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考综合改革实施系统的结构模型及其特征分析

2021-01-11黄都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命题协同考试

《广西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内容框架,再辅以《广西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50问》为解读材料,向各相关责任及利益主体全面深入地呈现了广西高考综合改革实施系统的基本属性、关键要素、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调控机制。《方案》的制订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广泛吸收先行试点省市的经验,充分结合我区实际,体现了“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新时代改革方法论。基于文本分析,可抽象出广西高考综合改革实施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1)。该实施系统的关键特征是以考试改革驱动教育变革,具体有如下体现。

第一,考试类别、科目、难度、机会与学生志趣、专长、能力、需要高度匹配

相比上一轮改革的“卷内选考”模式,本次改革最大的支点是“卷际选考”。例如,过去高考理综化学卷有“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两道选考题,与高校招生专业未建立直接关联;本次改革中,考生须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院校、专业,才能进一步确定是否选考化学卷。“卷内选考”一定程度上人为割裂了学科领域知识的内在关联性和整体性,导致学科核心素养建构不完整。“卷际选考”既保证了学生知识领域的整体建构,又充分触动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是否适合学习某学科,或认为某学科中哪些知识单元更值得学习,促使学生对高校、专业、职业加强认知,引导学生从社会、民族、国家等更高远的视野和在更复杂的情境中学习学科知识。当考生获得适合自身志趣、专长、能力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卷际选择时,其学习动力和责任心更强,领域认知及问题解决能力更容易达成,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各类考试中更能得心应手,从而实现考试类别、科目、难度、机会与学生志趣、专长、能力、需要的高度匹配。这种匹配不是通过降低试题难度来实现的,而是通过适应性选择、胜任性选择和担责性选择来实现的。

第二,突显“以综合素质评价为给养,以合格性考试为阶梯”的选育功能

高校招生录取的核心规则是“两依据,一参考”。本次改革将选择性考试成绩和全国统考成绩按一定规则记入高考总分,切实体现了“两依据”。而源于纸笔考试的分数,并不能全部反映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在招生录取时,需要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规定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分别对应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必须做到“五育并举,五育协同”。“五育协同”是改革实施中的重要课题,其基本假设包括:(1)德、智、体、美、劳五者之间既可以相互促成,亦可以彼此削弱;(2)建立在正向品德、良好体质、至善至美、实践体验基础上的智育课堂,方能彰显“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力量;(3)基于“五育协同”培养出的高考成绩高分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坚力量;(4)“唯分數论”“唯升学论”等教育教学行为,源于对“五育协同”育人功能理解的不到位以及系统设计与实施能力的不足。

第三,高校教师深度参与高素质基础人才培养与选拔工作

改革过程中,高校教师除了参与特定专业的选考科目考试或主持大学—中学合作项目,还应以选择性考试命题者的身份介入普通高中教育。我区自2013年起,逐年加大引入高校教师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培训学习和实战实训工作,已经储备了一批能承担高利害考试命题任务的学科核心团队,累积了丰富的命题流程、命题管理、命题技术、审题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2021年7月,广西、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六省(区、市)命题专家应邀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指南”编撰及审议工作,足以说明广西近10年的命题实践及研究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方案》正式公布实施后,我区选择性考试科目的命题团队建设和命题技术探索,将是改革实施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推荐并确保高水平学科专家安心参加高考命题,是广西各高校应尽的责任。

第四,赋予新时代高中学生更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主权

建构职业愿景、确定专业方向、选择修习课程、参与社团研学、参加分类考试、举证素质评价信息、填报升学志愿等,这些充满两难性、挑战性和自主性的事项,均由高中生在正确的自我认识、社会认知和家国情怀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并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这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发展指导机制,能够促使学生将兴趣爱好、个体专长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相结合,与国家中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做出具有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意识的发展抉择,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养成基于责任驱动和使命牵引的学习习惯。可以预见,往后只知拼命考试获得高分,由他人替代选择未来的高中生,将在《方案》实施后逐步减少。

第五,促进教师群体在改革行动中重构教学效益观、效率观、时空观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两依据,一参考”考试招生制度,要求学校开足开齐各类课程,构建选课走班教学及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式、研学式、体验式、实践式学习内容及资源的开发,加强促进深度学习、复杂学习的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指导。从时间和精力的维度上,迫使教师群体优化核心文化课程(高考科目)的教学内容、作业内容,探索基于责任驱动、科学推理、整合体悟和素养发展测评诊断的教学模式,建立“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等考试内容改革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和作业反馈机制。同时,迫使学科教师群体转变视角,深度挖掘德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考试测验活动、教师教研活动、教师学习活动的协同育人价值,对传统意义上“看似对立”或“做成对立”的活动进行价值重构、内容重整、系统优化。在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教师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变革,实质上是师生协同实施的时间管理、内容管理和精力管理的变革,需要精算师生教学内容及行为的长远效益和当下效率。

第六,促进家庭教育或家族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革新

家长在教育和招考模式改革过程中,更多的情绪表现为焦虑、困惑或无助。有关部门在发布本次《方案》的同时,编撰了《广西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50问》,各类媒体、各领域专业人士,从不同视角对改革政策进行解读,目的之一就是为家长分忧解惑。在本次高考综合改革实施过程中,家长群体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转变与革新,亦是协同推进改革的关键要素。家长协同推进改革的路径有:(1)确立孩子在家庭学习、家族学习等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孩子由边缘参与转向中心参与;(2)善于聆听孩子的学习汇报、信息传递,重视孩子的思想、观点和意见,让其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如家长不知道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和要求,可由孩子在学校学习整理,回家后向家长汇报,与家长交流、讨论;(3)建立家长学习共同体,有目的、有计划、有分工、有合作地为孩子提供帮助,如家长可事先梳理院校信息、专业概况,为孩子自主选择提供资源参考和知識支撑。

总之,以考试变革为核心驱动力的高考综合改革“大系统”,牵动考试试题设计、考务设计、考试分数处理、报考专业设置、报考条件设置、招生录取规则、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课程实施时间与空间设计、高效课堂教学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设计、家校协同育人设计、社会资源协同育人设计等多个子系统的协同运作。大系统属于复杂的半确定性系统,其复杂性体现为相关子系统的多样性、半确定性、不可或缺性和协同能力差异性,其半确定性体现为改革结果的可预期性和不可预期性并存。可预期性的改革结果是,涌现出国家建设、社会治理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可预期的改革结果是,由于改革实施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行动不力、沟通不畅、能力欠佳等而导致的局部阻力或出现非理想状态。运用好“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紧密结合起来”等新时代改革方法论,采用“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范式,加强高校与中学合作、研究者与实践者联手,可有效解决系统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实践中的子系统架构与运行问题、子系统间协同运作问题。

目前,广西高考综合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笔者认为,改革涌现的结果是否如初心所愿,关键不是规则制订与实施问题,也不是选课走班的教室、实验室和师资不足问题,而是课堂教学生态的变化问题。本次改革绝不是孤立的、单方面的改革,而是“考改”与“课改”协同的变革。“两改”(或“两新”)协同实施进程中,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在实践、反思与重构中课堂将打造成什么样子,是各个协同子系统应聚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是广西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进程中的“顽瘴痼疾”,只有坚持用“迎难而上,破除顽瘴痼疾”“纪律严明,责任落实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等新时代改革方法论指导实践,才能攻克深化改革的“软地带”(实施者认为可改可不改或改了又不坚持,但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子系统为“软地带”),而攻克“软地带”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教授、自治区首届基础教育改革指导委员会考试命题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高尚全.新时代的改革方法论[J].政工学刊,2018(12):10-11.

[2]黄都.关于复杂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命题协同考试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协同进化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