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探究
2021-01-11张炀
张炀
【摘要】本文以《妙趣横生的角》教学为例,论述小学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探究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一些有关数学背景的知识介绍,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联想生活中的角、画一画生活中的角,从而在数学课堂中了解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数学文化 学科融合 《妙趣横生的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21)37-0126-03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以数学文化读本《妙趣横生的角》为例,论述依托数学文化,结合数学实践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学科融合为前提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
一、教学背景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主要的教学情境如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角。关于角,你有哪些疑问?
生1:我想了解什么是角。
生2:我想知道角有大小吗。
生3:我们会学习哪些角呢?
生4:角有什么作用啊?
……
对学生精彩的提问,笔者将它们一一罗列。其中学生1和学生2的两个问题也是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而学生3知识基础较扎实,可以看出他曾经了解过角的分类。最让笔者意外的是学生4提出的问题,他将数学问题带入生活中,这是对数学教学的有效延伸。
但遗憾的是,当天的课堂教学没有机会让学生一起探究学生4提出的问题,而人教版教材后续关于角的内容中,主要涉及了角的分类以及角的度量,但角在生活中的运用均未提及。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翻看数学文化读本时,被《妙趣横生的角》这一课时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如图1和图2)。以此为契机,笔者借助《妙趣横生的角》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科融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结合读本内容以及学生学情,笔者发现本课时素材选取丰富、学习方式多样化,内容涵盖多门学科。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尝试在学科融合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角在生活中的运用。
(一)寻找生活中的角
生活中角的运用非常广泛。大到高楼大厦,小至书本、地砖,角无处不在(如图3、图4)。通过以下课堂实录,可以看出学生是如何在生生互动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师:刚才我们在书本、大楼的图片上找到了直角,再看看我们的会场,这里有直角吗?
生1:屏幕的4个角是直角。
生2:桌角也是直角。
生3:天花板顶部的边框有直角。
师:我们来看,书本、大楼、桌角、屏幕等都有直角。谁有疑问吗?
生1:为什么它们都是直角?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刚才大家提到角的作用,想一想,为什么要把这些角设计成直角?
生1:我觉得设计成直角会好放一点,如果设计成其他的角,可能不稳当,会掉下来。
师:你能演示一下,如果这堵墙不是直直的,是斜着的会怎么样?(斜了会倒掉,不太安全。)
师(追问):谁能说说什么是“好放一点”?
生2:比如说这里有一张桌子,如果它是直角就比较好拿,但如果角是圆的,不容易拿。
师:同样的道理,如果墙是斜的,东西放过去会怎么样?(不太好放)所以,我们把房子造成直直的,在空间上感觉——(板书:空间更大)
通过上面的对话可以看出,学生经历了“找→问→思→辩→证”这样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得出的结论也具有说服力。不仅如此,教学对直角作用的探索,也激发了学生对其他两类角——锐角、钝角的探究兴趣。
(课件出示锐角图片,如图5。尖尖的锐角在航天领域运用非常广泛,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构造特点,分析其重要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生3:我知道火箭发射升空之后,在进入太空之前,它前面尖尖的部分是要抛掉的,因为大气层中的空气有阻力,将尖尖的部分造成锐角可以减少阻力。
(二)联想生活中的角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通过探讨可以得出部分角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内容是学生只能猜测,没法验证的。对此需要借助外力,在教学中结合视频讲解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本节课的小组互动探究,重点讨论了金字塔及蜂窝中的角的秘密,介绍了自然界中的两个极限角——52°和109°。(如图6、图7)
师:金字塔屹立千年不倒,将其设计成锐角一定有牢固的作用,同样火箭头部尖尖的,可以减小空气阻力,谁还有补充?或者说,我们在哪些生活情境当中还用到了锐角?
生1:还有冷兵器的刀锋尖尖的,是为了让兵器变得更锋利。
师:锐角在生活中的作用也很大,它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牢固,还能减少阻力。
师:其实,关于金字塔的建造,一直有许多未解之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视频略)关于金字塔的秘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刚才的视频中,提到跟“角”有关的是什么?
生2:52°角是极限角,很稳固。
师:大家知道这个52°角在哪里吗?我们要用到一点道具,可以用实验来找到它。为了实验效果更好,我们尽量不要动。想象一下,如果沙不停地落下去,你觉得这个土堆的形状跟什么很相似?
生3:金字塔。
师:这个沙子是不是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这个52°角就是人类通过自然界中有趣的现象发现的。52°这个极限角非常稳定。大家看一下。如果实验在比较成功的状态下,它的侧边和底面形成的角就是——
生4:52°。
师:蜜蜂的蜂窝好像也藏着很多角的秘密哦。
生5:蜜蜂的蜂窝之所以有钝角的六边形,是因为六边形是几何图形中最节省空间的一种图形。
师:我觉得应该把掌声送给他。他了解很多课外知识,谁还有补充,为什么把蜂窝造成这样的形状?
生6:蜂窝如果造成锐角的话,蜜蜂钻都钻不进去,但用钝角造空间会很大。
师:你也很厉害。大家能听懂他的意思吗?蜜蜂的身体是圆而大的,如果把蜂窝造成三角形会怎么样?
生7:装不进去。
师:刚才大家提到,钝角能增大空间,也节省什么?
生8:材料。
师:金字塔屹立不倒和它的构造息息相关;蜜蜂是昆虫界的几何高手。人类受蜂窝构造的启发,将大量高科技发明运用在航天航空领域。这也印证了伟大的发现离不开细心的观察,给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如图8)
(教师出示“学习金字塔”图,如图9)
师:在“学习金字塔”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
1.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在后续的知识留存率差距很大;
2.实践、讨论、传授,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实验验证、视频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做“真实的研究”,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中思考、探究,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三)画一画生活中的角
本节课重点探究了“直角、銳角、钝角”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角的趣味性。最后一个设计环节相当于本课的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角”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如图10)
通过学生的作品可知,角在人脸上也是千变万化,能刻画表情的喜怒哀乐,学生从中体会到了角的运用妙趣横生。
三、教学反思
小学阶段的不少数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但面对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还是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利用数学文化读本对数学知识补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丰富学习的素材。教师还可以尝试进行学科融合,站在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验证,如利用沙漏实验验证52°极限的存在;介绍蜂窝结构,知道蜂窝构造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可以在课外针对如何验证锐角有阻力小的作用,大雁南飞为什么排列成人字形、一字形等问题进行讨论,以获得更多的思考。
总之,数学教学包含了数学文化,数学学习也需要有数学文化的学习。在教学中设计多一些有关数学背景的知识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能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名人严谨治学的精神,同时欣赏到数学之美,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金海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3]宋乃庆,李光树,孙卫红.数学文化读本2年级下册[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张 炀(1991— ),男,汉族,浙江杭州人,理学学士学位,二级教师,现就职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