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比较阅读化解古诗词教学难点

2021-01-11蒋小芳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比较阅读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以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比较阅读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特性,论述利用比较阅读化解古诗词教学难点的方法:以“读”感知诗词内容、以“比”鉴赏诗词写作手法、以“感”品味作者感情、以“练”促比较阅读思维能力提升。

【关键词】比较阅读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069-02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文化瑰宝,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单篇诗词逐一教学的固定模式,但这种模式过于关注学生对单一诗词逐字逐句的解读与背诵,没有实现诗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难以让学生对诗词意境和感情形成更深入、透彻的领悟,无法激活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系统性、整体性思维。语文课标指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洞察、学会欣赏,获得情感的熏陶及有益启示。

要改变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充分挖掘古诗词教学资源,采用对比教学法,在教学某一诗词时,引入与其具有可比性的多篇诗词进行对比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寻找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诗词、扩大诗词学习视野、提升诗词鉴赏能力,而且能提升诗词教学的效率。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均為借景抒情类古诗词,具有相似性与差异性,可作为古诗词对比教学的有效教学资源。以下,笔者以该课为例,介绍比较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比较阅读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一)从诗词的内容上选取对比点

阅读古诗词时,我们最先感知的便是诗词内容直接刻画的景象,因此在进行不同古诗词的比较阅读时,应挖掘诗词内容上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诗词主题和内容,为接下来的诗词鉴赏打下基础。例如,《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都是景物描写类古诗,学习了这三首古诗,学生能够对美丽的祖国山水画有所了解。三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象各不相同,《浪淘沙》描写了黄河的宏伟景观,《江南春》描写的是江南风光与楼台景色,《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乡村景色。引导学生感知古诗内容上的异同点,可为学生形成“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诗词鉴赏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二)从诗词的语言上选择对比点

诗词语言是诗人风格、笔调的直观呈现,通过品味诗词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体味诗词中的诗韵。例如,在《古诗三首》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细细品味《浪淘沙》一诗中“万里沙”“直上”等语言所传递的黄河的磅礴之势,《江南春》一诗中“莺啼”“楼台烟雨”等语言表达的意味深长,《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净”“送青”等词语的鲜明与生动。不同的诗词语言代表了不同的诗词风格和意境,如清新、简洁、婉约、华丽、奔放等,带领学生寻找诗词语言的不同之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蕴含的独特韵味,提升学生的诗词诵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从诗词的写作手法上选取对比点

不同的诗词写作手法能为诗词增添独特魅力,提升诗词的感染力。学生只有认识古诗词的表现手法,才能深入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内容和思想。例如,这三首古诗都采用了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但其中细节处写作手法的异同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浪淘沙》一诗上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下篇则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展现了黄河的神韵;《江南春》一诗虚实结合,采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让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采用拟人和用典的修辞手法,以物化人,写法巧妙。古诗词的写作手法多样且富于变化,引导学生辨析不同古诗词的写作手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四)从诗词的情感表达上选择对比点

诗人描写的景物、写作手法的不同,均体现着诗人不同的心境感悟。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诗词情感表达方面的对比,感知借景抒情之妙,让学生在不同情感的熏陶下心灵有所触动。例如,透过《浪淘沙》一诗,学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与积极心态。而《江南春》一诗,在展现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神往的背后,也体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怀。《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作者借乡村美景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厚谊。古诗词的学习就是从语言到现象,从现象到意象,再由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的过程,体会诗词情感是古诗词学习的关键环节。

二、以比较阅读法展开《古诗三首》教学的实践

(一)以“读”感知诗词内容

当下的古诗词教学强调“诵读为本”。通过诵读,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进入诗词中的情境,感知诗词内容。在本课的诗歌诵读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层诵读,让学生在脑海中对诗词形成画面感,加深对不同诗词的体会,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第一次诵读时,笔者播放了贴合三首古诗不同氛围的背景音乐和图片,让学生随着不同的背景音乐和视觉感官对三首古诗进行自主诵读和全班齐读。学生在黄河奔腾的音乐和图片中诵读《浪淘沙》,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在古风轻音乐和江南美景图片中诵读《江南春》,感受诗歌深邃幽美的意境;在鸟鸣声和乡村美景想象中进入《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歌情境,感受乡村的美丽风光。

第二次诵读时,笔者提出问题“请大家在认真诵读这三首古诗的过程中,想想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让学生带着对诗词内容的思考进行诗词诵读,然后对诗词分别描写的景象展开小组讨论,在对比中明确三首古诗的诗词内容。

(二)以“比”鉴赏诗词写作手法

通过对比诗词所写的景象及其写作手法,学生可以更容易找到三首诗词的异同之处,在对比中辨别不同景象与写作手法之间的关联,提升对古诗词写作手法的鉴赏能力。因此,在对古诗的句义、词义进行分析讨论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诗词写作手法展开对比。

师:请大家熟读三首古诗,并思考三首古诗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这三首古诗都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个人情感。

师:说的非常好!“借物抒情”是这三首古诗的共同之处。除了抒情方式这一写作手法相似之外,这三首诗词也具有其他不同的写作手法,如不同的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请大家找找这三首诗细节处采用了什么不同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结合作者写的景物,分别选取一首诗谈谈你的看法。

生2:《浪淘沙》一诗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现了黄河气吞山河的磅礴之景。

生3:《江南春》一诗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同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让江南景色更加生动形象。

生4:《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乡村景色的触手可及。

……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发现这三首诗歌虽然都是写景类诗词,同时均以物抒情,但寫作手法上亦有不同。通过探究这些异同点,学生感受到了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能对古诗词的写作手法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

(三)以“感”品味作者感情

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往往以学生理解诗词意思、会背诵、会默写为主要目标,易导致学生诗词学习兴趣的减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下的诗词教学重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与情感体验的激发,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理解诗词的魅力。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运用对比阅读教学法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以上三首诗写的都是美景,那么诗人所表达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三首诗词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悟?”“诗人所描写的景与诗人的心情有怎样的联系?”以层层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结合诗人生平和人生经历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通过合作学习、自主讨论的方式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在情感交流中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加深对诗词情感的理解。

(四)以“练”促比较阅读思维能力提升

比较阅读的过程是思维迁移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一以贯之地练习,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教学本课三首古诗后,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对比阅读练习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以“借景抒情”的诗词写作手法进行习作练习拓展,感知“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的好处;可以为学生设计比较阅读式的课后作业,带领学生对所学古诗的内容、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对比,让学生对所学古诗词形成系统性思维,从而克服古诗词学习时理解力不高、缺乏阅读技巧等问题。

三、教学反思

教师将比较阅读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需重视具有相关性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让文本具有可比性;其次,教师应摈弃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搭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学会自主比较阅读;最后,教师应明确比较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辨析文本的异同,发现知识的共性与差异性,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其他古诗词阅读乃至写作之中,促进语文知识的迁移,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而不仅仅是为了比较而比较。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而运用比较阅读法可以让学生打破学习古诗词的单一性思维。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读”“比”“感”“练”习得诗词学习的方法,构建诗词学习“知识库”,提升诗词鉴赏能力,最终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桂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应用论述[J].科技风,2020(4).

[2]陈惠萍.比较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4).

[3]罗士琰,宋乃庆,王雁玲.基于实证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作者简介】蒋小芳(1976— ),女,广西合浦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比较阅读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