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梧州:“五聚焦”推动“双减”提质增效

2021-01-11覃映霞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梧州市督导部门

覃映霞

梧州市以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加强学生作业管理,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一、聚焦机制建设,形成工作合力

“双减”是党中央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现状和教育强国目标提出的战略性决策。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按照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的思路,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成员由各相关部门派员担任,内设若干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双减”工作,市内各县(市、区)参照此举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我市制定《梧州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责任部门。例如,在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方面,明确要求落实“保证课后服务时间”“丰富服务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多方参与的服务模式”“建立健全课后服务长效运转保障机制”“强化校内课后服务监管”等目标任务,根据任务清单,规定由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及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等责任部门落实相应工作任务。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上下贯通、联合互动的“双减”工作格局,为“双减”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二、聚焦群众需求,实现工作全覆盖

我市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切实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问题,重点从“体制机制、家校联动、关注成长”等方面督促学校落实该项工作。学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主阵地,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引导师生员工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新媒体宣传等形式,让家长充分了解“双减”工作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围绕手机管理、作业管理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家长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教育。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双减”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梧州市第一中学组织教师深入蓝天社区,就该项政策的具体措施向社区群众进行宣讲答疑,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教育生态。梧州市第十五中学与梧州市城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协同制订四条“校园定制公交路线”,确保课后服务结束后学生能按时回家,缓解了上学、放学期间学校门口道路交通压力,减轻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

梧州市教育局还利用基础教育监测平台,组织和指导学校进行信息填报和确认,坚持做到“每日一报”。截至今年9月26日,全市107所应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已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参与学生12.8万人,占应开展学校学生数的83.7%,参与教师7 379人,占应开展学校教师数的94.3%,实现了校内课后服务应开尽开。

三、聚焦“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市各中小学校坚持公益普惠和自愿性原则,为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市内各学校着力打造有质量的校内课后服务体系,安排基本托管服务和素质拓展服务:基本托管服务一般为安排学生做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自律意识、阅读习惯等融入其中;素质拓展服务由各校自主开展,包括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我市各校多措并举,着力打好课后服务、“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的“组合拳”。梧州市第一中学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为学生开设了创客社、篮球社、朗诵与演讲协会等社团;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梧州市第十四中学与校外体育俱乐部合作,打造足球特色体艺活动,培养足球特长生;梧州市第十五中学专门开设了音乐、美术、书法及心理辅导等课程,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各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均开设了形式多样的综合课程,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聚焦过程管控,强化责任督查

我市根据教育部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要求,明确教育改革目标任务,把“双减”督导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督学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各级督学进校开展督导检查,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梧州市教育局把“双减”工作列为今年规范办学和督导工作的“一号工程”,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五项管理”的通知》,制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责任清单,明确了工作方向。全市各级教育督导部门组织责任督学专题学习“五项管理”和“双减”文件,把“五项管理”纳入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内容及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督学实践活动当中,坚持“一月一督一报告”,在每月进校督导中对学校推进“双减”工作加强指导。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主题班会、印发一封信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家长知晓政策要求,形成工作合力。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我市组织责任督学围绕“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要求,每月开展入校督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分阶段派出督导组开展专项督导。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派出责任督学1 532人次,深入648所学校开展日常督导,覆盖率达100%,共指出310所学校存在的128个问题,督导后发出通报143份。市内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就手机管理情况、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作业管理办法及机制建立、阅读习惯及图书管理、体育课程及大课间活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并提出建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限时整改。同时,辖区内各县(市、区)以开展“五项管理”和“双减”专项督导工作为契机,指导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办学,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五、聚焦监督管理,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我市强化部门联动,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加强日常监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查处未取得办学许可证违法经营的校外培训机构,并在做好办学许可证审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培训内容、培训班次、招生对象、教师资格及培训行为的监管工作,牵头组织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场综合执法;政法部门做好维护和谐稳定相关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做好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工作和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广告、反垄断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并会同教育行政部门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行政审批、民政部门负责做好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工作及校外培训机构违反相关登记管理规定的监管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重点负责做好职业培训机构未经批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培训的监管工作;公安、应急管理、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负责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安全、卫生、食品条件保障等监管工作;网信、文广体旅、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线上教育监管工作;银监保监部门负责指导银行与信贷机构做好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风险管控工作,清理整顿培训机构非法融资、上市等行为;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起责任、抓好落实。

目前,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多轮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通过拉网式集中检查,对违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和整改方案,实行销号制度,逐一督促整改。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联合执法72人次,共检查培训机构68家,责令关停无证无照机构1家,切实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作者系梧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梧州市督导部门
梧州市第八中学 勤奋创新 润心立德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梧州市房价运行和减少金融杠杆的思考
梧州市留用地工作调研报告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梧州市基于GIS 荔枝优化布局的气候区划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