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州加快“两区”建设 ,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

2021-01-11白玉洁

中关村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两区通州通州区

白玉洁

中国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作为首都的北京自然不甘落后,这对通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

根据《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通州“两区”建设将围绕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研究探索绿色发展先进模式、推动金融领域创新实践、建设国际一流设计小镇、推动设计小镇创新实践、打造高端服务业集群、构建创新型综合保障体系、建立京津冀协同示范等八个方面开展工作。具体措施包括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总部开展跨境业务;积极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试点;打造以公募REITs为特色的资管集聚高地;加强京津冀金融合作,推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积极推动北京设计之都建设等内容。

推动“两区”建设,能够更好地推动通州的高端服务业以及更好地推进自贸服务业,从而更好地推动通州全区经济发展。

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所在地,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新两翼之一。当然,通州与雄安新区还不太一样,雄安新区更多的是针对北京的一些高精尖产业进行疏解,而通州更多的是对北京的市级政务服务功能进行疏解。同时,对通州来说,还需要大力推进绿色产业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升级与转型。所以,在其中,需要去针对通州的具体情况,高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进行不断的探索,去更好地承担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然在其中,还包括如何更好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在进行新的城市规划时,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站在助力北京全面发展与推进我国全局发展的高度进行,那么在进行规划与一些试点工作时,会有更多的自由权限,当然也将肩负更多的时代使命责任。

对通州来说,作为城市副中心,除了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其实也肩负着重要的政务服务功能。那么需要去更为精准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同时,做好其他绿色产业发展,打造智慧管理城市,提升城市的总体服务效率。而这其中,综合服务业能够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事实上,通州在推进服务业探索方面,也一直不断开足马力。在2018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0.2%,而到了2019年,再度上升为个百分点。这说明通州加大服务业的升级改造是成功的,也是需要继续大力推进的。另外,这也说明需要更好的打造专业的类似综合服务中心,来更好地推进全区服务业发展。当然,在服务業发展过程中,其实也与外资外贸有很大关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又需要更好地打造自贸区。而这两者在很多方面,是可以共通与互相促进的。其实,我们可以从另外角度思考,将政府服务也当作大服务业来对待的话,是不是说明服务业的升级与转型是如此重要呢。

当然,对通州来说,城市副中心发展,是需要全面发展,除了这“两区”之外,通州还将依托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核心承载区来进行,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旅资来推进。而文旅资源中,大运河文化又是其中的核心资源。当然,通过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推动文旅产业,能过更好地推动通州外部环境建设,促进通州的城市发展,能够更好地推动通州的服务业发展。所以,这本身又是一体的。至于像自贸区,那更多的是聚焦在政策方面的创新。那么这需要不断地深化政策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营商环境发展。而营商环境的发展,又能促进服务业发展。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许多的行业与政策,都是互相促进的。但无论如何,都可以更好地推动通州更全面更高质量发展。

当然,推进“两区”建设,除了各大产业之间互相协调发展之外,除了优化营商环境之外,还需要不断去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加盟,而人才本身就是最大的吸引力所在。对于现代化服务业与自贸区,作为新事物,更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加盟。而这,可以更好地推进通州全面高质量发展。当然,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需要去更好的规划城市发展,去更好地承担更重要的责任。这又需要对服务业与自贸区进行更多尝试创新,从而在局部的、逐渐的制度创新中不断积累经验,去更好地推进全局的持续的创新。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通州发展,也能更好地助力北京全市发展,更好地履行城市副中心之职责。

通州区“两区”建设聚焦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城市规划、文创设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领域,“十四五”期间,通州区将实现8000亿元投资落地,将为各类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商业机会。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持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成为北京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作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除了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也肩负着重要的政务服务功能

通州区作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唯一的先导区,也是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一年中,通州推进“两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8月27日,在通州区召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成果专题发布会上,通州区“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区委副书记刘东伟介绍,在过去一年中,通州区“两区”建设聚焦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城市规划、文创设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领域,探索改革创新,强化服务功能和保障体系,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展现出开放发展的良好态势。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月至7月,通州区新设市场主体13304户,同比增长42.74%,其中新设企业13213户,在北京市排名第二。

“十四五”期间,通州区将实现8000亿元投资落地,平均每年上千亿元的投资,将为各类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商业机会。

刘东伟介绍,当前通州产业蓬勃发展,市场热度持续升温,除了新设企业数量快速增长,通州区的金融服务业态日趋完备,外商投资稳中向好。

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7月,通州全区合同利用外资26267.35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7675.65万美元。消费市场加快复苏,1月至6月,通州全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2亿元,同比增长15.4%。

目前不少优质企业选择集聚通州,尤其是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企业在通州加速集聚。这与通州区优化营商环境有着重要关系。

“正是副中心在‘两区’建设中创造出的良好营商环境、各项得力举措,吸引我们落户北京”。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上田八木”)负责人黄洪在会上表示。

记者了解到,上田八木今年7月在通州区开业,公司是由日本上田八木短资株式会社独资设立,是中国第六家货币经纪公司,也是首家外商独资的货币经纪公司。

“通州区政府对我们可以说是管家式的服务。”黄洪表示,在筹备和开业期间,通州区政府、区金融办等金融机构帮助协调各级政府机关、监管机构,让公司的开业工作进展顺利。同时,今年5月,副中心还出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金融业发展措施》。其中针对金融企业落户副中心,给予专项补助、办公用房补助,对高层次金融人才,参照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最优政策给予激励。此外,副中心还在落户指标、人才住房、交通出行、职业发展、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为落户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记者了解到,通州区聚焦境外、京外开展招商引资,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刘东伟介绍,通州区组建了区级“政府部门+咨询机构”国际化招商专班,由区政府特聘专家牵头,借助国际咨询机构关系网络和知识库,建设高水平招商和产业服务队伍。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招商引资方式,开展六场线上招商会,邀请中外企业、机构走进城市副中心,同时赴上海、深圳、合肥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打造城市副中心开放发展的新名片。

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企业在通州加速集聚

此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招商团队在全市率先上线了“开放通州”中英文招商网站,结合疫情期间的复工复产,进行了“三场线下招商活动”+“六场线上招商会”,被媒体评价为“开创了国内地方政府线上英文直播招商的新格局”。

现代金融服务业是通州推进“两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通州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刘东伟表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通州正在通过布局金融服务业态,使一大批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企业向通州汇集。

2021年5月,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PWC)入驻北京城市副中心;6月,北京银保监局批准上田八木公司在城市副中心开业,这也是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同期,坐拥A股千亿元市值新能源上市公司的三峡集团,已经携旗下15家子公司入驻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在绿色金融方面,中美绿色基金等企业先后引入,北京银行、中国银行也先后在副中心设立全市首家、第二家“绿色金融”专营支行;在金融人才方面,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正式启动。

位于通州区的运河商务中心是这些金融公司的主要承载地。记者了解到,当前运河商务区正在全力打造首都金融的新名片。

通州区“两区”办第一副主任、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林正航表示:“运河商务区是大体量的高品质的产业承载空间,商务区范围内有1379万平方米的产业成长,约相当于三个陆家嘴的体量,同时处在北方五河交汇的最大的水城。通州区要对标伦敦的金丝雀码头,因为伦敦的金丝雀码头也是一个大国首都的副中心,也是以金融总部经济为定位的,曾经是一个废弃的停用的码头。”

当前,通州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发力。上田八木公司在中国的成立就是通州区扩大金融开放的典型案例。

上田八木于2019年9月获银保监会批复筹建,是国内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也是全国第六家、北京第二家货币经纪公司。记者了解到,在上田八木之前,银监会已经十年没有颁发货币经纪牌照。在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2019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上田八木拿到了牌照。

时任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磊表示:“上田八木的开业增强了我们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信心,也向首都金融市场传递了强烈信号,城市副中心有能力服务好、支持好各类内资、外资金融机构发展,对此我们信心十足。”

据通州区金融办副主任孙国卓介绍,通州区与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在5月联合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金融业发展措施》,在金融机构开办费补贴、人才落户支持、人才奖励、购租房补贴等方面给予金融机构落户副中心更有力的支持——类似这样企业可感知的扶持政策,在副中心还有不少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

截至目前,通州已经成功落地北京自贸试验区首批境外机构境内账户即期结汇业务、完成北京市场首单供应链票据贴现款项发放、在全市率先试行网上“证照联办”、发出了全市首张“一照含证”营业执照。

据悉,通州区还将设立一个定位于城市副中心战略咨询机构和战略资源交互平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顾问委员会”,将由政策战略专家、行业领军人才、高校及研究机构资深学者等各领域专业人士组成,从而更好地集思广益,为副中心吸引服务企业、建设美好宜居城市建言献策。

刘东伟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通州区将进一步深化“两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 五子”联动、一体推进,形成叠加效应。

猜你喜欢

两区通州通州区
打造新时代首都扩大开放“两区”新样板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雪落通州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通州侨商:海外创奇迹 国内献爱心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通州商住限购,蝴蝶效应已经显现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