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消毒与无害化处理
2021-01-11陈敏
陈敏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猪场生物防控措施有:场内特别是生产区全部用防鸟网覆盖(防鸟网选用能防止蚊、蝇、老鼠进入的钢纱网最好);场内绿化带用碎石铺设,最好做硬化处理;猪舍周围建立防鼠隔离带;猪舍门窗、水帘、风机处加设防护网。猪场还需制订相应的消毒方案及管理制度,并确保消毒到位,以防疫情发生。
1 消毒常识
消毒剂品种繁杂,熟悉消毒剂的特点,使用方法,才能做到科学消毒、精准消毒。
1.1 消毒剂种类
1.1.1 碘制剂 常用的有聚维酮碘、碘伏、碘甘油等。碘制剂能杀灭细菌、病毒及原虫、霉菌、芽孢等。碘具有升华性,见光容易分解,故碘制剂量需避光存放。碘制剂可用于圈舍、车辆、用具、消毒通道,人员手部、皮肤、伤口等的消毒。
1.1.2 醛制剂 常用的有甲醛和戊二醛等。甲醛有刺激味,渗透能力强,多用于浸泡消毒和熏蒸消毒,对细菌、病毒甚至芽孢有不错的消杀效果。戊二醛气味较淡,大多用于环境消毒。
1.1.3 卤素类 常用的有次氯酸钠、漂白粉等,其刺激性强,易挥发,常用于饮水消毒。
1.1.4 季铵盐类 常用的有季铵盐戊二醛类,其无刺鼻味,安全性高、腐蚀性低,对细菌、病毒皆有效,但渗透力差,可用于圈舍、车辆、料槽、用具及带猪消毒等。
1.1.5 过氧化物类 常用的有臭氧、过氧乙酸等,其对细菌、病毒、霉菌等都有杀灭力,但有刺激性气味,会让猪的呼吸道受到刺激,并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过氧乙酸属易燃易爆品,故应注意存放管理,其可用于涂抹、浸泡、喷洒消毒。
1.1.6 碱类 常用的有生石灰、烧碱等,其渗透能力强,可快速渗入有机物杀灭细菌、病毒、虫卵。生石灰、烧碱等有腐蚀性,通常不用于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环节,其适用于路面消毒。
1.1.7 醇类 常用的有75%的酒精等。医用酒精用于环境消毒易带来火灾隐患,故其不适用于环境消毒,而多用于对皮肤、器械(包括注射针头、体温计)等的消毒。
1.1.8 表面活性剂类 有新洁尔灭、消消乐等。新型碱性泡沫消毒剂由表面活性剂、碱性清洁成分及络合剂等构成,运用皂化和乳化作用、浸透润湿作用作用于金属、塑料的表面油脂,其泡沫细腻、黏附力强,双重渗透,去污力强,对金属无腐蚀性,主要用于圈舍、笼具、托盘、护栏等的清洗消毒。
1.1.9 盐类活性氧消毒剂 有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卫士、卫可等)。第五代新型消毒剂在水中分解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碳,其稳定、低毒、无残留、高效、广谱、无刺激、安全性高,能在5 min 内杀灭病毒、芽孢、支原体、细菌、真菌、霉菌等病原微生物。
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溶液有柠檬味,为红色,若加入食盐,颜色由深变浅甚至无色证明产品是正品,如果加入食盐后不变色,为假冒伪劣产品。该产品不仅可用于环境消毒,还可用于与人或动物直接接触的环节。
1.1.10 酚类 有石炭酸、复合酚等。酚类消毒剂渗透力强,对霉菌、细菌有一定的作用,但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较弱,其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不易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1.2 消毒剂使用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pH值,金属、有机物的存在,消毒时间及消毒剂的配比、用量,消毒次数等。
1.2.1 消毒剂选择 消毒应选择广谱、高效的消毒剂。避免消毒失败,要注意消毒剂的配伍,避免酸碱中和,如肥皂不宜与酸性消毒剂同时使用。消毒药3~5 d交换一次,交换太频繁会导致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
1.2.2 消毒剂配比 含有杂质的配制用水会降低消毒剂的药效,配制消毒剂要选用自来水或深井水。消毒剂要严格按配比使用,并注意配制水温、环境温湿度、消毒次数等。
1.2.2.1 消毒剂配制水温 水温通常根据猪的日龄和季节确定。仔猪阶段和冬季消毒剂配制水温一般控制在30~45 ℃,夏季大猪可用自来水或深井水配消毒剂。
1.2.2.2 环境温湿度 通常消毒环境湿度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10~30 ℃。
1.2.2.3 消毒次数 猪场办公区、宿舍等区域平时每周消毒一次,卫生间、食堂、餐厅等每周消毒两次,周边疫情暴发时每天消毒两次。
1.3 生产环节消毒 主要包括场外(猪场周边及运输环节)、场内(非生产区与生产区)消毒。猪场应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按规定路线行走,制订严密的消毒制度。
1.3.1 运送车辆及路线消毒 规划进场猪只及物资经过的路线,沿途用5%烧碱水消毒。
1.3.2 场外消毒 清除猪场周围的杂物、杂草后用烧碱水和生石灰消毒。配制和使用消毒药物时带好橡胶手套及防护眼罩。
1.3.2.1 硬化地面消毒 每周用2%~3%的烧碱水消毒1~2 次,晾干后,再用生石灰消毒。生石灰天气晴朗时每3~5 d更换一次,下雨则等雨停且地面干燥后更换。
1.3.2.2 非硬化路面消毒 用5%烧碱水消毒至道路两侧2 m范围。
1.3.2.3 猪舍围墙周围消毒 铺撒生石灰,3~5 d更换一次。
1.3.3 非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物质周转存放区)消毒
1.3.3.1 入场车辆消毒 入场车辆清扫、清洗达标后进入车辆消毒通道。驾驶室用湿润专用毛巾擦拭消毒,消毒用醛类制剂1:500倍稀释,完毕后关闭车门。车辆入场先清洗轮胎,后进入消毒池,消毒池上方修建防雨遮光棚,并配备喷雾消毒设备为入场车辆消毒。消毒池用混凝土浇筑,有一定的坡度,池深0.2~0.3 m,宽度可根据进出车辆宽度确定(一般为3~5 m),长度至少为车轮周长(通常为5~9 m),消毒液液面低于池边30 mm。消毒池侧设消毒垫或脚踏消毒池供进场人员消毒,消毒液宜选用消毒性强、不易挥发的。消毒液及时更换(至少2~3 d 更换一次)。消毒可用5%聚维酮碘(如碘优)或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卫士、卫可等)1∶200 稀释,也可用3%~5%的烧碱水或醛类制剂1∶500 稀释或含氯制剂1∶1 000稀释。
1.3.3.2 入场人员消毒 建人员消毒通道,人员进入猪场要经过消毒程序消毒。消毒池深0.15~0.2 m(消毒液至少没过筒靴面),长1.5~3 m。人员进场需洗手、更衣、换鞋、洗澡。
人员通道、地面消毒:人员通道池中可垫入有弹性的塑料地垫,池中消毒液每周换两次。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200稀释或醛类制剂(戊二醛癸甲溴铵)1:500稀释。
人员体表消毒:采用雾化或淋浴消毒,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0%聚维酮碘1∶400 稀释或季铵盐1∶500稀释。
人员洗手消毒: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400 稀释或10%聚维酮碘1∶500 稀释或季铵盐1∶500稀释。
人员衣物消毒:衣物洗涤后用消毒液浸泡或高压灭菌消毒。衣物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400稀释后浸泡30 min。
1.3.3.3 物品进场消毒 物品集中采购,分类处理。进场物品拆至最小包装单元或最小单元格,并摆放至镂空架进行消毒。
可浸泡的物品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200浸泡2 min以上,可烘干的需70 ℃以上烘干(可反复烘干)。不可浸泡、不可烘干的通常用酒精擦拭或者紫外线、超声雾化、臭氧消毒。
废弃物用黑色塑料袋密封并及时处理。
1.3.3.4 办公区、生活区及外来人员隔离区消毒 每周消毒一次,卫生间、食堂、餐厅等非生产区容易产生细菌、病毒,每周消毒两次。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200 稀释或季铵盐、聚维酮碘1∶500稀释。
1.3.4 生产区消毒 场内道路硬化,猪舍入口配备人员进出消毒池及消毒通道,凡进入猪舍的人员、物品等均应严格消毒。不同区域采用的消毒剂、消毒程序、消毒方法、消毒剂浓度有所不同。
1.3.4.1 猪场地面及空圈消毒 清除有机物,不留卫生死角。圈舍经冲洗、去污、清洗、消毒、干燥等程序进行处理。
硬化地面可用2%~3%的烧碱水覆盖后冲洗晾干,再将碱性泡沫清洗剂配制成0.5%~1%的溶液,用低压喷枪以300 mL/m2的用量进行喷洒,并让泡沫覆盖地面15~30 min,随后用高压水枪冲洗至泡沫完全消失。
1.3.4.2 物料进场消毒 物料分类处理,分类存储,挂牌管理。物料可用戊二醛1∶1 000稀释后喷雾消毒。
1.3.4.3 水线消毒 饮水管道每月消毒一次,可将消毒剂灌满管道作用30 min 后,用高压水冲洗。可用聚维酮碘(碘优等)1 000 mL 兑水1 t,三氯异氰尿酸粉(有效氯30%)500 g兑水1 t,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1 000 稀释对水线进行消毒,药物定期更换。
1.3.4.4 器械消毒 橡胶、塑料制品及手套、器械等用稀戊二醛配制成0.78%的溶液进行消毒。金属器械可高压灭菌消毒。
1.3.4.5 进场人员消毒 人员经入口消毒并隔离2~3 d后才能进入猪场。人员入场前须严格沐浴(两次洗澡)、消毒、更衣。员工携带的物品尽量简化,首饰、手机等物品都要进行消毒。
人员消毒:通常采用喷雾消毒,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400或季铵盐1∶500稀释。
脚踏消毒池:人员穿生产区的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后进入生产区(消毒液每周更换两次),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200稀释或醛类制剂(戊二醛癸甲溴铵)1∶500稀释。
饲料消毒:高温制粒的配合饲料通常采用臭氧消毒。饲料消毒后用密闭式饲料运输车运送,车辆经过入场消毒后将饲料输送进入舍料塔。不能直接进入舍料塔的饲料需经臭氧消毒后存放。青草宜在调整猪背膘时经高温发酵制粒后使用,其他青绿饲料或自配料需煮熟后饲喂。
1.3.4.6 场内道路、空地、运动场消毒 用高压水清洗,每周用含氯消毒剂1∶1 000稀释消毒。
1.3.4.7 装猪台、赶猪通道消毒 装猪台、赶猪通道使用前后必须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200 稀释或醛类制剂(戊二醛癸甲溴铵)1∶500 稀释或含氯制剂1∶1 000 稀释。
1.3.4.8 饮用水消毒 饮水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5 000 稀释或含氯消毒剂或柠檬酸酸化消毒。饮水pH值小于3.6会对猪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注意柠檬酸的用量。为安全起见,酸化饮水前后最好用pH试纸作比照检测。
1.3.4.9 工具消毒 饲喂、运载等器具、工具刷洗或冲洗后浸泡消毒。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200稀释或醛类制剂1∶500稀释。
1.3.5 带猪消毒 带猪消毒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无刺激,适合采用喷雾等方式消毒的消毒剂。带猪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或20%的戊二醛1∶300 喷雾消毒5~8 min,喷雾时不可将消毒剂直接喷向猪体,以距离猪体60~80 cm 喷雾最佳,喷雾量10~50 mL/m2。夏季早晚气温低时进行喷雾消毒,喷雾的同时要关闭风机。
无疫情的猪舍每天带猪消毒1 次,出现疫情每天带猪消毒2 次。发生疫情后的污染点或圈舍不能立即用水清洗,需先用干粉消毒剂覆盖,并每3 d 更换一次干粉消毒剂,防止疫情扩散。猪舍按猪的生产环节及生长周期制订消毒程序。
1.3.5.1 产房及圈舍消毒 用喷雾机喷洒消毒液在产房地面、产床上或保温箱内。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1∶400 稀释或10%碘制剂1∶1 000稀释或季铵盐类消毒剂(10%苯扎溴铵溶液),1∶500~1 000稀释。
1.3.5.2 母猪产前产后消毒 母猪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400 稀释或季铵盐1∶1 000 稀释后全身抹洗后擦干。
1.3.5.3 仔猪手术创口消毒 仔猪断脐后先保温再消毒,断脐处用碘制剂1∶1 000 稀释消毒,去势、剪牙等形成的创口均可同法消毒。
1.3.5.4 保育室消毒 仔猪进入保育室前一天,对高床、地面、保温垫板进行喷洒消毒,待圈舍干燥后进猪。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400稀释或碘制剂或醛类制剂(戊二醛癸甲溴铵)1∶500稀释。
仔猪转入保育室后每2 d 喷雾消毒一次,但严防直接对仔猪喷雾。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400稀释或季铵盐1∶500稀释。
1.3.5.5 种猪舍、育肥舍消毒 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400稀释或10%月苄三甲氯铵或季铵盐1∶500稀释后定期喷雾消毒。
1.3.6 病猪隔离期、空栏期消毒 可疑病猪及同栏、左右栏的猪及时隔离。隔离期加强消毒,并取样自检或送检。
1.3.6.1 病猪隔离舍消毒 每天喷雾消毒两次,喷雾消毒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400稀释或季铵盐1∶500稀释。
1.3.6.2 空栏期终端消毒 舍内彻底清理后,用碱性泡沫清洗剂浸泡10~20 min,再用高压水冲洗。终末消毒时猪舍密闭,用20%戊二醛溶液加热熏蒸或含氯烟熏消毒剂烟熏。
2 无害化处理
2.1 粪污贮存处理 猪场应设置足够空间的粪污贮存设施(露天贮存还需考虑降水量的空间),并分别设置液体和固体废弃物贮存设施。贮存设施距地表水体400 m以上,并进行防渗处理,以防污染地下水。贮存设施应设置围栏及明显标识,保证人畜安全。
猪粪通过固液分离,粪渣经高温厌氧发酵,制作成有机肥,用于林地、果树、蔬菜种植。
猪场采用干清粪方式可降低粪污处理成本。无害化处理后的粪便滤渣,尿液、废水,粪便处理场臭气浓度等均应符合国家环保规定。
2.2 其他无害化处理 确诊非洲猪瘟阳性的猪就地无外伤处死(电击)。处死后的猪用消毒剂处理10 min 以上,再密封后转运,确保血水及分泌物不污染场地。病死猪及胎衣以粉碎、120 ℃高温2个大气压保持30 min的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猪所处环境及运转地严格消毒处理,每天消毒两次,可用火焰进行无死角消毒,每周一次。连续消毒3~4 周后清洗,再用碱性泡沫消毒、消毒剂密闭熏蒸。
猪场应合理使用物理、化学、生物学方法,使养殖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失去传染性、毒害性并减少臭味,确保场内外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