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毅刚针刺动留针术临床应用经验

2021-01-11郭小娜王毅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天柱夹脊腰部

郭小娜,王毅刚

(1.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桐镇中心卫生院康复理疗科,重庆 400800;2.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部针灸科,重庆 400021)

王毅刚主任医师为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首批针灸学术带头人,全国第四、五、六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现将其针刺留针术治疗病案介绍如下。

1 颈型颈椎病案

王某,女,47岁,2021年4月14日初诊。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经常颈项牵扯样不适,近1周来发作加重,诉颈项牵扯僵硬,右侧旋时活动受限,喜温畏寒,苔薄白舌淡脉小弦。西医诊断为颈型颈椎病,中医诊断项痹(风寒滞络型)。先针刺双侧天柱穴,强刺激得气后留针,患者站立位,缓慢而充分地作头颈部前后屈伸、左右侧屈和旋转6个动作,各方向活动至极限处停顿2~3s后回复正位,再做反方向动作,反复如此活动5min。患者再取俯卧位,针刺第7颈椎夹脊穴、双新设穴、双肩井穴,留针,用电针,1组连接左侧的天柱穴和肩井穴,另一组连接右侧的天柱穴和肩井穴,断续波,微量刺激30min。次日复诊,左侧颈项肩部牵扯样不适明显减轻,活动受限明显好转。继续治疗同前,治疗5次,颈项肩背部牵扯样不适完全缓解。

2 肩部急性筋伤案

胡某,女,36岁,2021年4月14日初诊。1天前推举提拿重物用力不当,出现右肩疼痛伴抬举受限,寒温喜好不明显,苔薄白舌淡红衬紫气脉细。诊断为急性伤筋(气滞血瘀型)。先针刺双侧天柱穴,强刺激得气后留针,嘱其右上肢借助手指倚着墙面,徐徐作向上爬墙运动,至自己能及的最高处停顿,翻掌向上,以掌根紧贴墙面向上用力努挣数秒钟,然后掌、臂固定不动,上肢尽量贴近墙面,以肩关节为中心向内向外缓缓旋动肩胛部,如遇牵扯或僵硬不适处即停顿并屏住呼吸,再用力努挣突破僵硬限制2~3s,随后放松手臂,旋动肩部,回复原位,如此反复操作5min。然后患者取俯卧位,针刺第7颈椎夹脊穴、右侧肩井穴、肩髃穴、肩贞穴、肩内陵穴,用电针,1组连接右天柱穴和肩髃穴,另1组连接右肩贞穴和肩内陵穴,断续波,中等量刺激30min。次日复诊,右肩疼痛明显减轻、活动明显改善。后巩固治疗同前。连续治疗2次,肩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活动不受限。

3 急性胁肋部岔气案

赵某,女,55岁,2021年3月17日初诊。3天前因坐着弯腰侧身捡拾物品突感左侧胁肋部岔气疼痛,左侧胁肋部有气牵扯串动,深呼吸、侧身等活动时左侧胁肋部疼痛加重,胸胁转侧活动受限,寒温喜好不明显,苔薄少舌红脉弦。西医诊断急性胁肋部软组织扭伤,中医诊断左胁肋部岔气(气滞血瘀型)。先针刺双侧天柱穴,强刺激得气后留针,患者站立位,作徐缓而放松的腰胁部屈伸、回旋及左右转侧活动,每至活动受限处即停顿并作深吸气或下意识咳嗽动作3~5s,使气流鼓动胸胁及腰胁部,随后放松回复原位,反复活动5分钟。然后患者取右侧卧位,针刺有明显压痛点的第7胸椎和第8胸椎左侧夹脊穴,针刺左侧期门穴、章门穴、京门穴,得气后用电针,1组连接第7胸椎左侧夹脊穴和左期门穴,另一组连接第8胸椎左侧夹脊穴和左京门穴,断续波,微量刺激15min。次日复诊,左侧胁肋部疼痛已明显减轻,呼吸无明显疼痛,侧身时有轻度疼痛,余无不适。继续如前法治疗。至3月19日共治疗3次,左侧胁肋部疼痛已缓解,活动无受限,也无其它不适。

4 慢性腰肌劳损案

吴某,女,44岁,2021年4月15日初诊。腰部疼痛反复发作8年余,从事家居室内装修工作10余年,工作日需重复弯腰、下蹲起立动作10小时以上,腰部常出现疼痛、酸胀、活动不利,以晨起症状为重,稍事活动后可有减轻,无臀、下肢牵扯麻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苔白微腻舌淡红脉细。当地县医院检查腰椎X片提示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骨质增生。西医诊断为慢性腰肌劳损,中医诊断腰痛(脾肾不足型)。先针刺双侧天柱穴,强刺激得气后留针,站立位,徐徐作腰部前屈后伸、左右转侧及左右侧屈6个动作,力求各方向动作做到最大极限,在极限处停顿并努挣2~3s回复原位,每遇疼痛、僵硬、牵扯不利的方向则多行几遍,如此反复运动5min。然后患者取俯卧位,针刺第3腰椎和第5腰椎夹脊穴、双腰眼穴、腰骶部阿是穴、双新建穴、双环跳穴留针,用电针,一组连接左侧第3腰椎夹脊穴和左侧新建穴,另一组连接右侧第3腰椎夹脊穴和左侧新建穴,断续波,中等量刺激30min。次日复诊,腰部疼痛、酸胀有减轻,做腰部前屈曲动作时较前容易。再次治疗,方法同前。2021年4月17日三诊,腰部疼痛、酸胀进一步减轻,做腰部前屈曲、后背伸、左右转侧和侧屈等动作无明显受限。共治疗7次,腰部疼痛、酸胀消失,活动无受限,取得满意效果。

5 体 会

动留针术是在针刺留针时结合古代养生导引术,调动患者的主观意识及自我康复的积极性,加强得气感传以至于病所的方法[1]。1992年首次报告总结为留针期间有目的地配合躯体某部作主动运动的六种技术方法[2]。

主观能动性:动留针传承了古代养生导引的特色,注重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促进感传、气至病所。《灵剑子引导子午记》说养生导引要“心无外援,以神驭气”。通过意念病变部位肌肉关节的主动运动感知,结合针感得气,使患者疲劳的、痉挛的肌肉、肌腱、韧带得到和缓而充分的牵拉、放松,使受病的拮抗肌以及相关辅助肌、协调肌得以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同时,主动运动力的量相较于推拿、按摩等被动作用力的量更适度,能有效地促进病损部位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

针刺取穴、配穴:根据不同的疾病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实施动留针术[2]。针刺穴位的选择以不会伤及血管及重要脏器,又不影响患部活动的方便为准。可采取远离患处的远端配穴法,如胸痛病循经远取内关、大陵(手厥阴经)、鱼际(手太阴经);胁痛病症循经远取阳陵泉(足少阳经)、足三里(足阳明经);上下对应关节的对应部位取穴法,如腕对踝、膝对肘。本组选择天柱穴作为动留针术的主穴[3]。缘由天柱穴处于脊柱颈段的最高处,为足太阳膀胱经联络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颈段的交会穴,在局部解剖学上相当于斜方肌、颈夹肌、竖脊肌起点。天柱穴针刺的得气兴奋感能向下传导激发颈项肩背、胸胁、腰胁及腰骶部肌肉的活性,恢复痉挛肌肉的顺应性,能有效影响或改善颈项、颈肩、颈腰及腰胁部相关肌群的循环、代谢、神经调节,能影响或改善相关联的肩关节、椎间关节、骶髂关节的功能活动。

运动:动留针术强调调动患者主观意识下作主动运动。《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这个“极”就是要求肌肉、关节作屈伸、旋转等各向动作,活动度达到最大限度或感觉到僵硬疼痛受阻时,要屏住呼吸,停顿、努挣数秒钟,要务必使功能活动能突破原受限范围再慢慢回到原位。这是动留针区别于运动针刺疗法的技术特征。

动留针术操作简、便、效、验,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应用得当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广泛适用于颈、肩、胁肋和腰部疼痛和(或)活动受限的急慢性损伤,也适用于面瘫、下颌关节紊乱、胸胁疼痛、咽喉炎、梅核气、腹中气滞疼痛、脏器下垂等杂病。

医生示范引导具有重要意义。动留针术要求医生示范引导患者作肢体运动,经过反复地、细心地沟通交流,患者增强了对医生的信任与动作的理解,不仅促进了医患关系密切与和谐,而患者全身心参与到治疗中,也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针刺守神机的作用。

带针运动,活动量勿求大,而要求适度,不可因运动而致劳伤;活动频率要慢,切忌使用暴力或突然地大幅度动作,以免患者劳累加重病情。正如著名导引专书[4]所引《玄鉴导引法》之说“導引之道,务于祥和,俯仰安徐,屈伸有节”。《服气精义论·導引论》:“其五体平和者,依常数为之;若一处有所偏疾者,则欲其处加数用力行之。”

运动时注意安全保障。临床依据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评估,选择坐位或站立位,也可以借助专门的导引阶或墙壁、门框倚靠,以保障治疗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天柱夹脊腰部
护腰最多戴3个月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秦天柱:艺术需要慢慢“养”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天柱县委离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取经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健身气功与“夹脊”
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