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消费时代”音乐审美的反思与创新

2021-01-11赵海峰罗飞洋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创新音乐审美

赵海峰 罗飞洋

摘  要:随着消费物质超级丰富的“后消费时代”的到来,出现了空前的“物资”消费热,丰富的“精神文化”消费也伴随而来。音乐作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场域,面对后消费时代大众的高度参与性和开放性,如何运用当代青年人接受度高的音乐元素,借助新媒体、短视频等青年人喜爱的媒介,激发年轻人的审美热情和艺术创新,是当下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后消费时代;音乐审美;艺术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重点社科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川东红色音乐文化研究——川东历史民歌特点与价值研究”(SLQ2020SD-07)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消费物质超级丰富的“后消费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后消费时代”注重顾客对多方位、多层次消费体验的需求,这种体验需求给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后消费时代”音乐文化审美与消费的关系,旨在探索在全媒体时代大众音乐文化发展和创新,对促进新时期音乐文化审美与创新,意义重大。

一、“后消费时代”音乐审美现状与反思

全球科技的高速发展,加快了时代的更迭速度,人类物质文明的空前进步,物质的丰盈让人们达到超前消费自信。“后消费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体验式需求增强,品牌消费营销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的体验空间,基于消费群个性的生活形态,为消费群提供横向、纵向的全新体验平台。所谓“后消费”即注意消费者、关注消费者消费体验行为、重视消费者的情商、让消费者以最低的消费成本获得最满意的产品价值。“后消费时代”也带来社会的文化经济化或经济文化化的“消费文化”现象,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空前繁荣。消费时代成为一种文化与美学生存的特殊文化语境,重视消费者的“情感滿足”“精神消费”,民众的“生活的审美化”与“艺术生活化”,改变着美的内涵,也让精英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形成合流,使消费者在社会物质的体验中获得一定精神美的体验。文化审美逐渐走出传统精英文化模式,进入大众泛审美的狂欢,正在形成一种以大众文化审美之维的新型社会行为学审美自律的内聚模式。

由于互联网的助力,新媒体已成为最重要的交往平台,也成为文化、艺术、音乐等新的交流、表达方式。它依附在虚拟性、交互性的网络空间,成为汇聚普通大众积极参与、可听、可评、可传播的平台,前所未有地释放着大众的音乐生活参与能力和表现潜力,颠覆性地改变着传统音乐生活的运作方式。新媒体既是新作品聚散的平台,也是音乐创作、欣赏以及音乐经营者的经济纽带,已形成产业链模式。中国音乐的消费自20世纪后期开始,经过了“无功利”创作到版权化市场探索,日趋形成创作、演艺、粉丝效应、有声伴奏下载等产业链延伸的“长尾效应”。“多层次、多方位的体验式消费”,为文化、艺术或音乐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空间、平台的核心是突出大众化、平民化,借助网络空间的汇聚,自由地参与音乐的创作、表现和评论、传播。这种开放性使更多的人开始喜欢音乐、参与音乐,互相之间能写又能评,打破了传统音乐表现、评论的藩篱,各种网络论坛、贴吧、博客,大众都可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新媒体让大众参与和表现的社会性,得到极大提升。歌手与粉丝互嗨、互评,一起分享,这些群体性“粉丝”借助媒体达到音乐传播的“群造经典”,使传统的引领关系被打破,“分享”式得到更多关注。

文化在不断地拓展着人们的审美视野,提升着人们观察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比如由全媒体带来的“场景时代”,即通过移动设备、定位系统、网络、数据等多要素的整合,让用户感受到实时、空间场景的搜索,从中获得特定情境、场景下的感知和体验服务,获得“体验”开掘和“想象”生成的新维度。这种体验让人感到审美真实度高,更具可靠性。更多地是通过各种手机App所结成的“应用平台”,把用户、顾客与供应商连接、汇集一起运行,音乐人与用户相互也形成互动与制约,以数据的积累形成对信息发布者的信用评级和对广告价值的评估。公共文艺平台的建构、海量数据的形成以及读者的聚集取决于平台的社会性、公共性和分享性特点和功能。场景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共存,需要健康的环境和发展的有序性。如一些网络作品一度出现了抄袭模仿、千篇一律、快餐式消费等现象,网络歌曲品味低俗,以自我表现为核中心,博出位,搞笑、赚流量,或“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现象从音乐特点上往往颠覆了歌曲的基本规律,也拉低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审美品格。这些作品的伪个性化,刺激着人们被动式消费,它也成为社会的粘合剂。这种新的消费方式的急剧扩展,也给人们带来了审美不适和价值混乱。数据显示,音乐在线的大量作品,数量达数百万,但大量都是蹭流量,不求质量。这些问题已逐渐融入艺术的表达与创作,有的更已生成了一定产品的风格与特色,它也在影响或改变着审美客体,或解构着审美主体,同时也伴生出诸多创作与审美的问题,加剧了审美复杂性和价值判断的难度。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使艺术审美失去了感人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味,欣赏者只满足于外观的快适而无意去体味作品的内在意蕴。因此,网络歌曲应进一步加强管理,需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二、“后消费时代”音乐审美的时代创新

“后消费时代”音乐与审美已向日常生活回归,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极限,生活美学也已向人们展示。首先,表现在生活的情境化,呈现出生活与音乐情境中的多种交流和表现,让传统文化装点的诗意生活传递着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隐藏于生活中的艺术精神和音乐创作被激发出来。其次,还呈现出表现内容的大众化,不管是在互联网的空间或是现实空间,人们的生活在此时空间自由转换,也在一定广度上汇聚人们的审美感知,给生活赋予了一定的审美价值。这种分享和创作催生出人们对音乐审美情趣的追求和创造,激发出丰富的创新活力,更让音乐表达与审美融合于丰富的生活。音乐表达体现出一种温暖力量,形成集体记忆式的精神和情感传播。

新媒体的高频传与自由性特点,给音乐的创作、传播与欣赏敞开了大门,为传统的音乐生产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渠道,成为全新的音乐生产力。技术与艺术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年轻的命题,艺术起源的早期,技术与艺术的差别不大,技术的提高使艺术表达更为丰富,而技术的进步也为人类音乐审美实践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元素和感悟,现代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着音乐艺术原有的创作范式。技术与艺术又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艺术的创作具有非预期性,音乐家的灵感不可编码,数据与算法不能简单与音乐创作画上等号。人工智能的创作,虽然能模仿,或能引起短暂的“震惊”体验,但它不具有历史的深度和时代的刻度。人类的感性与情感是音乐创作不可或缺的品格,它需要大脑神经的调节作用,而“感性”则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能力。同时,人类音乐创造的主体性特质,也是人工智能难以达到的,人类的这种特定的自我反省、反思,是艺术创作与表达产生的本源,它包含艺术创作中的规划与构思,音乐结构与节奏,音乐意象的形成,内容的整合,思维的跳跃,具有极强的精神层面的内涵属性,这种属性可能有技术的特点,但更多属于艺术的创造。这种新技术可能给欣赏着带来好奇心,或浅表性的体验,但往往不能让欣赏者获得永恒、崇高的审美感悟。

音乐创作是艺术家心灵世界的感性、思维能力,需要创作主体的灵感顿悟,这也是新技术难以达到的,它可以复制“经验”,但难以让音乐“浪漫”。新媒体整个经济纽带的形成,都以欣赏者的娛乐体验性消费为中心,虽然存在重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效应的不足,但由此却带动和激活了大众娱乐“体验式”的音乐文化市场,成为我国新媒体音乐迅速崛起和发展的内驱动力。由于大数据伴随互联网,能对用户未来行为与行业发展进行精准预测,揭示出海量数据后的用户行为轨迹,以及潜在爱好和意愿,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流行音乐创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网络歌曲的兴起,已成为重要的文化力量,其消费群的定位,也不断改变着主流歌曲、网络歌曲创作的格局。

音乐创作要把握时代语境的“度”,表达广大民众的理想诉求。新时代歌曲的创作应更多地融入新的时代语境,契合现代民众的审美意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情怀。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艺术的传播方式,现代传播工具的多元化,使创作门槛较低。作曲家张千一曾说:“当下歌曲创作存在‘居中现象’,特别差的歌曲随着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丰富和艺术欣赏趣味的提高,已逐渐淡出舞台,但能传得开、留得下,特别是能够经典化的歌曲寥寥无几,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挤压在中间,‘高原之作’相对较多,‘高峰之作’却千呼万唤出不来,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感受多、感悟少;共性多、个性少;写得多,唱得少。”“歌曲是音乐体裁形式中比较小的形式,但却承载着亿万听众”,时代需要音乐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亿万听众负责任地创作出更多符合新时代、反映新生活的好作品”,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广大音乐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要走向精品化、经典化,音乐的时代性创作要善于扑捉每一个敏感题材。媒体的“即时性”传播,以讴歌、宣传为主题,不需要昙花一现的“流量作品”。要避免内容的“千歌一面”或“扭曲式狂欢”。为博人眼球蹭“热搜”的,难以引发跨越时空的共鸣,难以留下经典。青年题材作品历来都是被广泛关注和热议的主题,时代将催生出青年群体风貌以及书写青年品格的佳作。音乐人视角的延伸,要与时代节奏同步,格局要更为开阔,情节、人物要更为立体而丰满,要以独特的视角洞察现代人生活的精神底色,提炼和挖掘人们精神的美感与诗意。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强调:“音乐创作者只有真正融入新时代发展洪流,把握住生活和音乐的关系,才能创作出打动人、感染人的作品;只有走出方寸空间,走进更广阔、更基层的现场,扎实采访、精心创作,才是产生精品力作的关键。”而新生代音乐人何沐阳借鉴现代技法,创作调动具有未来感的音乐元素,有效激发了青年受众的兴趣。在新语境下,只有努力引领时代风气,积极回应时代诉求,才能创作出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精品。

三、结语

“后消费时代”带来了“精神文化”消费热,音乐作为大众文化消费热点则更为明显。音乐创作与审美是人类精神创造的重要内涵,它与科技、社会环境的生存发展互相依存,面对互联网、全媒体、微视频等与网络音乐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音乐家与时俱进,以坚实的精神广度、恢弘的音乐旋律、鲜活的艺术魅力、丰富的音乐语言,表达国人的豪迈之美,展现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时代的美学神韵。

作者简介:

赵海峰,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罗飞洋,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猜你喜欢

艺术创新音乐审美
简析高中音乐的审美教学
论音乐教学品德培育的渗透
紧抓音乐课堂教学,突显审美之心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
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创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