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失眠证研究进展

2021-01-11王俊睿白玉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安神耳穴病机

王俊睿,白玉昊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2.乌海市蒙中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00)

0 引言

失眠是指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和合适的睡眠环境,但对于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且影响到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日间残留效应(次日感到头昏、乏力、嗜睡等)[1]。调查研究表明,全球大约有27%的人群遭受失眠的困扰,且失眠的发病率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2]。中医学称失眠证为不寐,认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中国传统医学对失眠证有两千多年的认识,在失眠的治疗上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而体现出中医显著的优势。

1 病因病机

失眠总体病机为阴阳失调。《黄帝内经》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但在对失眠病因的认识上复杂多样,在《黄帝内经》关于失眠理论中,病因病机可大致归纳为阴阳失衡、营卫失和、脏腑失调。仲景在《伤寒论》及《金贵要略》论述中,认为失眠是由外感、内伤、失治误治及虚劳引起的。黄利兴[3]认为阳不入阴是失眠的总病机,最常见的病因是心神失养、心神被扰、肝不藏魂。心主神肝藏魂,若阴阳失调,脏腑失养则会诱发失眠。虞鹤鸣[4]认为五脏六腑皆可致失眠,但病因病机以心、肝、肾为重,心主血,肝藏血,阴血不足则二脏失其所养,心血不足又可致肾水不足,故水火不济,心神失养,遂发失眠,在治疗上以心、肝、肾三脏为主同治。庄慧魁[5]认为失眠的发病主要与脑有关,脑与脏腑之间相互联系运行,若脏腑失调则引起脑功能障碍,故而失眠,在治疗上应从脑着手,化瘀泻浊,填精补髓。周岳君[6]从脾胃论治失眠,《黄帝内经》阐述“胃不和则卧不安”,又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脾胃亏虚失于和降,浊邪上扰致失眠,在治疗以健脾和胃、滋养卫气为主。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治疗

从心论治,董宏利[7]用安神定志丸加减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50例,总有效率88.0%。潘奇[8]以养血安神、涤痰开窍为法,用安魂汤加味(当归、酸枣仁、生龙牡、半夏、茯苓)治疗失眠80例,临床痊愈5例,显效40例,有效26例,无效9例。谢宁提出在治疗老年性失眠中,可从“心脑共主神名”这一理论出发,从心神、脑髓失养角度治疗,以地黄饮子进行加减用药,其临床疗效较好[9]。刘芳芳[10]提出调脾养心、养血安神的治疗原则,心脾俩虚型失眠以归脾汤加减,总有效率93.3%。

从肝论治,国医大师张震认为[11]失眠与现代社会背景、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所以失眠主要责之于肝,以“疏调安神汤”(柴胡10g,赤芍10g,茯苓15g,薄荷6g,香附20g,郁金15g,佛手6g,酸枣仁20g,合欢花10g,茯神10g,夜交藤15g,白芍10g,丹参15g,生甘草6g,炙远志10g,五味子10g,白术10g)为主方加减,疗效往往较佳。张泽梁[12]以疏肝解郁清热为基本治法,应用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合酸枣仁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40例,总有效率为90.00%。

从脾胃论治,尹培辛[13]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以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治疗脾胃湿热型失眠,在治疗组30例病例中,临床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杜俊芝[14]自拟和胃安神汤(姜半夏、连翘、陈皮、枳壳、焦三仙、茯神、夜交藤、合欢花各10g,炒酸枣仁30g)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30例,总有效率93.3%。

从肾论治,闫雪丽等人[15]通过运用清心汤合枕中丹加减(当归、石菖蒲、龙骨各15 g,龟甲、麦冬、门冬、生地、远志各10 g,黄连片、阿胶6 g)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100例,总有效率达85.4%。徐良等人[16]在治疗肝亢肾虚型失眠中,以平肝益肾方(软柴胡、怀牛膝、杜仲、白芍、丹参、九节菖蒲各9g,煅牡蛎30g,合欢皮、粉葛根各18g,茯神木15g,首乌藤27g)治疗失眠患者33例效果显著。谢春亮[17]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头痛者加川芎10g,白芍6g;眩晕加菊花10g;心悸加龙骨30g,珍珠母30g;心烦多梦加栀子9g,柏子仁15g;神疲乏力,腰膝痠软加黄芪15g,枸杞子15g;五心烦热,盗汗者加知母10g黄柏12g)治疗肝肾阴虚型失眠38例,痊愈22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

2.2 针灸推拿治疗

耿百乐等[18]通过针刺手法(主穴选内关穴、神门穴、三阴交穴、四神聪、百会穴、足三里穴、涌泉穴)与西药对照研究治疗失眠82例,总有效率95.24%。江和英等[19]通过针灸(主穴选四神聪穴、三阴交穴、神门穴、百会穴)联合西药治疗失眠,与单纯口服西药对照其效果显著。王英霞[20]通过对100例失眠证患者采用推拿手法与传统西药对照治疗,其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张坤木[21]等人运用经穴推拿技术(印堂、神庭、太阳、头维、百会、眼眶及睛明、鱼腰、攒竹、头顶操作至枕部风池穴诸穴)治疗失眠,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

2.3 其他治疗

《厘正按摩要术》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因此通过耳穴压丸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用。耳穴治疗失眠最早记载于《东医宝鉴》:“以手摩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郭,补其肾气,以防聋聩,亦治不睡也”。蒋运兰[22]运用Meta分析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中其有效率显著增高。叶菀[23]总结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其临床效果明显。赵阳[24]研究穴位贴敷法与西药对比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最终前者效用更优,即可提高睡眠质量,且简便廉验。朱玲玲[25]应用肉桂粉敷贴涌泉穴联合耳穴(神门、皮质下、肾、交感、内分泌)治疗老年性失眠,其有效率达69.35%。王娓秀等[26]采用自拟中药足浴方(合欢皮15 g,丹参30 g,当归15 g,熟地20 g,夜交藤20 g,红花10 g,牛膝20 g,黄连6 g)联合耳穴压豆法(耳穴选取神门、心、肝、肾、皮质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总有效率达95.56%。

3 小结

睡眠问题是全球不可忽视的问题,人类的睡眠时间占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并且与身体健康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睡眠的重要性。目前广大学者还在不断深入的研究关于失眠的治疗,同时还深入研究如何更有效的预防失眠的发生[27]。西医在治疗失眠上,主要是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西药虽催眠速度较快,但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加重呼吸抑制、乏力、嗜睡等,还有耐药性、成瘾性等[28]。中医药在调治失眠上,无论从内治还是外治上,均具有良好的优势,且相较于西药毒副作用小,更易于受患者接受。

猜你喜欢

安神耳穴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安神补脑制剂说明书的公告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安神补脑和补脑安神不是一家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