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纳税申报实务》教学改革研究

2021-01-11宁军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宁军容

摘要:本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对传统教学实施改革,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展现了改革的现状与效果。

关键词:纳税实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纳税实务”是我院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它是以税法为先修课程,该课程利用虚拟的仿真EPC金税平台,依据税法的相关规定,针对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对企业进行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税还有一些小税种进行纳税申报的课程。2020年获批成为我院精品课程,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它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学校追求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传统“纳税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多位学者对“纳税实务”课程传统教学下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综合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受制于实训条件和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偏重于税收法律知识的理论教学。偏离了本科院校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2)以知识讲授为主的取向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以“税种定义”到“纳税人”再到“征税对象”的税法要素为脉络,使学生在枯燥无趣的税法条文讲解中逐渐丧失了学习积极性;(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缺少对于学习过程以及能力提升的考量。

二、整体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秉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将各税种作为项目分界标准,以财务人员处理纳税业务的流程为脉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我们对于每个税种的纳税申报根据业务情境的差异实施了进一步的细化。以增值税税费纳税申报为例,我们划分为了不同行业的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申报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二) 学情分析

按照人才培养计划,课程的首次开设学期为大二第二学期,通过税法的学习,学生对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不能将理论与实操结合起来,同时,独立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中易于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需要由简入繁,让学生通过获得成就感保持学习动力。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纳税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运用税收法律规定准确完成各项涉税业务的能,但教学的效果往往受到法规的更新速度快且条款繁杂的影响,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形成持续学习最新税收法律规范的意识与能力,并构建清晰的法律规范知识框架,结合原始单据实施业务判断以及提升申报表填制的熟悉度成为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难点。

(四) 教学模式

基于教学分析同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双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既以初级会计师所要求掌握的税收法律规定为“理”,以税务实训平台及税务案例为“实”,以仿真案例为载体,引领学生实现从“基本——特殊”及“实训——实际”的双层递进。该教学模式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沿袭了框架到細枝末节的脉络,避免了税务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同时,由简入繁的案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并实现了反复练习,提高熟悉度,以完成案例所需税法知识为线索,重组税法知识内容序列,借此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五) 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手段运用

(1)教学资源。课程所选教材包含了最新颁布的税收法律法规及各类申报程序的说明和表单,能够满足课程中将教材作为税收规定查询依据及实务操作指引的需求设定。同时,课程组收集整理了各类视频、案例,丰富完善了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拓展的在线资源。为有效实现学生纳税申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课程配套了仿真的税务实训平台及以真实企业为背景开发的实训案例。

(2)信息化手段运用。通过学习通平台对学生课前预习讨论、课上出勤、课后练习等学习活动进行统计,为过程性考核提供给依据。借助税务实训平台的自动评分系统,收集汇总学生的易错易漏为针对性地补缺补差指明方向。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客观评价课程参与度。课程依据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全面、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原则,设计了考评细则(见表1)。课程考评总成绩(100%)=过程性考核(50%)+期末考试(50%)。其中过程性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占比10%、课中实训成绩10%、中期实习报告占比10%、期末实习心得展示10%以及团队合作实训成绩占比10%。期末考核是完成案例企业各税种的纳税申报,占比50%。

三、课堂教学实施成效

(一)“育训并举”,重构教学内容

以财会人员处理涉税业务的工作流程为基础,按税种进行课程的模块设置,针对不同税种,设计了由一般到复杂的递进式教学项目,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由易到难的项目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做到了工学结合。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并结合项目特点,从财会职业道德、涉税警示教育、财税知识更新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职业素养培育,推进了“三全育人”以及落实了“育训并举”。

(二)“知行合一”,优化教学过程

知行合一是项目实施的灵魂。通过课前学习任务的实施,培育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为课堂实践能力的教学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课中的项目教学,使学生在重复的申报流程训练中提升了技能的熟练程度;在复杂涉税业务的分析过程中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在开票业务中,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设备与用后设备维护的训练,培育了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对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学习资料的归档整理的训练,培育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课后通过微信、QQ等即时聊天软件发布拓展学习任务,及时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三) “线上线下”,营造快乐课堂

案例是进行项目教学的核心,通过将案例中的重难点提炼,整合成碎片化的学习任务,通过 “学习通”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力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使课堂突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使得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外。师生通过信息化平台课前、课后的交流不仅实现了答疑解惑,也使“三全育人”拓展至课外。当学生回到课堂后,借助情境化的教学场景、税务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教手段串接起碎片化时间,并且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及时根据税务仿真平台与“学习通”平台生成的评价数据,调整教学实施方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 教学反思

(1)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待涉税实务的谨慎态度。尽管课程案例尽可能地仿造真实案例,营造真实的业务氛围,但是在学生心理状态中,仍然潜藏着不过是在做练习的暗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通过改进评价体系,对学生错漏金额进行统计,并将金额大小与扣除的考评分相挂钩,敦促以更为职业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案例。

(2)拓展课程的影响周期。税法知识繁杂且更新迅速,对于我们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而言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因此需要拓展影响周期,借助资源平台持续向学生推送税收法律知识,形成终身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任伟峰,张勇.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商业会计,2013(01):122-123.

[2]方晓成,庄苏.高职会计专业“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会计,2020(13):63-64.

本文系广州南方学院会计学院《纳税申报实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结题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