以及信息阐释,为影视化表演做了内容铺垫,增强了节目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戏剧表演部分,节目联合田沁鑫导演牵头的国家话剧院进行演绎,借助于“古今对话”的沉浸式场景空间,选择《尚书》中涉及的历史故事进行影视化改编,并将演员领诵《尚书》的“典读会”环节以及服饰间展示等花絮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与此同时,专家访谈区作为第二现场,同步观看着舞台表演的场景,串联起现实访谈与戏剧演绎的时空桥梁,共同构成了叙事演绎的完整闭环。

其次,从视听呈现来看,《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性地采用多维“戏剧场”的空间结构,以甬道联结起四个影视化演绎区域,综合运用270度环幕投屏、虚拟现实、实时跟踪等科技手段,使得演员表演与虚拟视效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高度还原的道具置景、丰富多样的镜头以及灵活多变的场面调度,将电视、戏剧、电影三种文艺形态相融合,着重展现人物性格和动作细节,赋予演员更多的表演空间,实现了戏剧表演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电影级的视听展现,极大地增强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在戏剧表演空间,观众座位被分置在甬道的四周,座椅可以跟随舞台表演的进程360度旋转,打破了传统电视文艺的固定观演模式,使观众完全沉浸在近距离的戏剧表演之中,获得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作为该节目的首秀,在《尚书》中,观众可以看到“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联结时空的甬道,来到由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儒学博士伏生所处的西汉时期,探寻《尚书》的奥秘,跟随着老年伏生的回忆,开启了童年伏生学习《尚书》的场景展现,通过视角镜头将三个时空的场景联结在一起,实现了多重跨越的“古今对话”。这种彼此呼应、多线并行的叙事呈现,建构起一种审美体验中的“上帝视角”,使观众仿佛跟随着撒贝宁的脚步穿越时空,聆听古人智慧,极大地增强了舞台演绎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最后,从仪式设计来看,“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其借助于符号系统和行为方式对信仰进行表达和强化,具有程式化、参与性、表演性、象征性等特征。就《典籍里的中国》来说,其通过建构一种“媒介仪式”,使观众应邀从“日常世界”进入特定的“戏剧世界”,唤起观众们共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对于节目内容传播产生了积极作用。在节目开头,跟随着剧场灯光开启的声音,环幕投屏依次被照亮,光束在甬道中流动,主舞台的数控升降屏缓缓升起,引导观众进入沉浸式的戏剧空间。随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脚步声缓入、打开台灯、落座阅读,环幕中虚拟视效轮转,开启戏剧空间和访谈对话。随着剧场灯光关闭的声音再度响起,多维舞台空间的数控升降屏缓缓拉开,近一小时的沉浸式影视化舞台演绎正式开启。对于升降屏的调度和控制,实现了多重艺术形式的联结。此外,在典读会中戏剧演员带领现场观众反复诵读典籍的过程,以及主持人的仪式化语言,进一步建构起了一种“电视崇高感”,拉近了观众与典籍之间的距离,使观众从形式审美向文化认知逐渐深入,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和自豪感。

二、品读文艺经典 跨越古今对话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记忆,构成了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点点星辰,是中华文明绵延千载的重要见证。《典籍里的中国》正是根植于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从卷帙浩繁的中国古代典籍中精选出包括《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在内的十余部经典文献,通过“古今对话”的影视化创新演绎,展现蕴含于其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串联起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传统文脉,构建起中国文化远播四海的历史图谱,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

节目在《故事里的中国》的创新经验之上继续升级,进一步发展为“影视化表演+文化访谈”的呈现形式,并确立了每期以“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为核心展开一场“古今对话”的创作思路,建构起多空间、互文性、层级式的叙事场域,深刻解读典籍的文化内涵和中国精神。节目首期以《尚书》开篇,这部有着“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美誉的典籍流转2000余年,其构建了中华文明的知识体系,也成为最早被译介至西方的中国古代典籍之一。在戏剧演绎方面,由倪大红饰演的秦代儒学大家伏生作为中国古代《尚书》的“护书人”,成为影视化改编的线索人物,由其故事展开,串联起对文献的内容阐释和戏剧演绎。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穿越时空甬道与伏生对谈,在历史更迭中呈现《尚书》流转千年的命运和故事,在朝代兴亡中诉说《尚书》的文化内涵。

首先,节目运用交叉并行的叙事结构,主要分为两条叙事脉络,其一围绕着《尚书》的守护与传承的主题展开。通过“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伏生穿越古今的对话,将伏生幼年学习《尚书》,到战乱时墙壁藏书,再到汉文帝派遣晁错聆听伏生讲经,再到撒贝宁向伏生讲述其后历朝历代传承《尚书》的故事,最后到伏生跟随着撒贝宁穿越时空来到当代博物馆,看今日学童读“书”爱“书”的一系列场景串联起来,结合着相关的文字信息解读,梳理出《尚书》“前人守护、后人承继”的历史脉络,将中华古籍千年传承之路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另一主题则是结合《尚书》文献,对于其中的“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这一核心思想的影视化演绎,利用主场景展现了《禹贡》篇大禹治水安民、《牧誓》篇周武王起兵伐纣等历史事件,展现出民本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具有的重要内涵和深远影响。这两个叙事主题在立意上彼此交相辉映、互为补充,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叙事维度共同形成了对于《尚书》内容的影视化阐释和创新性演绎,有效增强了节目的戏剧张力和舞台感染力,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其次,节目采用多样化的叙事视角。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撒贝宁被赋予了“当代读书人”的戏剧身份,以讲述者、旁观者、参与者等多重视角,带领观众穿梭于不同的历史时空,将《尚书》的故事徐徐展开。在节目开篇,撒贝宁以第一视角翻开“典籍里的中国”,将清末在莫高窟藏经阁内发现流传千年的《尚书》典籍,以及孔子编撰讲书的故事讲述出来,并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戏剧场景中。此后,跟随着专家提纲挈领的解读,影视化演绎的大幕正式拉开。撒贝宁穿梭在晁错奉诏送鸠杖拜师伏生的队列中,以第三者视角带领观众穿越古今隧道,见证文脉传承的历史,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伏生展开对话,以“书好在哪里”的点睛之问,开启了关于《尚书》内容的影视化演绎的篇章。此后,撒贝宁转换多种叙事视角,与伏生共同见证着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并带领伏生穿梭时空隧道,观看当代中国人传承《尚书》的情况,展现出中华典籍传承千年的历史脉络。在整个节目演绎的过程中,撒贝宁、伏生以及众戏剧演员构成了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所谓的“同故事叙述者”,并且根据不同叙事线索转换视角、交替推进,而访谈专家、主持人等构成了“异故事叙事者”,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勾勒出故事或人物的完整面貌,使观众以一种“全知视角”穿梭于历史情境与现实空间之中,感受着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涵。

三、探寻历史源流 传承中华文明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的又一次创新尝试,节目立足于中华经典古籍的文化资源,以戏剧形态展示典籍内涵,以人物故事彰显典籍价值,深刻挖掘中华文明蕴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内涵,并让它穿透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以满足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文化传统溯源寻根的渴求,以形成精神共振和文化共鸣。

从节目的内容呈现来看,一方面通过“影视化演绎+专家访谈”的叙事结构,从而巧妙地将时代巨制浓缩于方寸舞台,实现了对中华典籍的创新性呈现和大众化阐释,让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惊艳了舞台。另一方面,节目着重展现中华典籍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通过人物故事和符号意象将典籍中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具象化,使观众在有限的节目中能够有效捕捉并理解典籍中的精神内核。在首期《尚书》中,倪大红饰演的“护书人”伏生的故事令无数观众动容。面对前秦动乱,儒学博士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藏匿,途中其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其妻为护《书》病故,伏生念此不禁伏案痛哭,也更加坚定要为后世传道授《书》。因为《书》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使历代先贤在漫长的文化苦旅中,用他们的虔诚和智慧,执着地守护着古老的中华文脉,传递着悠久的民族精神。“华夏九州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自大禹定九州始,中华文明绵延千年而从未中断,其孕育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文化基因,将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个文化共同体。追本溯源、鉴古知今,卷帙浩繁的典籍成为见证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点点明灯,值得每一個中国人去品读和分享;学史明智,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文明弦歌不辍的生命力量,不断书写和弘扬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结语

《典籍里的中国》立足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文化的生命力与科技的创新力有效结合,通过多媒介融合的文艺形态创新以及全面升级的视听表现,以故事化表达书写历史文脉,以个人化叙事传播国家话语,创造出一种极富时代感、极富大众感的先进文艺,建构起一种在融媒体时代传播中华文化的“共同体美学”,从而有效实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演绎及时代性阐释。这是面向过去的传承,也是面向未来的开启,节目在文化传承中强基固本,在守正创新中培根铸魂,通过引领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走近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广大观众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认同感,彰显了当代文艺对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智慧所具有的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1.

[2]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7.

[3]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

[4]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24.

[5]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2.

作者简介:赵晓彤,中国海洋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浅谈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
宝鸡天台山道家文化觅踪
以中西文明通论课程为统领打造“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
小学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积极融合
中国学术切勿盲目崇拜西方
浅析紫砂壶的实用性与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