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优化

2021-01-11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付账款账款资产

刘 建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国有企业大都采用集中统一的资金管理模式,实现了资金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运作的管理机制[1]。在不同的经营环境下,企业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大型国有企业采用集权管理政策,有明确的资金管理集权政策,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以及防止资金流失,促进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2-4]。但目前,大型国有企业中仍然普遍存在一些资金管理问题,需要在财务管理中不断加以解决和改进。

一、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内控机制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国有企业通过统一建设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筹融资,统一银行合作等方法,对各单位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和考核,企业内部关于资金管理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得非常全面,但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某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仅为单位的摆设,没有将资金管理落实和执行。

近几年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极少,企业财务部门老龄化严重,财务管理人才缺失。在企业风险控制活动中,虽然建立了职责分离以及不相容岗位等内控制度,但是受专业水平或者人数制约,仍然存在一人同时上任不相容岗位,以及资金收支审批、复核流程中一人操作多个用户的风险。同时缺乏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难以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削弱了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

各个岗位间缺少配合,关键岗位之间没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转换,造成沟通障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内部控制的概念模糊,甚至存在许多误解,并且内部控制本身存在许多固有的局限性,使得企业的风险控制效果大大减弱,由此可能引发资金管理的混乱。

(二)资金管理考核忽视现金流的有效控制

企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各单位承担外闯市场压力逐年加大,企业往往在指定自己单位年终目标时,将上级部门制定的计划和任务作为目标,从而过分的强调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利润。在进行年终绩效考核的时候,有的部门虽然利润指标超额完成,但是仔细分析部门外闯市场收入情况,部分资金回笼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履行,导致单位现金流不能实现良性循环,使得资金回笼指标得不到合理的评价和考核。

分析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研究院2017—2019年的报表数据,外闯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年平均取得收入总额超过7 000多万。分析近两年的营业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的平均收现期明显延长,另外产生账龄超过两年的无动态呆账,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大下降,同时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表1)。

表1 收入与应收账款统计表

(三)资金管理系统存在缺陷造成营运风险

应付账款是油田企业资金流出的主要内容,分公司通过综合业务平台对资金支出进行集中管理控制,资金平台应付账款的行项目通过ERP进行集成,集成信息中并未对应付账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付款期限以及企业性质信息进行维护,造成企业存在没有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付款的情况,导致应付账款逾期风险。尤其是2019年以来,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民营企业欠款”的重大决策部署,采购合同不规范、付款期限与实际项目进度不匹配等情况,造成民营企业的逾期付款,都会导致企业的政治风险。同时,如果对未达到付款条件的应付账款提前支付,会加大企业的资金机会成本,并造成运营风险,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四)国有资产利用率低,资金占用成本高

企业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偏重于实物管理和静态管理,在重视资产实物形态的同时,忽视了资产的价值形态,致使一些积压闲置资产流动性差。造成调剂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通用办公电子设备类资产变现能力差,因其本身技术淘汰较快,其折旧年限为4年,发布到调剂平台的闲置资产使用年限大部分在4年以上,其性能早已落后,一般没有单位愿意接收调剂资产;二是实验专用设备类资产转产能力低,因为这类资产适用范围较窄,一般用于专业实验,除了相关研究院所,其他二级单位少有此需求。由此造成科研单位的闲置资产调剂难度比较大。大量资产闲置无法有效利用,造成资金占用成本高,无法形成资金链有效循环,给企业造成一定财务损失。

二、加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财务人员能力和素质,建立相应的薪酬激励政策

企业财务管理中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关键就是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这也是资金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基本的保障。此外,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执行和监督各项制度和纪律的作用,使资金管理制度不仅要有效制定,更要得到有效执行。

首先,随着信息化水平提升,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加快推进业财融合的实现,使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进行相互协作和支持,共同发挥企业管理的协同作用。在这一管理过程中,业务部门将生产经营的各种信息提供给财务部门,为财务人员进行各项活动决策分析提供有效依据,财务部门为业务部门生产经营提供财务的指导与技术支持。财务部门要参与经营活动的分析,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全过程。将部分成本、收入等核算工作下放到各三级单位,有效提高技术人员关于资金的时间管理意识,同时减轻财务人员核算型工作,更好地发挥决策支持功能。

其次,建立奖惩分明的薪酬考核机制,对财务人员工作业绩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更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应当加强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和权威。

(二)部门外创市场收入绩效以实际回款金额为考核指标,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

面对日益增加的外部市场份额和投入的人力、财力 ,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工作,强化资金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以实际回款金额为考核指标的制度,对外单位发票开出当月收回资金得奖励收入0.2%,超过三个月账龄的应收账款收取部门的资金占用费(见表2),并在绩效考核中作为成本扣除,从而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使现金流能得到更好的循环。

表2 应收账款账龄分级利率表

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和预警制度。企业要落实专人负责对债权债务账户进行管理,详细记录挂账原因、挂账时间、对方单位基本情况,并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同时通过应收账款预警机制,对超期应收账款根据账龄下达不同颜色预警通知书,明确其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以及审批责任人的清收责任,对每一笔应收账款实现全程监督和管理。

(三)依托“信息化平台”,对应付账款等账务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

按照国家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农民工清欠力度等要求,对到期民企应付账款 “发现一笔,支付一笔”。通过债权债务系统,对合同基础信息进行维护,利用“应付账款管理”功能实现对民企清欠信息问题的查询,对到期应付账款进行预警提示,通过锁定和落实清理目标,实现 “无遗漏、无逾期”的资金管理目标,从而降低企业相对应的政治风险。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使闲置资产合理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国有企业投入高,资产规模大,资产存量蕴藏着相当大的生产力潜力,要求资金的货币形态具有再生功能,资金的实物形态具备流动功能。因此,要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工作,把闲置和低效资产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租赁经营。实行资产租赁,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租赁市场,使资产在租赁经营中进入良性循环,产生效益。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长期不能发挥作用的闲置资产,在资产保值的前提下,经过资产评估进行竞价拍卖,实现闲置资产的现金流通。

(五) 充分利用大数据,把好资产需求源头关口,降低资金占用额度

因为缺乏资产需求的客观生成模式,在资产新增环节不能以单位线下自报需求为数据来源,所以,利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依据现有的资产相关数据指标,如资产类别、净值、使用年限、维修情况,结合HR系统人员情况,按照一定的配备标准,通过系统自动分析,由系统给出下一年度资产需求情况,辅以相关人员手工干预,经过审批流程,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资产需求表,最终形成一个完全线上运行的固定资产闭环管理体系(图1)。从而使企业现有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降低资金机会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图1 固定资产闭环管理体系图

三、结语

企业资金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只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加强企业活动的组织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其总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全面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实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应付账款账款资产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浅谈公立医院应付账款管理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基于会计核算工作下城区盐业企业应付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试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提高企业信誉的应付账款周转状况管理研究
企业应付账款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