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色彩语言在表现主义绘画创作中的情感内涵

2021-01-11王净杰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色彩情感

摘  要:表现主义绘画在20世纪初期流行于北欧诸国,最先在德国兴起,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精神上的混乱、困惑,以及文化上的危机。色彩作为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必然带有明显的情绪因素,这种主观感情和个人情绪的抒发在绘画中必然得到淋漓的体现。表现主义的画家以色彩作为情感抒发的重要手段,利用色彩的主观性、象征性、装饰性来塑造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主义的艺术家能够从自然界色彩中获得的感受去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想法,从而形成了艺术作品中“有意味的形式”。

关键词:表现主义绘画;情感;色彩

一、表现主义绘画研究简述

表现主义绘画的产生是一种人性的失落与复归。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开始动摇统治阶级和教会的政治地位,人们也开始重新思考存在的价值,各种哲学思潮的兴起为艺术流派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绘画中也产生了一股新的艺术思潮。一些年轻的艺术家积极反抗传统艺术,要求进行一场艺术革命去追求新的艺术理念,于是,“表现主义”应运而生,最先在德国兴起。

“表现主义”首次出现在1911年慕尼黑分离派绘画目录的展览前言中,但在1914年这个词才被人们广泛接纳。当时的艺术家将客观现实以夸张、变形的绘画方式去描绘,以此来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之情,尤以对爱情的恐惧,生活的凄苦等负面情感为主,他们认为主观才是唯一的真实,反对艺术的一切目的性。所以“表现主义绘画”反映了时代中人们精神上的混乱、困惑,以及文化上的危机。

二、绘画中的色彩分析

色彩是画家通过颜料与画笔在画纸上留下的痕迹,作为画面的表现语言之一,色彩的表现主要取决于画家的审美能力。每一位画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他们在审美需求和视觉表达方面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通过作品的色彩来鉴别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力,因为色彩所展现的笔触都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天然流露。马蒂斯说:“色彩应该是紧紧的围绕表达并且多多的为表达服务。”因此在他的作品中色彩被赋予强烈的运动感,无论是树木、船舶还是人,都通过色彩来传达情感,展现出欢乐、舒适与宁静,绘画對于他来说就是一把“安乐椅”,而色彩就是构成椅子的骨架。

开创了表现主义绘画先河的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他的画中黄色占有绝对的主导位置。梵高认为,“要用黄色必先用蓝”,大面积黄色和蓝色的交相映衬,让他的画面在对比中达到和谐共存,既体现了画家绘画中的理性因素,又让画面更加璀璨明亮。在德国表现主义先驱画家蒙克的笔下,昏暗忧郁的色彩讲述了他内心的悲观与绝望,黄蓝色调的补色也多次出现,矛盾之于暗示了画家深受梵高影响,又突出内心的苦闷与恐惧。

三、表现主义绘画中色彩的情感内涵

色彩作为艺术家最擅长的一种造型手段,在传统绘画之中只作为事物的外在特点而呈现在画面之中,而在表现主义绘画中,色彩作为情感的最佳宣泄媒介,也会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变得粗暴与自由。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以外部事物的特点去获得灵感,不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情况,而是对将要表现的事物进行大胆地夸张与变形,使色彩变成内心情感的外化载体,让艺术家的本质得以显现,更加贴近其内在精神。因此,在表现主义艺术家的画笔下,色彩能够触动欣赏者的感觉器官,引导欣赏者按照既定的轨道去感受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去体味艺术家深处灵魂的情感状态。

(一)主观性色彩表达的情感

在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中,色彩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它作为艺术家主观情感的直接宣泄,几乎所有画家都十分重视通过这一绘画语言来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家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摆脱传统艺术中“再现”的绘画模式,通过“表意”手法的运用,以不同的色调来表达不同的色彩情感。艺术家并不依靠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是根据题材的选择、审美的需要、情感的表述来对色彩进行二次加工和重新排列,这时候的色彩已经不再单纯作为一种形式要素,而是赋予了创作者自身的情感诉求、精神内涵,带有强烈个人特色与浓厚感情的一种艺术语言。虽然这一特性在表面上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切割开来,但实质上却更加贴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能够为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在此基础上能够让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感知与欣赏,与创作者达到心灵的共鸣。

《麦田上的鸦群》是梵高在1890年7月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这幅作品仅仅用了蓝、红、黄、绿、黑五种颜色。深蓝和黑色的天空中,两朵乌云翻卷,暗示着暴风雨的来临,由远及近的乌鸦用黑色的浓重点线构成,黑压压一片飞过麦田,带给人一种压抑之情,增加了强烈的不安与反抗感,黄色作为梵高画中的主题色却也笼罩着不安与沉重,金黄色的麦田被天空死死压住,大面积黄色与蓝色的对比,矛盾而又对立,叫人生生透不过气。麦田里空空如也,只见到红色和绿色相映衬的小路,三条岔路穿过麦田消失于画外,却让人无法得知地平线和路的尽头在何处,整个画面没有中心视点,却充满了强烈的运动感。画面中密集的短直线,僵硬没有秩序,呈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颤动感,对比中处处体现了画家内心的空虚与扭曲,倾注了画家大量的内心情绪,展现了“极度悲伤的与寂寞”。

(二)象征性色彩表达的情感

对于绘画中的色彩来讲,象征性就是艺术家通过客观事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以色彩来暗喻某些情绪的一种表现方法。艺术家利用色彩来象征抽象的意念,通过大量的线条和丰富多样的色调来表现画面,从而突出作品暗含的深刻主题。色彩作为表现主义画家最擅长的一种创作手段,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使艺术家抽象的思想具体化,例如红色在其中象征激情与光明、黑色象征黑暗与死亡。蒙克《地狱里的自画像》表现了蒙克“从生的不安到爱的焦虑,以及死的恐惧到生的受容”,展现了他对生命极度的焦虑;白色象征平静与纯洁;蓝色会让人联想大海与天空,会带给人冷静、清新等心理感受,在艺术家的画笔下,色彩已经成为表现空间、体积、运动甚至于情感的重要手段。

德国表现主义先驱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吶喊》是他在1893年创作的作品,画家在这幅画中采用了隐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将人类“世纪末”的焦虑与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整幅图运用了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这些色彩看似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蓝色的海水、绿色的树木等,传达出蒙克用色的一定真实性,但是在夸张变形中赋予了无垠的表现性。整个色调都给人一种昏暗阴郁的感觉,血红色的天空中掺杂了橙色和暗绿,象征着逐渐落幕的红日和流动的晚霞,天空似乎滚动着的血与火,仿佛在哭泣、燃烧。旋转而又扭曲的海水变成了阴暗的黑、紫、蓝色的混合,在橙黄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深远又灰暗。画面中央的人物只剩“可怖”一词来形容——“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他捂住了双耳,像在呐喊一般,变形又扭曲,就像一个活生生的骷髅。这个“尖叫的鬼魂”听不见路人的脚步,完全沉浸在恐惧的情绪中,黑又偏紫的衣服像是染上了峡湾里的海水,只留下头部和手部惨淡的棕灰色,人物整体仿佛在颤抖一般,脸色蜡黄,惊恐的眼神中透露出无限的迷茫与恐惧。整幅作品都通过一系列的视觉符号将作者内心的尖叫转化为我们可见的震动,视觉的符号变成了声波的载体传达出生命的呐喊,使整个画面变成了恐惧、压抑、绝望的代名词,它超越了感官体验,转而表达了蒙克更深层的内心世界。

(三)装饰性色彩表达的情感

色彩一直以来就具有装饰和美化作用,艺术家通过形式美法则将不同的色彩融合在一起,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理想信念等深层次表达的需要,是通过艺术家的审美和主观认识来表达作品的一种形式。表现主义绘画中,装饰性色彩即主观因素的表现性色彩,体现出画面中色彩的情感是第一性的,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来选择色彩的搭配与组织,注重情感的抒发与表达,通过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呼应,来实现色彩对于画面的装点功能。以油画中的装饰色彩来反映人物的主观感受在表现主义作品中表现得越发明确。

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画面中就带有强烈的装饰色彩,人物大多变形而扭曲,但是整体具有浓郁的氛围感。他的代表作《吻》描绘了一对相拥在一起的情人,是一幅装饰性壁画。整个画面以金色为主色调,采用了大量的金片、银箔、铜、珊瑚等装饰元素,展现了一对恋人在五彩缤纷的鲜花所点缀的草地中甜蜜的拥吻。画中的男子乌黑的头发、黝黑的皮肤与女子娇嫩的嘴唇、雪白的酮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恋人的身上被各式各样不同色彩的图案所包围,颜色跳脱而不突兀,长方形和圆形色块的点缀让整个画面避免了单调,不仅充满了强烈的装饰效果,还带有一种神秘的气息。在背景的衬托下,恋人仿佛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脚下的点状鲜花让整个画面变的唯美而又轻柔,它脱离了世俗的邪念和道德约束,给欣赏者带来一种温馨、浪漫的生命气息,充满了浓郁的光明、美满的艺术氛围。

综上,在表现主义绘画中,色彩的运用主要是表达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创作者不受到外在事物原本固有色彩或客观形体的约束,主要以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诉求等主观内在来对色彩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同时以极强的主观性来引起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与艺术作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同时,创作者根据色彩的象征性和装饰性等特点,以自我情绪为基调,辅之以恰当的色彩和装饰要素来对整个画面进行描绘,从而让作品表达出更为深层次的艺术内涵与意蕴。

四、结语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表现主义的艺术家更能从自然界色彩中获得的感受去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想法,因此,色彩已经变成了一种表达艺术家主观感情的磅礴力量。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以主观性的色彩来体现自我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他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将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通过画布上色彩的夸张与组合来重新表现,灵活运用光与色等创作手段,形成了艺术作品中“有意味的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艺术家通过色彩的表现所传达的内心情感让他们得作品有了更加贴心人心的力量,不仅让欣赏者在欣赏的同时,深刻体会到艺术家无法诉说却撼动人心的深刻话语,在精神上与其达到共鸣,也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不朽之作。

参考文献:

[1]崔凤东,张雪.“内心的呼唤”——探析德国表现主义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20(9):14-15.

[2]李毅松.表现主义艺术的哲学根源[J].文艺研究,2005(4):146-172.

[3]黄秋实.浅析表现主义绘画的内在动力[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4]刘莹莹.装饰性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0(16):41.

作者简介:王净杰,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色彩情感
情感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台上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