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专业+双创”模式培育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

2021-01-11王仙婵罗志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双创导师

王仙婵 罗志荣

(百色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课堂教学;随后教育部又发布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双创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把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提升为国家战略。由于“双创”教育本身就具有应用型属性,因此“双创”教育的开展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抹平教育差距和快速实现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机遇。因此,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和构建具有特色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具体体现在:(1)人才培养目标单一,未有效整合“专业+双创”教育;(2)部分高校没有按市场需求规律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未将“双创”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导致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滞后;(3)教学内容大多较陈旧,没有实时更新,缺乏实践教学内容,且方式方法简单,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沿用传统的纯理论灌输模式;(4)绝大多数的“双创”教育师资是非专业人士,没有“双创”知识背景,授课能力不强;(5)未深层次考虑和建设“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共享平台,使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能与“双创”知识有机深度融合,制约了学生利用专业特色进行“双创”活动。

应用型高校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和有特色地服务当地社会积极提高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质量,有效促进学科交叉与渗透,有助于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发展水平,增强学科的竞争力,实现应用型高校“换轨抢跑”伟大转变,通过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达到提升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战略的调整和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教育模式亟需创新。应用型高校在大力推进“双创”教育的同时,应积极探索“专业+双创”培育模式,深化专业与“双创”教育融合改革,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双创”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虽然把“双创”教育放在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但是仍存在着“双创”教育理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与专业教育未实现有效融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墨守成规、“双创”师资力量薄弱、不能紧密联系实践等问题。为了培养国家创新发展的拔尖技术人才,应用型高校在加强“双创”教育的同时应合理高效地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双创”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始终,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拔尖技术创新人才提供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原生动力。

1.1 构建“专业+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

1.1.1 以专业课程体系为本,诱发学生创新创业梦想

“专业+双创”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心在于优化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将“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体现专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特色,而且还要展现“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的魅力。让学生在拓展自身知识面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练就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操中,注重专业发展平台教学和实践创新平台教学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渗透,最终达到诱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梦想。

1.1.2 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动力,激发学生强基(础知识)练(实验技)能的激情

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并嵌入专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重点。在专业教育中,根据专业特色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根据导师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开展实践创新和创业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成就感,在不断激发学生强基练能激情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1.2 整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双创”的教学资源

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环节。实践环节是需要资金充足和测试条件优厚的实践平台作支撑。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资金不宽裕的条件下有效整合“专业+双创”的教学资源,把专业实验室与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企业、“双创”实战模拟室等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自身专业实验技能,采取“传-帮-带”教学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学生在课堂教学和专业实验室中学习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并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开展基础创新实践研究,为“双创”实践作前期工作积累。当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练就好一定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涵养后让学生到企业中实践,不仅能检查自身专业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还能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否过硬。通过循环的理论教学(即专业学习)—优化“专业+双创”教学资源(简称优化资源)—专业实践—“双创”实践—知识与能力检验(简称知能检验)(如下图1所示),让学生在积极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知能素养,在不足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图1

1.3 培育“双师型”“双创”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的教学目标、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为中心开展,在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者包括双师型教师、“双创”课程教师、有创业经验或持证的指导教师及校外专业技术人员。调研分析发现,“双师型”“双创”教师目前自身就缺乏成功创业的实践经验,课程教学往往照本宣科,或者部分高校部分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由行政管理人员或辅导员进行兼职授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因此,培育和创建一支具有创新创业理论水平高和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双师型”“双创”教师队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点。在探索和推进“专业+双创”模式培育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升级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着力建设“专业教师+双创教师+双创导师”“三师”结合的“专业+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实现这三种类型教师相互协调、有效互动,在教好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能在专业教育中有效地加入“双创”教育元素,同时在学生“双创”实践中担负起“双创”导师。培育“双师型”“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根据当前“双创”教育师资队伍欠缺的现状,通过选拔、培训、激励政策、示范等方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的专业教师进行“双创”业务素养培训,鼓励和帮助专业教师在加强专业素养的同时积极向“双创”型教师转型。

二是根据“双创”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战性特点,通过“派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选派专业教师外出学习、企业挂职锻炼、邀请专家进行实践与实战指导、模拟等培训形式提高“双师型”“双创”教师理论与专业素养,以培育“双师型”“双创”教育师资队伍。

1.4 创建“双创”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

在专业课程考试与考查的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对“双创”教育的学业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重考核。将“双创”教育导师指导学生的教育环节纳入教学工作量管理,让导师在精心指导学生过程中彰显出一定的价值体现和守护自身精心培养学生的一份责任。同时对指导学生在“双创”实战与模拟等业绩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双创”导师实行激励性奖励,让导师在“双创”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敢于拼搏、勇于担当,无形地诱导“双创”导师角色的转型。为了优化“双创”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教育管理部门对“双创”型导师以“优胜劣汰”的规律实行竞聘上岗。另外,在学生考核方面除了常规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考核外,注重实践素养与技能培养方面的考查。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以项目和创业基地的形式进行创新创业。在项目的立项、进展、成果展示及基地的经营等环节进行积极有序的监督与考核。最后导师和考核部门根据学分制对“双创”实战模拟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与认定学分,最终达到在专业素养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

2 总结

在高等教育承担知识传承与服务社会的双重功能浪潮下,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加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换轨抢跑”转型发展,有特色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等大数据与大平台下积极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与练就学生就业创新与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双创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V eraW an g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导师榜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