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5/6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2021-01-11王昭君卢鸯鸯戴燕燕许践刚马海广胡晓清
王昭君 卢鸯鸯 戴燕燕 许践刚 马海广 胡晓清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1]。尽管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30%~40%的患者在疾病的进展中出现远处转移 (异时性转移),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效果很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为20%[2~4]。CK5/6属于CK家族成员之一,其阳性表达已成为上皮细胞及其肿瘤细胞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指标[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温州市中心医院17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研究CK5/6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生存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7月24日~2017年11月25日期间于温州市中心医院因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74例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且病历资料完整,排除肝脏、肾脏疾病及其他妇科疾病, 术前未行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 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BMI=体重/身高2[kg/(m2)][6]。乳腺癌家族史定义为患者家系中一、二级家属中至少1人有乳腺癌。
2.病理结果判读:(1)ER/PR状态的判定标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ER/PR表达情况。ER/PR阳性定义为≥1%的肿瘤细胞核呈现不同程度的着色。ER/PR阴性定义为整张切片中<1%的肿瘤细胞核呈现不同程度的着色或完全无着色[7]。(2)Her-2状态的判定标准:IHC(3+),则判定为Her-2阳性;IHC(1+)或IHC(0),则判定为Her-2阴性;IHC(2+),则认为Her-2不确定,应进一步通过ISH方法进行Her-2基因状态检测[8]。(3)Ki67表达判定标准:Ki67的表达水平以阳性细胞的百分数来计算,阳性细胞数≤14%为低表达,阳性细胞数>14%为高表达。(4)CK5/6表达判定标准:CK5/6阳性为在肿瘤细胞质上出现黄色或棕黄色颗粒,正常乳腺组织作阳性对照, 脂肪组织作阴性对照。标本中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 (×400) 视野, 阳性细胞百分比≥5%表示抗体呈阳性反应,<5%表示抗体呈阴性反应。
3.随访:采用门诊复查、电话等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患者术后情况,以死亡或者转移为终止事件。统一培训随访调查人员,随访结局采用统一标准。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年2月, 中位随访39个月,本次研究最终失访5例,失访率2.87%。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检验。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CK5/6表达的危险因素。K-M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分析CK5/6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CK5/6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174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7~85岁,平均年龄为52.84±12.62岁,中位年龄为52岁,BMI为16.30~37.58kg/m2,平均BMI为24.03±4.01kg/m2。CK5/6阳性表达者47例(27.01%),阴性表达者127例(72.99%)。CK5/6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家族史、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 (P>0.05),而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ER、PR、Ki-67、EGFR有关 (P=0.000)。CK5/6、ER、PR、Ki-67、EGFR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详见图1、表1。
图1 CK5/6、ER、PR、Ki-67、EGFR在浸润性性乳腺癌中的表达A.浸润性乳腺癌中CK5/6的表达;B.浸润性乳腺癌中ER的表达;C.浸润性乳腺癌中PR的表达;D. 浸润性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E. 浸润性乳腺癌中EGFR的表达
表1 CK5/6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n(%)]
2.CK5/6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三阴性、Her-2阳性型、Luminal型浸润性乳腺癌中CK5/6阳性表达率为78.37%、45.00%和7.69%,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5,P=0.000),详见表2。
表2 CK5/6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n(%)]
3.影响CK5/6表达的多因素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CK5/6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高组织学分级、EGFR阳性、ER阴性是影响CK5/6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3。
表3 乳腺癌 CK5/6 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4.CK5/6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本研究中位随访39个月,8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复发率4.60%,转移灶主要位于骨、肝脏、肺、纵隔淋巴结、对侧胸壁软组织、脾脏。最终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45%。K-M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显示,CK5/6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生存率(FDM)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详见图2。但对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进一步分析转移灶中CK5/6表达情况,发现肝转移者CK5/6阳性表达率为0,骨转移者CK5/6阳性表达率为100%,其他转移灶CK5/6阳性表达率为4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0),详见表4。
图2 CK5/6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生存率的关系
表4 CK5/6表达与不同乳腺癌转移灶部位的关系
讨 论
CK5/6是上皮细胞分化的根本标志物,其特定成分反映了细胞的类型和分化[9]。文献报道CK5/6的阳性表达率为24%~72%,因为在IHC研究中对CK5/6的评分系统不同,没有准确的临界值[10]。本研究中27.01%浸润性乳腺癌患者CK5/6 阳性表达,72.99%患者阴性表达,CK5/6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 (P=0.000),这与李纪男等[11]研究结果一致,认为CK5/6反映了肿瘤的起源,不随肿瘤的发展而改变,而且CK5/6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ER(P=0.000)、PR(P=0.000)、Ki-67(P=0.000)、EGFR(P=0.000)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2~14]。CK5/6与淋巴结转移及Ki-67表达呈正相关性[15]。本研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组织学分级、EGFR阳性、ER阴性是影响CK5/6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K5/6 阳性为乳腺癌预后差的标志[16]。
三阴性乳腺癌(TNBC)常常预后较差, 在常规工作中可依靠ER、PR免疫组化阴性、Her-2免疫组化或荧光原位杂交阴性来确定与发现TNBC[17]。基底样乳腺癌 (basal-like breast cancer, BLBC) 是一类乳腺癌分子亚型,与三阴性乳腺癌存在交叉重叠,临床上认为预后更差,CK5/6是识别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并且可能是TNB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18]。本研究中三阴性乳腺癌占比21.26%,其CK5/6阳性表达率为78.37%,明显高于Her-2阳性、Luminal型组,CK5/6表达的研究人群可能属于基底样亚型[18]。任新瑜等[19]研究认为EGFR与CK5/6联合检测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可达98.7%和100%。有研究认为EGFR、CK5/6具有共表达性,免疫组化只查EGFR、CK5/6中的一项对于BLBC诊断及TNBC进一步分型也有重要意义[20]。本研究认为免疫组化检测CK5/6经济实惠,较基因表达谱检测判断BLBC容易开展临床工作,不失为良好的生物学指标,若有条件可两者联合检测以提高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病理识别。
晚期乳腺癌患者大多出现骨转移造成溶骨性破坏,会导致一系列骨相关事件,如发生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1]。而发生乳腺癌肝转移的患者对临床治疗反应不敏感、预后差,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22]。研究发现肿瘤转移扩散存在器官特异性,癌细胞和靶组织的分子特征都能证实转移的器官特异性[23]。本研究显示,CK5/6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并且发现CK5/6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转移部位有关,其中肝转移与骨转移乳腺癌患者CK5/6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CK5/6可作为肿瘤转移扩散器官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可进一步增加临床病例以论证。
综上所述,CK5/6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OS和DFS显著相关[24]。本研究仅发现CK5/6蛋白的表达与患者FDM显著相关,并未发现与OS相关,认为与随访时间较短或者样本量不够有关。CK5/6作为分子标志物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价值,临床在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的同时可常规检测 CK5/6 表达并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