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化防疫阶段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研究

2021-01-11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常态防疫防控

迟 蕊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山东 东营 257000)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巨浪般席卷全球,给社会秩序和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政府在党中央领导下及时响应、反应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和指导方案,疫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最有效的控制,中国正式进入常态化防疫阶段。2020年9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教体艺〔2020〕6号)中指出,“切实抓好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警惕松劲厌战情绪,研判疫情发展形势,及时总结好机制好做法。在今年秋季学期安全、全面、正常开学的基础上,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非接触”成为遏制疫情发展的最有效措施。校园“非接触式”防疫措施的实施,并非“切断一切接触”,而是通过“非直接接触”或“延长接触距离”来确保校园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正常运行。在此种情况下,高校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研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是最大限度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必要措施,更是特殊时期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高等教育在面临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受到重创,校园教育教学秩序面临极大挑战,师生内心陷入极度恐慌。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几个月时间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范围内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大中小学分时段有序复学。然而疫情的阴霾却始终没有完全散去,局部地区偶有发生,全球范围内形势严峻,一系列疫情防控举措需要进行常态化坚持,这意味着校园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要随之进行一系列调整,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高校运行秩序陷入调整困境

2020年3月,全国各省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本省大中小学复学相关的防疫手册和开学工作指南。各高校根据各省的详细要求落实制定了本校的防疫手册和防疫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措施涉及校园运行秩序的方方面面,包含学生返校前、中、后的系列跟踪和复学流程,全体师生的体温行踪日报记录,发热人员处理,疑似病例的筛查和隔离,学生日常就医处理,日常办公室、教室、宿舍等室内清洁消毒,校园防疫物资和后勤保障物资的清点和消毒管理,教职工及学生食堂就餐、外出管理,线上线下课堂运行,学生第二课堂、实习实践开展等等。这就涉及到学校全体部门启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尽量减少校园大规模人员聚集、做好线上服务和手续办理、节假日外出追踪预案、清洁消毒物资及后勤保障物资管理、食堂宿舍工作人员的日常消毒清洁管理等等。

高校校园作为“大规模分散人群的高密度聚居系统”,存在着人数多、人员流动性大、运行系统复杂的特点,全面调整系统内部日常秩序和人员行为的过程比较困难,该过程一是要求系统内各部门严格执行防疫工作方案;二是要求系统内全体人员自主自愿调节自身行为;三是要求全体人员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在这三点基本要求下,出现了各种调整过渡期困境:有实行了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后,高校部门及人员过度紧张,过度执行防疫要求,师生始终处在高压环境下导致的问题;有高校过度松散,既没有应急预案,也没有防疫措施,觉得疫情已经过去,无关紧要导致的问题;有高校内部部门协调不一致,没有标准化流程,导致部门和部门之间、部门人员之间的矛盾问题。

(二)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习惯陷入调整困境

“青年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过程当中。他们极度渴求知识,但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他们渴望成才,但还仅仅是人才的后备军和预备队;他们想认识社会,但认识还不够深刻。他们的基础还不扎实,知识还欠丰富,思想还未定型,尚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正处在形成过程中,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实践的锻炼,所以容易脱离实际,也容易受到某些具体思维方式的影响,从而使思想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1]基于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欠成熟性特点,当外部稳定的环境与自身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受到巨大的冲击时,身心和行为习惯都受到影响。

1.大学生身心健康受损,难以调节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为阻断传播途径,全民赋闲在家,足不出户。这种生活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在疫情常态化阶段仍然给大学生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无心学习,缺乏体育锻炼和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出现“在家看书看不下”“网课学习刷视频”“线上作业拍照抄袭”“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暴饮暴食”“家长干预矛盾冲突升级”等一系列问题。这种缺乏外部环境监督的生活行为模式甚至给体质较差和患有疾病的学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然而,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和引导能力有限,身心健康和行为模式亟需合理引导。

2.大学生学习习惯受挫,难以调节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变化对心理和行为仍造成不良影响。高校校园有序复学之后,为遏制疫情发展,多地高校采取应急性封闭式管理,引发了一系列热点问题,如“质疑校园出入申请的不公平”“为拿快递和外卖爬墙”“间隔就座争抢学习资源”“情侣隔栅栏吃火锅”等等。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在应急状态下采取的措施确有不可取的部分,但更深层次暴露的是探索高校作为复杂系统的合理运行模式及对师生的防疫行为的合理引导问题。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和解决,防疫阶段的高校运行模式始终在不断调整。目前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措施日渐稳定,高校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出台了一系列辅助手段,包含线上体温日报和行程跟踪、智慧校园APP、线上一站式服务大厅、电子文件传输、在线会议、云招聘会、云毕业典礼等等。而这一系列的防疫措施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不同程度的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受挫和恢复过程的反弹式循环,这种互动模式的不断冲击依赖于学生的自我调节显然远远不够,还需要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来对其进行合理引导。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的基本模型

无论疫情传播发展到哪个阶段,防疫手段和措施都离不开“非接触”这一概念。“非接触”服务早期的实现形式包含IC卡、ATM机、校园或城市一卡通等,主要用于金融支付类服务使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只是线上支付、手机银行等服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非接触式配送、无人工厂、直播电商、在线会议、云旅游、云看展等服务生活新方式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迅速变革。“非接触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即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不通过直接接触就可以实现人们各类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2]。

校园文化中的“非接触”,并不是指完全“不接触”,而主要是指在人与人之间“非直接接触”或“延长接触距离”。后疫情时代,“非接触”形式不仅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以及高校整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的“非接触式”文化培育显得尤为重要,错峰返校、智慧校园、线上教学、线上服务,以及学生用餐、住宿、课余活动、实习实践的开展,都需要采取线上线下的“非接触”措施。“非接触”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会成为现有教育手段的有效补充,满足学生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线上服务的进行更有效率、网络教学的资源更为丰富,文化活动的开展更有内涵,“非接触式”文化行为虽然在疫情严峻之下不得已而为之,但疫情过后“非接触”也不会消失,反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和学习生活方式。

在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的互动模式当中,“非接触式”校园文化主要通过内部思想引导和外部环境塑造来对大学生起到引导和培育作用。大学生在这一文化氛围的影响和调节下,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修正自身行为,将修正过的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应用到大学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稳定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见图1)。我们将具体措施作为内核驱动植入到互动模型当中,以此来驱动互动模型始终处在不断稳定健康的运行模式中,并最终形成“非接触式”校园文化培育的基本模型。

图1 “非接触式”校园文化培育基本模型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的实施原则

(一)思想先导原则

“非接触式”校园文化培育必须首先坚持思想先导原则。校内各部门和全体学生及教职员工,必须从思想上意识到疫情防控不能松懈的重要性。在思想认识上高度统一、步调一致,严格执行学校防疫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处理规范,立足岗位职责、树立科学的防疫观念,不信谣、不传谣,团结一致,塑造坚不可摧的“防疫精神”。

(二)技术服务原则

防疫“非接触式”手段的实施首要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和网络设备资源。在“非接触式”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过程当中,要将要求和强制理念转换为主动性服务理念,依托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为师生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到数据及网络依赖性和网络安全风险成正比,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网络安全的警惕性。

(三)统筹协调原则

在“非接触”作为防疫的重要措施实施的过程中,高校校园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系统内部和外部同样存在着人员流动和紧密联系的特性。系统内各部门及全体人员,要坚持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原则,在思想上保持开放、不断学习,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团结合作。

四、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的实施路径

高校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一方面从思想方面引导大学生提高认识,合理疏导情绪;另一方面通过环境塑造来影响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模式,从而保障人才培养目标更好的达成。

(一)思想引导,为大学生成长点燃内生动力

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首先从思想引导入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自我培育意识,为大学生个体发展点燃内生动力。

1.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丰富爱国主义精神内容体系

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之际,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发展态势并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中国实力和中国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这是对青年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好时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平台,尤其是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各大学习平台,播放爱国主义歌曲、视频和抗疫纪录片。鼓励学生自制小视频或组织主题征文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中国梦”“防疫感想”。组织线上知识竞答、爱国电影展播、传统文化学习。通过宣传身边的“抗疫榜样”,发掘身边感动的真人真事,及时了解全球抗疫形势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通过所见所闻所想升华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对爱国主义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3]。

2.强化疫情防控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意味着防疫阶段的一些生活和行为习惯要固化为长期的行为和习惯,势必会给学生带来不适。如就餐和学习要间隔就座,外出要佩戴口罩,日检体温上报,出入校园核验健康码等等。在日复一日坚持这一措施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会觉得“太麻烦”“被监视”,产生反感、烦躁等负面情绪,而这种负面情绪又很容易被传染和带动。要避免这种负面情绪的扩散就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强化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通过积极正面的新闻宣传,普及我国目前防疫的利好消息;组织线上疫情防控讲座,趣味知识竞答;通过对食堂、宿舍、校门、教学楼等防疫执勤人员进行人物访谈和工作视频记录,让学生理解防疫教职员工的辛苦和努力;组织学生进行“防疫有我”的宣传标语和口号征集等形式,强化和提高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抗疫精神”。

3.畅通心理疏导渠道,助力身心健康成长

受疫情冲击的影响,学生们往往感觉学业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是由于2020年上半年是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跨过这一学期,学生往往感觉开学就直接升高了一个年级,缺乏思想准备和合理引导。尤其是2020届毕业生在疫情中毕业,普遍面临就业焦虑问题;2021届毕业生则处于开学直接成为应届毕业生的压力当中。在近一年疫情防控的全过程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紧张、焦虑、烦躁、困惑、不适应、压力大甚至抑郁等负面情绪,合理的心理疏导成为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一环。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涵盖“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咨询室—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四个级别。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学院心理辅导咨询室定期开放,为面临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积极主动的疏导途径。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直接和密切接触的人员,起着观察和辅助作用,对于有心理和情绪问题但又不肯主动寻求帮助的群体给予恰当的干预和支持。其次,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户外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微电影等活动,并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再次,要建立个案转诊“绿色通道”,对于有严重心理危机和心理问题的学生,实现迅速转诊,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及时介入干预。

4.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崇高职业理想

疫情期间,医生、护士、军人、科学家等职业备受瞩目。除此之外,公交车司机、外卖小哥、食堂阿姨、建筑工人、青年志愿者等不同职业角色的人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守本职工作并发挥抗疫力量。“非接触式”校园文化教育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各类在线新闻宣传,引导学生认识到立足本职工作、坚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塑造各学科各专业的职业楷模和“抗疫故事”展播,表彰和鼓励大学生中参与“抗疫”的典型和模范。引导学生将防疫贡献和自身专业相结合,认识到自身学科和专业的应用性和重要性,让崇高的职业理想不再只是“仰望星空”,而是更加的“脚踏实地”。

(二)环境塑造,为大学生成长驱动外生动力

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须要通过良好的环境氛围加以塑造,帮助大学生养成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更加高效的学习习惯。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探索“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现代化背景下更为有效的线上教育形式。

1.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标准化处理流程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各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用于调控校园人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规范体系,集中体现了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和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对校园人的行为要求。”[4]制度是约束行为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疫情防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校园防疫的各个方面不仅要设有健全的制度,更要有具体的行为规范和细则。同时对于类似发热处理流程、校园就医流程、清洁消毒流程等特殊处置行为设有专门的标准化流程,并严格要求全校教职工和学生遵守,塑造外在的约束机制和环境监督体制。

2.完善线上服务,畅通师生交流渠道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在防疫阶段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建立运行智慧校园APP、电子图书馆、一站式服务大厅、云班会、云讲座、云招聘会等等。通过线上审批和服务,使得离校返校、晨午检体温、盖章审批等日常流程更加便捷高效。利用网络建立“教授学者畅聊空间”“学术笔记交流”“读者分享”等不同类型的师生沟通交流空间,通过“点赞”“弹幕”“送花”等互动交流方式,替代原本沉闷和受约束的讲座和课堂,营造更加融洽的学术交流氛围。

3.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优化学习方法

“线上学习习惯是指通过线上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5]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结合线上学习找到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要求专任教师和辅导员要相互配合,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在清晰的目标指引下制订全面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教学资源也需要满足多样性和趣味性的需求,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要注意筛选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学习资源,在“项目式”和“跨学科”学习潮流的带动下,为学生提供海量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线上教学资源为学生开拓视野、拓展能力。

4.丰富线上文化活动,打造网络第二课堂

防疫常态化阶段,各类丰富有趣的线上文化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新风尚”。利用网络进行各类学习笔记评比,读后感征文评选,云主题讨论,俯卧撑、平板支撑等体育锻炼项目大比拼,每日一题学生主播分享等。多种多样的趣味文化活动在网络的促进下更加深入人心,多种形式的专业学科知识通过线上展示也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大力促进网络第二课堂的丰富和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化辐射范围,促使更多的学生融入到更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当中。

五、结语

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非接触”防疫手段将成为日常措施贯穿于高校日常教学运行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当中。为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发生巨大改变的同时有效做出合理性引导,及时解决人才培养在特殊时期遇到的问题,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显得十分重要。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培育虽以常态化防疫阶段的“非接触”防疫手段为契机,更多的则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多角度全方位的通过校园文化来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合理化引导,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约束、凝聚、创新等功能。在常态化防疫阶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正确的价值观及职业教育引导、合理的心理疏导,是保障大学生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同时,完善制度化建设及各类线上服务渠道、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和线上文化活动,能够为合理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开辟途径。在疫情结束之后,“非接触”也不会消失,校园“非接触式”文化将成为现有文化的必要补充,满足学生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使得网络教学资源更为丰富、线上手续办理更有效率、文化活动开展更有内涵。“非接触式”文化将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种“新生态”和“新阶段”,随社会环境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更加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常态防疫防控
“豪华防疫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防疫、复工当“三员”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