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2021-01-11李璐
李璐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提出教师要围绕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整合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优化教学鉴赏,努力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方面的素养,教师还要展开深入的教学调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 核心素养 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4-0066-02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現、文化理解等内容,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组织,科学筛选教学资源、适时组织教学活动、合理优化教学鉴赏,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学生有一定的音乐认知基础,其审美要求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对应设计,适时探索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筛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素养
精心筛选教学资源,理清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境,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触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
(一)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学科教学有比较固定的教材,而学生对音乐学习内容有鲜明的偏好性,在音乐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学情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设计,借助更多课外学习资源,推出更多适合的学习素材,以提升教学适配性。
如教学《音乐与民族》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先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推出音乐作品《牧歌》《吉祥三宝》等,要求学生对这两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进行区分。学生开始聆听歌曲,教师对长调和短调的特点做进一步解读,要求学生从情感抒发的角度展开体验。学生对少数民族歌曲的特点有一定认知,教师组织学生聆听之后可让其进行讨论和总结,如藏族歌曲情绪热烈、曲调委婉流畅、舞蹈旋律优美、歌词秀丽等。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设计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少数民族的歌曲,归纳出歌曲的特点,关注其旋律、节奏特点,深入解析其情感走向。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考路线,引导学生进行聆听和讨论,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触动,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创设方式众多,教师要懂得挑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使学生顺利进入音乐学习环节,在深度学习和广泛互动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媒体展示、问题投放、演绎组织、素材搜集、案例展示等,都属于音乐学习情境展示方式,能使学生自然启动审美思维,在深入研学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如教学《影视音乐》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学生对这首歌曲较为熟悉,能够跟随演唱,其音乐思维自然得以顺利启动。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播放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的视频片段,并对这首主题曲进行解读:这首主题曲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每一次出现都有不同的用意,仔细聆听这首歌曲,你对其主推故事情节发展作用有什么样的理解?带着问题,学生在观看电影片段时能自然进入鉴赏环节,在深度研读及相互讨论中逐渐达成学习共识。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先后推出的两首影视主题曲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作品,因此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呈现个性化,教师借助多种媒体手段展开设计和调度,给学生提供深度思考的机会,由此产生的学习体验及认知也更为深刻。
二、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素养
学生对音乐学习活动较为感兴趣,教师要进行优化设计,推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一)开启思辨活动
思辨活动是互动性学习形式,教师在进行具体组织时,要先做好话题设计和投放,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是自由辩论,也可以是集体辩论,还可以是师生互动交流,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度思考的机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学习时,要做好分工组织,让学生有条不紊地进入互动学习环节,在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建立学科认知。
学生对通俗音乐欣赏十分感兴趣,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诉求有准确把握,以便推出适合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思辨活动。在教学《动感地带——中国通俗音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列举当下最流行的歌曲(或者最喜欢的歌曲)。在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歌曲进行推荐后,教师可对这些歌曲进行梳理总结,然后对流行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介绍,并给学生介绍一些带有时代感的流行歌曲,如《毛毛雨》《一无所有》《乡间的小路》《小苹果》等。学生对这些歌曲有一定认识,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首歌曲展开讨论,对歌曲旋律、节奏、情绪、主旨、音调等进行思考,并列出推荐的理由,准备参与班级互动活动。学生进入流行音乐推介环节,可根据自身理解对音乐作品进行重点介绍,这时,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阶段。
(二)推出演绎活动
学生对游戏、演绎、展示等学习活动很有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学习心理展开设计,让学生自然进入互动学习环节,在具体感知体验中提升艺术表现力。教师推出音乐剧创编演绎活动任务,要求学生以集体形式进行演绎活动,能够集合集体力量,使学生在广泛互动交流中形成学科能力。教师不妨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对演绎内容、演绎形式、演绎评价等多个环节进行创新实践,以促进其学科综合能力的成长。
教师指导学生展开音乐深度研究时,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评估。高中学生思想逐渐成熟,对课堂演绎活动的热情度较低,教师要进行理性规划,让学生自然进入演绎环节,在实践体验中提升学科能力。在教学《音乐喜剧美》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对音乐喜剧相关概念进行解读,然后播放《跳蚤之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等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中的幽默和夸张手法的应用,最后提出演绎活动任务:自行组建表演团队,自主选择一首歌曲,用喜剧手段展示这首歌曲,体现其诙谐幽默的特点。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积极准备,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教师要对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及时做出干预和指导,确保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
三、优化教学鉴赏,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
音乐鉴赏需要方法支持,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展开训练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一)传授鉴赏方法
学生进入音乐鉴赏学习环节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传授相应的方法,让学生在鉴赏操作中接受、内化这些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文化理解素养有重要帮助。音乐鉴赏未必要具备更多专业知识,教师可从不同角度展开引导和提示,让学生在自由鉴赏学习中提升学科能力。如果有需要,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积累学习的机会。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对应设计和方法传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效率。在教学《从印象走向现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选择了《海妖》片段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开展音乐鉴赏学习:海妖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这首乐曲哪些地方表现出海妖的多变性?可以从音色、和声、音型等角度展开思考。学生专注聆听乐曲,对其丰富内涵进行发掘思考,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有的学生从复杂多变的节奏、力度角度展开分析解读,其鉴赏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也有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从音色、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其鉴赏具有专业性。教师适时传授一些鉴赏方法,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帮助,让学生顺利进入鉴赏环节,并在深入互动研究中建立鉴赏认知。
(二)延伸鉴赏训练
在进行音乐鉴赏训练设计时,教师要延伸思考,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展开教学设计,让学生结合生活和音乐进行学习和思考,以提升其学科综合能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常常接触音乐,也会借助网络搜集、聆听一些音乐作品,教师可提出音乐鉴赏学習任务,鼓励学生结合生活音乐认知开展创新学习探索,给学生带来更多深度学习的启示,让学生在实践性学习中提升学科认知能力。
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能够对学生形成最直接的帮助。在教学《培养音乐的耳朵》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利用钢琴弹奏几组乐音,让学生聆听并判断这些音乐片段的物理属性。学生有了感性认知之后,教师继续推出欣赏音乐,如《山林的呼唤》《1812年序曲》等,要求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对其展开专业赏析。学生开始仔细聆听这些乐曲,并结合相关素材阅读经历,对歌曲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对歌曲情感进行感知体验。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对学生的理解和总结进行梳理,要求学生深入乐曲,结合历史时代背景进行对应分析,以提升鉴赏品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呈现多元化特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教学指导,设置适合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获得对应的知识和体验。音乐鉴赏没有固定格式,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推出更多满足学生需求的训练任务。
在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目标设定、情境设计、思辨活动、演绎组织、鉴赏指导、生活训练等多种途径,推动音乐鉴赏学习进程。高中学生有比较成熟的思想,对音乐感知体验有个性化追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做出教学调整,优化教学程序,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焦震.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安徽教育科研,2021(18).
[2]尹丹红,周美娟.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音乐教研模式的构建[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1(4).
[3]王鹏飞.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20(12).
【作者简介】李 璐(1976— ),女,山东青岛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研究方向为高中音乐与舞蹈。
(责编 刘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