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纪念馆如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2021-01-11姚璐璐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0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纪念馆公共服务

【摘要】众所周知,博物馆是通过陈列展品以及视听手段等直观的方式,来向人们展现历史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承载着独特的教育使命,尤其是纪念馆,在向社会传播历史的同时还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任。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社会教育是最直接也是最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教育形式,而纪念馆在社会教育方面有着独天得厚的优势。但大多数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并没有受到大众重视,教育内容不突出,自然也无法向参观者传递历史的精神内核。所以如何充分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就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纪念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意义以及如今纪念馆在进行社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更好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纪念馆;公共服务;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0-208-03

【本文著录格式】姚璐璐.浅谈纪念馆如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20):208-210.

纪念馆是一部物化的文化发展史[1],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坚韧不拔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纪念馆陈列着丰富的文物,也记录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

它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不受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因素的限制,担负着进行国家社会教育的重大使命。在物质世界富足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精神世界的培养,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在纪念馆里直观清晰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要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纪念馆的社会职能,扩大纪念馆的社会受众,向参观者传递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內核,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2]。

一、纪念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意义

纪念馆是通过收藏、研究、陈列的形式来为社会大众展示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地。在中华文明璀璨的历史长河中,纪念馆一直承载着各种文化发展的轨迹符号[3]。纪念馆里面的历史文物,每一个都代表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尽管文物无法开口说话,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存在提醒着大家历史的存在和时代的变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口头描述,也不同于书本上的寥寥几笔,纪念馆里的文物更多的是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由于纪念馆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所以其进行社会教育的优势明显,它更像是社会大众的第二课堂,来向社会承担职责,帮助社会大众直观的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注重人们精神方面的培养,以此来协助国家提高社会整体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社会群众而言,纪念馆的存在能够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以及社会的变革,让大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新时代的来临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改革和流血牺牲,在纪念馆能够让大家更好地去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产生共情心理。纪念馆的社会教育是广泛的、普遍的,也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这有利于培养广大群众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唤起参观者的爱国情怀。当然,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对青少年来说也尤为重要,纪念馆教育有利于加深青少年们对学校学习的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在基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他们提供脱离家庭与学校之外的文化课程,帮助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国家历史,打破信息茧房,拓宽知识面。与此同时,纪念馆教育也能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起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三观,警诫青少年们以史为鉴,指导孩子们茁壮成长。

二、纪念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所存在的问题

(一)纪念馆展览活动不多,讲解枯燥死板

纪念馆作为一个保护、研究、展示文化遗产的场所,其最常见的宣传形式就是展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就算大家对于纪念馆以及民族历史存在着敬畏之心,如果纪念馆不跟紧时代的潮流,也是无法吸引大众的兴趣的。纪念馆展览活动不多,展品也都大同小异,很容易使参观者产生审美疲劳,加上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并不重视,对展品的讲解只是停留在表面,机械化地背诵讲解词,毫无感情且讲解枯燥无味,根本无法让参观者产生共情,这样更不能有效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二)纪念馆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缺乏活力

有些纪念馆管理体系过于陈旧,缺少整体规划,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不合理,也没有明确的组织模式。甚至有些纪念馆基础设施建设都不达标,造成专业信息不畅,很少接到专业活动通知。纪念馆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无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些也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纪念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措施

(一)丰富纪念馆展览形式,提高陈展水平

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不仅仅是面对历史爱好者,更是面对社会上的普罗大众。因此纪念馆必须跟随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吸引大家的参观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教育。单一的纪念馆陈列早已不能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纪念馆要不断丰富展览的多样性,提高陈展水平,最大化去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纪念馆应该创新思路,建立在文物的基础上进行展览活动,又不仅限于展览。可以借助馆藏文物来定期改变展品的陈列以及展出方式等方法去提高大家对博物馆的新鲜感,时看时新,或者是以人民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隔一段时间去更换展品来维持新鲜感,包括但不限于流动展览、举办讲座、文物共享等等形式丰富展览的多样性,甚至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纪念馆展览的可看性,深化展览的重点。当然除了运用传统的文字说明等静态展览形式来展现展品传播历史文化外,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融合于陈列展览中,再现文物所在时代背景,讲述时代故事,让文物“会说话”,让参观者感同身受,感受历史的魅力,受到文化熏陶得到教育。

这里以坐落在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锦州依山傍海,是串联东北与华北的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被大家所熟知的改变中国历史和命运的著名战役——辽沈战役就是在这里爆发。而我们所提到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这场战役所修建的一座专题性纪念馆,但过去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也曾陷入瓶颈深陷囹圄,直到2004年辽沈战役纪念馆经过二次改造,改造后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陈列展品主体深刻、个性鲜明、与时代接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首先辽沈战役纪念馆围绕纪念馆主题设置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攻克锦州》全景画馆四大区域[4]。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攻克锦州》全景画馆,这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其通过灯光、音响等多种展现形式,真实再现了辽沈战役时共产党攻克锦州的宏大场景,使观众身临其境。辽沈战役纪念馆利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和幻影成像等多媒体技术增加展览的可看性,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参观者,也给参观者深深地文化震撼,让他们从展览中了解历史汲取力量。

(二)打造精品展览内容,提高社会影响力

纪念馆的展览内容是重中之重,想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就必须要重视纪念馆的展览内容,打造精品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社会群众参观纪念馆的热情,从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纪念馆展览选题和内容上来说,展览要以社会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际出发,结合时事,贴近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使参观者能够直观清晰地了解历史文化,并从中获得教育和良好的精神享受。

例如我们辽沈战役纪念馆再次改造之后,其整体的展览内容便在于突出战役军事题材重点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具有现代性观赏性。好的展览内容不仅能深化相关主题的研究,也能带动博物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可以说,打造精品展览内容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教育目的的重要方式。

(三)重视讲解者业务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参观者

纪念馆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讲解是纪念馆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纪念馆不但要有好的陈列展览,更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讲解队伍。讲解工作对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前传统的知识灌输性讲解模式,局限了参观者思考空间,没有互动交流,很难激发观众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兴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优秀的讲解员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展品与自身的情感交融,再根据对展品的理解,通过简单凝练的语言向参观者表达出来,讲解不停留于表面,而是着重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其身上所承载的时代精神,给参观者带来美的享受以及深刻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对这段历史文化以及纪念馆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就是普遍浮躁,对于大多数参观者来说,他们没有耐心去一个一个阅读展品上干巴巴的文字注解,也没兴趣去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展品。对他们来说,他们更喜欢听故事,跌宕起伏文人轶事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将历史文化、历史事件代入故事中,给参观者创设情境,使他们与历史人物达到共情从而获取知识,以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这对讲解员的业务能力要求极高。优秀的讲解员不仅可以丰富展品的历史,生动形象地讲述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还能注重展品的文化内涵,加大展品的广度与深度,让参观者共情,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辽沈战役纪念馆在改造后先后招录了三批讲解员,均为大学本科学历。他们素质高、气质佳。除此之外,辽沈战役纪念馆也对他们进行了精心培训,不仅是讲解语言技巧方面,还专门请有关专家为他们讲解辽沈战役史及东北解放战争史,让他们自身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切感悟。要求讲解员头脑灵活,随机应变,杜绝讲解员讲解过程中的懈怠性[5]。要求讲解员要参观者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关系,增加互动交流,根据参观者的要求以及理解状态及时调整讲解的内容以及方式,对不同年龄的参观者讲解的侧重点也有所调整,态度亲切语气温柔,调动参观者的情绪,使参观者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心情愉悦地接受历史教育熏陶。

(四)有效联动学校教育,做好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工作

作为对社会教育工作有着重大使命的纪念馆,配合学校教育工作,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历史的延伸义不容辞。相较于学校教育,纪念馆的教育活动更加鲜明直观。因此,如何有效联动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文化输出,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之心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青少年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为了帮助国家培养新时代有志之士,纪念馆必须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努力挖掘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教育活动,积极举办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例如辽沈战役纪念馆为吸引青少年前来参观,依托于纪念馆的历史底蕴,利用馆内丰富真实的教育资源,先后举办了《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展》《毛泽东家史家事展》等众多展览[6]。为了让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纪念馆甚至将图文并茂的展览送入课堂,积极推动校馆联谊。辽沈战役纪念馆为做好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工作,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吸引学生们。比如创办参观有奖答题活动,让学生们参观中寻找问题答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民族精神。

(五)加强对外联系,拓展教育平台

纪念馆虽然拥有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但是却缺乏让这些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的途径,仅靠自身转变去吸引人民群众的注意显然是万万不够的。纪念馆必须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引进来走出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拓展教育平台,通过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文化,与社会进行互动。纪念馆可以利用丰富馆内资源去举办贴近生活、感染力强的讲座进行历史文化普及。纪念馆也可以配合城市去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性活动,陶冶群众情操。定期组织一些文艺汇演,结合时事多举办一些馆内展览,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社会宣传,让群众走进来开展社会教育,将文化资源转变为舞台艺术,通过去感染观众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滋养城市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辽沈战役纪念馆举办的《辽沈战役》大型巡回展,为了纪念辽沈战役暨东北解放胜利50周年特别制作,巡回行程4000公里,观众达35万人,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受到一致好评,真正意义上做到“出圈”,为社会和谐、文化发展服务做出了贡献,达到纪念馆社会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纪念馆是公益性教育基地,也肩负着独特的教育使命。其藏品包罗万象,参观者也需求不一,但不变的是以文物展品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和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可能在不同时期参观者对文物的精神内核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无论如何,纪念馆都是我们近距离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纪念馆所承载的社会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实际上充分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将历史文化与时代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深入探索,注重对社会群众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培养。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纪念馆理应积极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进行无差别对待,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博物馆开展工作的出发点,促进中华民族意识觉醒,促进国家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多杰加.浅谈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0):130.

[2]钟小苑.浅谈如何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4(3):56.

[3]张静.浅谈新时代下如何发挥博物馆社会服务职能[J].文化创新与比较,2019(9):151.

[4]程东.博物馆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J].科教文汇,2015(4):189.

[5]楊移风.关于实现纪念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几点思考[J].纪念馆建设,2013(2):38.

[6]张三军.浅谈革命纪念馆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J].博物馆工作与研究,2013(4):219.

作者简介:姚璐璐(1985-),女,辽宁锦州人,本科,文博专业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博物。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纪念馆公共服务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