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梦想的道路上不断追寻

2021-01-11蒙秀溪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桂林市班级探究

蒙秀溪

正高级教师、广西首届义务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桂林市拔尖人才、桂林市优秀青年教师、桂林市学科带头人、桂林市教学能手、广西优秀地理教师、广西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全国地理科技活动百名先进个人等荣誉,并于2017年、2019年荣获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系列闪亮成绩,是李品仪奋斗历程的见证。

从教31年,李品仪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凭着扎实的功底、过硬的能力、勤勉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获得了同事的尊敬、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

建构灵动高效的地理课堂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如何让地理课堂变得灵动、丰厚起来?怎样才能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让学生的思维自然进阶、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这是李品仪多年来始终追寻、思索的问题。

从教之初,李品仪一度面临这样的困境: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常常被视为“副科”,处于边缘地位。但她始终坚信:学习地理,事关学生的素质发展!因此,她始终以对待“主科”的态度研究地理教学,勇于尝试新方法、凝练新理念。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她携团队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初中学生学情、具有丰厚学科内涵的初中地理主题探究式情境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以某一核心主题情境为统领,通过设计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串联,“一境到底”,从而达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实现师生多方面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目的。

在讲授《中国的水资源》一课时,李品仪设计了这样的主题情境:“小鬼当家”之管理家庭水费。根据这一主题,她设定四个探究环节:一是设计问题“桂林水价知多少”,让学生查找地图资料,比较全国各地区水价;二是设计问题“我家水价为何涨”,让学生提供家庭水费清单,合作探究,分析水价高低与河流流量、降雨量、气候的关系;三是设计问题“家庭水价如何降”,让学生探讨减少水费、节约用水的“金点子”;四是设计活动“节水护水我能行”,让学生思考科学可行的节水妙招,设计节水宣传标语,倡导保护水资源。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来设计主题探究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随后,她又通过四个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问题。整节课既达成了学科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了学生应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李老师的地理课非常有趣!非常有用!我很喜欢这样的地理课!她从来不枯燥地给我们读课本、讲知识,而是让我们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我们学得很开心,收获也很多。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地理知识,还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丰富了想象力,提升了创造力。”李品仪的学生蒋宇轩说。

经过李品仪和团队的共同努力,她主持的多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11项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一等奖。如今,主题探究式情境教学模式不仅从初中地理推广到了高中地理,还运用到了历史、物理、生物等学科教学,被南宁、柳州、北海、钦州等地的学校借鉴、使用。

探索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

作为地理教师,李品仪始终保持钻研的精神;作为班主任,她同样以科学的态度,不断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

在李品仪看来,班级管理有三重境界——爱心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其中“文化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她一直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我觉得,只有经过文化浸润,才能形成一种精神;只有通过精神引领,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李品仪说。

多年来,李品仪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先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与学科教师、家长进行沟通,然后指导学生设计班级文化主题。接手2006级的一个班级时,她结合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理念,引导学生设计以“水滴文化”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寄寓“像水一样做事,像水一样做人”的育人理念;接手2011级的一个班级时,她结合《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名言,提出“聚石成山”的设想,打造了“山石”班级文化;接手2015级一个班级时,她和学生一起创设“追梦·八宝班”,打造“圆梦文化”,培养学生“敢梦敢想,敢做敢当”的精神……

结合班级文化主題,李品仪还设计了一系列班级特色活动,如“宽容我能行”“感恩伴行”“责任促成长”“吃亏是福”“争做文明‘德智人’”“践行《弟子规》”和“生活技能大比拼”等主题活动,以文化为统领、以活动为辅助,润养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美好心灵。

虽然李品仪认为“文化管理”为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但她也从未舍弃另外两重境界的管理方法。爱,是她管理班级的另一“法宝”。她经常采取班会、个别谈心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还利用与学生通信、让学生写周记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情感、思想等问题,做学生的“知心人”。她愿意将爱给予每一个“潜力生”,用发现的眼光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表扬、肯定,让学生找到自信、变得阳光。

“能碰到李老师这样的班主任,我觉得很幸运!”李品仪的学生蒋叶青说,“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团结、友爱,班风、学风非常浓厚。我喜欢这样的班级。”

多年来,李品仪所带的班级中,有多个获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市级优秀班级,她自己也获评为桂林市中小学班主任标兵。

示范引领,努力传帮带

“我在‘师傅’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待教学和研究的认真、严谨的态度。这将成为我教师生涯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桂林市第三中学教师、李品仪的“徒弟”赵倩说。

作为骨干教师、学校学科学术委员会督导专家,李品仪以引领年轻教师成长为己任。针对新教师,她从教案编写、板书设计、语言教态等各方面给予细致、耐心的指导,并经常深入新教师的课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针对青年教师,她更侧重于在精神层面、人格层面进行引领,在进一步打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培养青年教师踏实认真、热衷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作为学校地理科组组长,李品仪注重加强组内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团建工作,带领科组教师学习新理念、研究新方法。桂林市第三中学地理教师韦剑锋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李老师虽然教学工作繁重,但是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抽空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科研心得无私分享给科组教师。“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市级、自治区级教学比赛中都获过一等奖。”韦剑锋充满感激地说。

多年来,李品仪坚持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并经常为新教师、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多名教师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赛课中取得优异成绩,颜欢、王林琳、叶君花三名教师在全国优质课比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她的带领下,桂林市第三中学地理学科组曾多次获评为桂林市先进地理教研组、广西先进地理教研组。

作为南宁师范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桂林市新课改专家、桂林市地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李品仪没有把自己的脚步局限在本校的一方土地。近年来,她多次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教研活动任务,多次受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大学、桂林市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邀请做专业讲座,多次作为“国培计划”培训专家承担广西中小学乡村骨干教师研修任务,并积极到桂林市灵川、永福等地送教,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伏牛昂首志当远,不用扬鞭自奋蹄。今后,我仍将以此自勉,成为更好的自己!”李品仪说。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桂林市班级探究
六点一百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班级“四小怪”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