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宾市兴宾区:减量不减质,“双减”赢民心

2021-01-11韦燕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来宾市双减机构

韦燕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業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本真的有力举措,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来宾市兴宾区严格按照上级决策部署,遵循“减量不减质”的原则,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课后作业优化,让学生校园生活更为丰富多彩,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称赞。

一、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家长轻松了

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建立弹性离校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顺应教育发展新趋势、满足群众新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兴宾区是来宾市的主城区,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有53 660人,过去长期存在学生放学早、家长不便接、作业辅导难、校外培训杂且质量无保证等问题。如今,“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上述难题被一一破解。

兴宾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紧贴学生、家长实际,积极响应上级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号召,将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列为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兴宾区应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城区小学有21所、乡镇中心小学有9所。目前,包括来宾市滨江小学在内的30所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应开设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达100%。校内课后服务的逐步推行,有效解除了家长未下班就要接孩子的烦恼,盘活了学校的闲置教育资源。

兴宾区的小学家长这样反馈:“课后服务由本校老师辅导作业,这样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孩子在学校就能把该做的作业做完,现在我们家庭的幸福指数提高了不少。”中小学教师这样表示:“课后服务给学生减压的同时也给老师减压,以往下班回到家,还要通过微信或电话回复学生和家长关于作业的疑问,现在开展课后服务,在学校就解决了学生作业的疑难问题,我们回到家就可以安心地备课或休息了。”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一个月来,获得了本地家长、教师的广泛认可,学生和家长真正享受到了这一惠民工程的福利。

总之,开展校内课后服务解决了家长未下班就要接孩子放学的难题,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让家长有更多时间与孩子相处,不用再为无法准时接孩子放学而苦恼,不用再为督促指导孩子完成作业而烦心,孩子在校园里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普惠性质的公共服务,广大家长喜笑颜开。

二、学校因材施教,学生好学了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兴宾区遵循“因材施教、最优环境”的原则,指导学校从作业布置入手,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管理,让学生的作业负担真正减下来。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与练习,有梯度地安排课堂内容,分层布置课内外练习。例如:A层作业——增加难度进行变式练习,紧扣课标要求,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B层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可作为基础练习。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各年级学科作业要求,如一年级、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七至九年级家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对于节假日作业,教师则按照新课改精神,适量布置预习型作业、分层型作业、社会实践型作业、探究型作业、游戏型作业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和休息时间。

“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青少年的殷切希望。“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们有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参与课后劳动、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兴宾区的校内课后服务以“家长自愿、校内实施、共同监管”为原则推进:采用“5+2”模式,即每周5天,每天提供课后服务不少于2小时;周一到周四为3—6年级的学生提供作业辅导服务,为1—2年级的学生提供“作业辅导+特色课程”服务;周五安排全校性特色课程。作业辅导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特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体育、模特、葫芦丝、象棋、跆拳道等项目。

如今的兴宾区,寓教于乐的学习节奏让中小学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回到家中再也不用担心被父母送去校外培训机构机械地参加培训,睡眠、休息、运动、娱乐的时间更多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三、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群众满意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上强调,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双减”政策出台后,来宾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全市“双减”工作会议,对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印发《来宾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6大工作专班,其中包括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专班。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来宾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从培训时间、备案公示、师资管理、收费监管、广告监管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市教育体育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等部门组建督导组,集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督导检查,有序推进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目前,来宾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正在按照国家、自治区的部署有序推进,有效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整体推进情况排在全区前列。

兴宾区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多个部门联合,全面整顿治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截至今年9月底,兴宾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成效显著:完成了对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时间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学科类培训的培训机构清零工作;完成校外培训机构非营利性机构登记6家;注销违规校外培训机构2家、停止营业5家,本地校外培训机构由原来的20家缩减至13家,在培学生人数由7月份的4 590人减少到现在的2 226人。例如:来宾市英特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的学生人数急剧下降,目前仅有学生55人;来宾市智慧教育机构关闭了迎宾校区,教师仅有13人,学生仅有100多人;来宾市世纪教育培训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也在大幅度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兴宾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由学科类培训转向艺术、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培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引导培训机构教职人员通过教师公招方式入编入职,补充到乡村教师队伍,既能够帮助教培机构教师转型发展,又能缓解乡村教师不足的难题。

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而“双减”政策的出台无疑高度呼应了上述法条修订。下一步,兴宾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双减”更为顺利地推进:大力招聘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让特色课程更有特色;开设校园师生食堂,确保教师和学生更便捷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制”,让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双减”政策落实工作中,全力确保“双减”政策减量不减质。(作者系来宾市兴宾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来宾市双减机构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来宾市夏南牛引进繁育适应性与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