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学法在给排水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1左梅梅
左梅梅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 401311)
同伴教学法是指使用专门设计的用于揭示学生概念错误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测试题,借助计算机应答交互系统或选项卡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剖析概念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大班课堂教学中构建了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给排水工程基础课程是我院短期任职培训“水暖工”班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采用大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采用同伴教学法符合课程自身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
1 给排水工程基础课程分析
1.1 教学内容分析
作为“水暖工”任职培训的理论基础课程,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教学内容包含三个专题即水力学基础、室外给排水工程基础和建筑给排水工程基础,课程共18学时。其中,专题一:水力学基础,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教学内容涉及水的基本特性、水的静力学基础和水的动力学基础三个部分;专题二:室外给排水部分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教学内容涉及室外给水系统、室外排水系统和室外雨水系统三个部分;专题三:建筑给排水部分安排理论授课12学时,教学内容涉及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建筑生活排水系统、建筑雨水系统和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四个部分。课程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给排水的基本理论知识、各系统组成和功能、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的要点等方面,课程的重点内容集中在建筑给排水部分各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以及布置要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布见表1。
表1:给排水工程基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2 教学对象分析
“水暖工”任职培训,每学期招收一期。每期课程教学对象人数众多;教学对象学历层次差异较大,从高中毕业生到大学毕业生均有,且每期学生中低学历占比普遍较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相关基础较差,知识、能力和阅历均欠缺。
1.3 教学方法分析
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中,教学方法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不仅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而且也影响教学主体的互动关系与行为。作为培训的理论基础课程,采用的是大班授课教学模式。前期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课堂上师生间除了简单问答和为了课堂管理进行的抽答,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主要集中课前老师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并制作图文并茂的精美的教学PPT;课上老师通过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多彩的媒体展现形式来呈现知识,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前和课中的投入的精力是其他同类本科课程的几倍。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由于受学生人数和教育背景的限制,再好的教学设计也难在课堂得到好的实施,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经过调研比较,同伴教学法应该是提高给排水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2 同伴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同伴教学法是在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同伴关系之间,通过同学之间进行阐述观点、互相学习、讨论、分享经验,传授技能并获得同步提高。下面以排水附件这一节课为例,说明同伴教学法在给排水工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1 教学准备
提前三天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包括阅读资料和收集现场照片。
(1)阅读教材中关于存水弯和地漏的相关内容,包含定义、类型、设置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2)拍摄教学区、办公区、生活服务区和宿舍区等的地漏和存水弯的现场设置照片,并结合所读资料判断其设置的合理性。
2.2 教学实施
同伴教学法课堂实施流程见图1。
图1:同步教学法课堂实施流程
(1)老师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应突出重点和难点,主要讲解存水弯在设置安装中的常见问题并分析水封破坏的静态和动态原因以及日常地漏设置安装中存在的误区,同时回答讲解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2)老师发布测试题,测试题目的选择是同伴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难度过大正确率小于30%,则需要老师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需要二次甚至更多次作答,这样将占用过多学时;题目过于简单正确率大于70%,老师简讲给出答案即可,无需开展同伴间讨论,不利于知识点的巩固。根据本期学生的学情结合前期的老师通过传统教学法讲授排水附件部分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选择了四组生活中常见的排水附件设置的照片,照片反应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存水弯水封形式的合理性上和地漏设置的必要性上,请学生独立分析并判断其设置的合理性作为课堂测试题目。
受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影响,学生无法通过网络投票方式进行作答,结果呈现通过举起课前准备的不同颜色的卡片,即分别用红色、绿色、黑色和白色四种颜色的卡片代表答案选项A、B、C和D。老师通过观察卡片的颜色,判断学生给水答案的正确率。经初步统计学生第一次作答的正确率在50%左右,因此,相邻的6-8人为一组进入为期10分钟的同伴讨论环节。同学间展开讨论,分别阐述各自给出答案的理由,每名学生都要试图用自己的理论说服对方,学生在阐述与聆听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后,再次对老师发布的测试题目做出分析判断,给出答案。正确率大于70%,由老师结合同伴讨论阶段巡视和旁听收获的信息,对测试题做有针对性的讲讲后给出正确答案,然后进入下一个知识点。
2.3 教学总结
同伴教学法对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的方面,要求老师能正确选择适合进行同伴教学法开展的知识点,在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能把握好讲解的度;在测试题目的选择上能根据学情和课情设置恰当的测试题,使首次测试正确率控制在30%-70%;在同伴讨论阶段能引导大班制的学生自动分组讨论起来,同时课堂秩序是良性的又是可控的;巡视和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典型问题和制约学生做出正确判断的因素。在学的方面,要求学生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基本知识的消化吸收,要在课前阅读资料阶段完成,课堂更多的是巩固和提升知识的;测试阶段,要充分思考,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不能是随波逐流,或者随意作答;讨论阶段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表达要抓住重点要有条理。
3 结语
在给排水工程基础课程中使用同伴教学法进行教学,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学习内容,课中主动参与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教学互动,变单一教师输出的课堂为对话的课堂。同伴教学法的课堂激发了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间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语言沟通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