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 融合 协同
2021-01-11谭蕾
摘要: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本文瞄准航天实践型人才需求,深化全过程管理、理论实践融合、“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育人,探索构建面向航天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
关键词:航天领域;专业学位;培养体系探索
一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国内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科研院所和高等教育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渠道,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生在行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升,各行各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随之越来越大。国际上,美、英、德、法、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教育,以职业导向或应用性较强的领域为重点,设置了适应行业需求的、类型丰富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行业经济发展。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鲜明特征,是学术性与职业性高度统一的产物。国内外的需求巨变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位日趋重要,必须转换思路、加快发展。
面对航天领域的新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专业学位研究生常态化培养存在多主体全过程衔接不强、职能划分不明等问题;2)研究生存在应用能力不够强、创新能力不突出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瞄准航天实践型人才需求,从落实全过程管理、深化理论实践融合、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以期实现航天工匠型人才培养的“一步到位”。
二 “全程 融合 协同”培养体系的界定
1. 全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
借鉴航天质量归零管理标准,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关键点,建立“过程管理、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标准,运行管理流程并形成闭环体系,从而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全链条监控。
2. 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的教学体系
遵循航天工匠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深掘教学内涵、拓展教学平台,建设“知识构建+专业实践”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和“航天领军人才+国际学术大师”助力的师资队伍,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
3. 协同:多方协同的实践体系
政府牵头,深化与航天院所、行业知名企业的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育人的实践体系。依托航天重大型号项目,以科研工作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共建协同育人基地、研究生工作站,校企共担、多方共赢,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三 “全程 融合 协同”培养体系的构成及实施
1. 构建面向航天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闭环管理
借鉴航天质量归零管理标准,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落实面向航天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闭环管理。研究面向航天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提炼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关键点,在关键点上建立、细化、落实质量管理和监控反馈制度,从企业导师选聘、实践训练、课题论证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送审及答辩等重点环节入手,健全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差异化筛选和动态评估机制,明确各环节培养质量标准,规范研究生实践训练的内容和形式,严抓开题论证、论文盲审、集中公开答辩等环节,同时健全学位质量评估和问题反馈机制,形成“過程管理、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培养质量管理闭环体系,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零事故。
2. 构建理论和实践紧密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
建立以航天类交叉前沿课程群为主线、航天领军人才和国际学术大师为助力、多样化教学平台为基础、“知识构建+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体系。遵循航天工匠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航天领域必需且实用的原则,重组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重点开设交叉特色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融通线上线下教学空间,虚拟仿真和教学科研实训平台互补,实施课程学习与多样化平台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聘请航天领军人才、国际学术大师为兼职教授,由学科带头人组织开展航天总师系列课程,将航天精神、航天案例、国际前沿带入第一课堂,实现“知识构建+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
3. 构建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长效实践体系
政府牵头,深化与航天院所、行业知名企业的紧密合作,以重大航天型号项目为牵引、多向投入为驱动、多方共赢为目标,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长效实践体系。融合校企等多方资源,借助学院新落地的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和江苏省企业工作站,引领研究生深度参与火星信标、嫦娥月球探测器、小行星2016HO3和133P主带彗星等重大航天型号项目和产业合作项目,帮助研究生快速、高质量的成长;同时多方投入设立联合培养管理委员会,坚持“培养目标共定、培养方案共商、教学资源共享、实践环节共导、培养质量共督”,实现“校企共担”的管理模式;依托协同育人基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真正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构成“协同育人利益共同体”,实现“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的长期、长效和常态化运转体系。
四 结语
本课题契合国家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依托航天优势学科,深化全程管理、理论实践融合、“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逐步探索出面向航天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推广到其他专业领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沈燕平,周华春. 产学研结合下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2020年9月刊
[2]李圣,王海燕,李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与探索[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9月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金号:2020YJXGG42)
作者简介:谭蕾(1982—),女,湖北宜城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教学办主任,硕士,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