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泄泻1例

2021-01-11晶,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阳陵泉气海天枢

梁 晶,张 琳

(1.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针灸治疗慢性泄泻有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1 病案举例

患者,女,60岁,2020年4月15日就诊。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泄泻,服蒙脱石散治疗后好转,1周后无明显诱因再泄泻,就诊于当地中医院,结肠镜检未见明显异常,大便培养阴性,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调节菌群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泄泻加重,大便每日3~4次,便质稀溏,无脓血,查体腹部未见明显压痛。体瘦,面色欠泽,神志清楚,语言低微,精神差,纳少,头晕,口干不喜饮。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泄泻(脾胃气虚,升降失常)。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治以温阳益气,升清降浊。主穴取足三里、气海、关元,配穴取天枢、上巨虚、中脘。患者仰卧位,消毒后依常规法进针,进针后均行捻转补法,以局部酸胀为宜,留针30min,足三里针刺的同时增加艾灸15min,留针期间每穴行捻转补法1次,每日1次。针刺3天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大便1日2~3次。遂第4天在原有治疗基础上配合阳陵泉温针灸,次日症状明显好转,未发泄泻。继续针刺1周巩固后已无泄泻,大便成形,日行1次,精神好转,纳食增加。半个月后随访精神良好,泄泻未再发作。后又随访4次均未发作。

按语:患者反复泄泻,并伴有体瘦,面色欠泽,语言低微,精神差,纳少,头晕等脾胃虚弱的表现,故常规针刺足三里、气海健脾益气,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天枢为大肠募穴,上巨虚配合天枢调整胃肠功能。

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也为胆的下合穴,《灵枢》提出“合治内腑”,故临床针刺阳陵泉多用于治疗黄疸、胁痛等肝胆病症及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的病症。除此之外,阳陵泉还多用于治疗膝关节疾患及下肢痿痹,因“筋会阳陵”是也,少有人用阳陵泉做为主穴治疗慢性泄泻,温针灸阳陵泉治疗慢性泄泻是遵从内伤脾胃学说,将脏气法时、升降浮沉与临床相结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内伤学说”将人与自然相合,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阳气升发,万物生长,为秋收冬藏奠定基础。人应自然,体内也有春夏秋冬四季,肝胆主春季;心主夏季;肺主秋季;肾主冬季;脾无正行,各旺于每季末十八日,以生四脏。即升降运动 ,虽是机体整体的运动 ,但脾胃是枢纽[1],是体内四季能否正常更替的关键点,脾气足,则体内四脏依次交接,顺应天时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有如四季之依次更替,循环无端;脾气不足,则更替延滞,四时失序,从而病变内生。患者两个月前发病,当属冬季转春季之时,患者脾胃素虚,升降失常,以致体内阳气不能升发,少阳春升之力无法顺应自然,冬季无法转春,阳气下陷,故反复泄泻。所以张琳老师在治疗上注重健脾益气,还选用温针灸阳陵泉恢复体内春升。足三里、气海健脾益气,枢纽恢复有助于体内冬季顺利过渡为春季;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气血旺盛,针刺阳陵泉调整少阳经经气,艾灸温热,可达到升阳、助阳的作用,助少阳春升,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自然可上提下陷之阳气,诸穴相配,可恢复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若仅从脏腑补泻治疗而不考虑升降浮沉,体内气机仍然紊乱,则泄泻反复。

饮食内伤最易损伤脾胃,过大的饮食压力往往造成脾胃的虚损,从而病由之生。泄泻即是脾胃虚弱的常见表现,尤其对于老年人,脾胃素虚,很容易引发慢性腹泻,此时我们在针灸治疗时,不仅需要用到脏腑补泻法,还要结合升降浮沉补泻法,以恢复体内气机的正常升降浮沉为目的,从着眼于病到着眼于人,与自然相参,并嘱患者注重饮食宜忌,保持良好心态,生活起居有节[2]。临床发现对于阳气下陷引起的反复泄泻,温针灸阳陵泉治疗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阳陵泉气海天枢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针刺阳陵泉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尊敬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
自我按摩治疗前列腺病
蒋天枢:无偿完成老师的托付
“满血复活”常按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