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料库视角下《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多维分析

2021-01-11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阿诺德印第安主题词

陈 佩

(安徽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语料库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检索工具,通过其强大的加工、分析以及统计功能进行定量分析, 在短时间内把握文本的核心,对文本的背景、人物、叙事角度、风格、主题、以及主要情节的发展进行理性分析, 能够展现文本中隐含的结构,激发人的想象力,发现直观情况下所不能发现的某些规律。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鉴赏,多着重于对文学作品逐字逐句,字斟句酌地反复精读、思考,根据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塑造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其内涵,对作者的主题表达相关的理解与阐述,研究是定性的、阐释性的,为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文学欣赏带有不可忽视的主观性,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评判也不免有失偏颇。因此,引入以理性为主导的计算机语料库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对文本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直观的数据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更客观、严谨的结论,也为传统文学鉴赏提供一个新的欣赏视角。本文将通过使用语料库工具AntConc的“Concordance、Word List”等工具条对Sherman Alexie的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的叙事角度、背景、语言特色、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主题等做出提纲挈领式的客观分析,以期通过对原著更理性化地分析,为该作品的文学欣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 《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概述

《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是由美国新生代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Sherman Alexie)于2007年出版的一部半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是阿莱克西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收到了强烈的反响,获得包括2007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之青少年文学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14岁的美国印第安部落斯波坎族少年阿诺德(Arnold Junior)的故事。他患有先天性脑积水,且长相怪异。在他从小生活的保留地,经常因身体缺陷遭受同伴的欺凌。此外,还遭受了贫困、暴力及酗酒等问题的困扰。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他毅然逃离这个充满绝望气息、让他痛苦不堪的地方,转学进入一所离家二十二英里以外的富裕白人中学学习,以期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更美好的生活。他这一令人意外的举动被朋友和族人视为背叛,被白人同学视为异类,但阿诺德从未放弃,他坚定的信念和聪明才智最终让他获得了来自印第安人和白人的理解和支持。这部小说不仅聚焦了人生与世界抗争,还包含了印第安小说中印第安人融入白人主流社会的多重深刻的主题思想,令读者在阅读文字以及与书中相应的卡通漫画的同时,又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2 利用AntConc软件对《日记》进行检索分析

在语料库分析中,在单篇或多篇文本中具有超高复现率的词称作主题词。通过观察主题词,可以发现某一给定文类或主题文本的词语特征[1]。主题词是探究文本主题的窗口。为了分析《日记》中文本用词情况,本文使用AntConc 3.5.7软件中Word List工具对文本词汇进行分析,生成一个词频表。

2.1 《日记》的叙事角度以及背景

研究发现,排在词频表第1位的“I”(我)出现频率最高,高达2 434次,通过Concordance plot(索引定位)工具条可以发现“I”的分布频率贯穿全文。同时,单词“my”631次(第10位),“me”572次(第13位),“we”292次(第21位)。第一人称的主格、宾格、物主代词和第一人称复数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并且贯穿全文,可以推断出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这很符合本篇小说半自传体的性质。在小说中,作者以与被叙述人物同一的特殊关系加入到叙述视角当中[2]。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使叙述者可以自由而无痕地出入作品叙事,更好地体现出了视角转换的自然性。这种叙事方法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给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也便于作者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使读者了解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阿莱克西用他幽默而乐观的语言在作品中糅合了自己的真实成长经历,使读者很快地进入“我”这个角色,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观察词频表的名词可以看到:“Indian(s)”使用频率高达180次,“rez(reservation、reservations)”(110次),“tribe(s)”和“tribal”(44次),“white(s)”(111次)、“school(s)”(90次),town(s)24次,可以看出故事主要是关于印第安部落印第安人以及白人之间的故事。另外表地点的专有名词“Spokane”(31次),“Reardan”(67次)、“Wellpinit”(30次)可以看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围绕保留地印第安部落Spokane的Wellpinit高中,白人城市Reardan的高中发生的故事。作者阿莱克西的母亲具有斯波坎血统,父亲是科尔达林裔印第安人。这部作品就是基于他在美国印第安保留地斯波坎部落原住民的生活以及成长经历而创作。

2.2 《日记》的语言特色

在词频表中排序靠前的动词中,“was”848次(第6位),“said”550次(第14位),“were” 208次(第29位),“had”190次(第33位),“didn't”135次(第50位),等等,基本上是过去式,而其他时态比较少,可以看出文本叙述的是过去的事。

进一步观察发现:单词“said”使用频次550次(第14位),“say”及其各种形式“said”“says”“saying”使用频率共达643次,“asked”99次(第72位)可以看出小说中对话使用比较多。同时,在词频表中排前一百的词汇中,绝大多数为单音节词,少数为双音节词。此外,“okay”(93次)、“hey”(44次)、“oh”(41次)、“yep”(39次)、“wow”(33次)等口语化的词语的频繁使用可以看出文章的语言非正式,比较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品使用口语表达法,与作为14岁少年的主人公阿诺德的思维完全相吻合。少年的思维模式简单而直接,语言也同样以结构简单的短句,尤其是简单句和并列句居多,这一点也可以从单词“and”(词频表中排第3位,1562次)的频繁使用可以看出来。通过Concordance工具索引发现,阿诺德频繁地使用并列连词“and”,不仅用来连接词或短语,而且还用来连接分句,甚至意思完整的句子。与规范化的正式语相比,口头语言的大量使用在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感和表现力。《日记》中这样的语言俯拾皆是,构成了作品中语言的一个明显特色。

2.3 《日记》的主要人物

观察表1人物主题词归类表,结合2.1节中对小说叙事角度的描写,发现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I”,也就是“Arnold (Junior)”,表明小说主要是围绕Arnold展开的。查阅检索行可以得知,出现频次最高的人名Rowdy(221次,第28位)是主人公Arnold最好的朋友,其他人名按频次排列依次为:Roger,Penelope、Gordy,这些都是少年Arnold成长过程中的朋友或同学,他们与coach、teacher(teachers、schoolteacher)一起在校园生活以及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他人物关系词dad(father、daddy)、mother(mom、mommy)、sister(sis、Mary)、grandmother(grandma)体现了在家庭层面家庭成员对这个14岁少年成长的重要性。而Eugene是阿诺德父亲的好朋友,也是他的忘年交,对他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从表1归纳的人物主题词出现频次可以看出在小说中与主人公阿诺德的互动指数以及他们在阿诺德成长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系列人物的出现频次也与《日记》一书中第176页阿诺德所列出的“给我人生中最大快乐的人”名单相符合。

表1 人物主题词归类

2.4 《日记》的情节和主题

通过对词频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及其相关语法变形进行分类汇总,具体分类数据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重要主题词归类

《日记》主人公阿诺德通过转学从印第安保留地Spokane到白人学校所在地Reardan,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转变,他同时要面对文化差异、种族歧视和族人误解给他带来的多重挑战,所以这一跨界经历使得他成为既被印第安部落族人误解又被白人主流社会疏离的“边缘人”[3]。从主题词的频次可以看出小说的主题围绕种族与身份、家园与梦想、贫困与死亡等展开。

2.4.1 种族与身份 从表2中L1/2/3可以看出,种族对于阿诺德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在转到Reardan的白人学校后,他觉得自己只是半个印第安人,或者像他所说的“兼职印第安人”。他同时具有印第安保留地的阿诺德和在白人高中的阿诺德双重身份。

阿诺德因经常受到印第安同族殴打而成为“Black-Eye-of-the-Month-Club”(鼻青脸肿俱乐部)一员,也就是他自嘲的“保留地的弃儿”。后来他从保留地学校转学到Reardan 的白人学校,经历了一系列对他小小人生来说不简单的事件,成为了一个篮球明星。从转学之初的双重身份:保留地的弃儿和Reardan白人学校的高中生,他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逐渐学会协调这两种不同的自我,也慢慢地不再纠结于印第安同族所唤的外红内白的“apple”身份。在经历了转学之初的迷茫期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认可,构建新身份,最后获得了更有意义的,不受约束的新的混合身份。

环境能影响并且决定一个人是谁。改变我们的环境,也能改变我们自己。阿诺德通过在白人高中的校园生活,使他获得了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双重身份。阿诺德像他的印第安祖先一样,是一位nomad游牧民族。他离开自己在保留地的家,但是并没有抛弃他的家庭、历史或者身份,他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印第安原住民,既是“一个斯波坎印第安人,属于那个部落; 同时也属于美国移民部落”[4]。

2.4.2 家园与梦想 从表2中L4/5主题词归类及频次可以看出家园和梦想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作者阿莱克西把此书献给他的两个家乡:Wellpinit和Reardan。而小说《日记》主人公阿诺德也有两个家:在印第安保留地斯波坎的家和白人学校。尽管在两个地方他都应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有时候他感觉自己是一个十足的陌生人。最后,阿诺德不再去思考把家当作一个特别的地方,而是开始调整自己,学会与不同种族的人和谐自在地相处。人有时候必须在离开自己的家后才能找寻到自己,家不只是一个你出生的地方,它还是你有归属感的地方。一个人可能有许多个家。

《日记》也是一部关于梦想和希望的小说,它讲述了希望的重要性。通过Concordance检索“hope”“dream”KWIC(上下文关键词Key Word in Context)和File View文件视图功能进入原文观察,对被检索词所处语境进行分析。当阿诺德问:“谁拥有最多的希望”[5]。他的父母异口同声地说:“白人”。[5]在保留地居民眼中,白人小孩什么都好,充满了希望,阿诺德开始思考“希望是否是白色的”[5],但是他能确定保留地居民的希望就像“神话中的生物”[5]。阿诺德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使他对生活、学习和知识充满了乐趣,他把他的画称为救生艇,这些都有助于他度过最黑暗的时刻,也给了他离开保留地的力量。阿诺德的姐姐玛丽梦想成为作家,读写浪漫小说为她在保留地上的存在提供了一种逃避。玛丽离开家乡去蒙大拿也是带着希望和梦想,希望改变生活。阿诺德也认为他姐姐玛丽创作的书里是关于希望。

2.4.3 贫困与死亡 对表2中L6主题词“poor”“poverty”等通过Concordance检索,通过KWIC查看关键词上下文,并利用File View进入原文观察,对被检索词所处语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酗酒、贫困与保留地居民的死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日记》中,种族和阶级紧密相连,成为印第安人也就意味着贫穷。阿诺德虽然擅长画画,但他更希望能画美味的食物或者钞票,并且用魔法把它们变成现实,然而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真的只是在穷光蛋的斯波坎印第安人保留地上跟穷光蛋的家人一起生活的一个穷光蛋孩子”[5]。同时,他意识自己这种贫穷不只是他自己的家庭,而是整个保留地的现实。而且对他来说,贫穷是代代相传的,贫穷是生来就有的东西[6]。因为 “我的父母来自穷人的祖父母,祖父母来自贫穷的曾祖父母,一直到最穷的人”[5]。身为保留地的印第安人,贫穷是挣脱不了的梦魇。

通过Concordance进一步检索表2中L7/8/9主题词“alcohol”“drink”“kill”“die”“funeral”等,通过KWIC查看关键词上下文,并利用File View对被检索词语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死亡笼罩着少年阿诺德的生活。他年仅14岁,却参加过42 次葬礼,而他的白人同学中没有人去过五次以上的葬礼。同时,他发现保留地的族人大约90%的死亡是直接或间接因为酒精导致的。就他自己的经历而言,他的奶奶被醉酒的司机开车撞死; 他的姐姐玛丽因为醉酒而被大火活活烧死且至死都没有从醉酒中醒来; 爸爸最好的朋友尤金因醉酒被同样喝醉了的好友鲍比开枪杀死,而酒醒后鲍比因为内疚最终在狱中自杀。保留地猖獗的酗酒不断地夺走了他族人的生命。

总之,保留地上的印第安人贫穷这个枷锁对他们的精神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贫穷粉碎了他们的希望,于是用酒精来麻痹自己,酗酒无处不在,与死亡组成了一个挣脱不了的怪圈。尽管如此,阿诺德意识到虽然我们可能会面临死亡,但必须在生活中找到快乐,不能轻言放弃。他不断地与贫困作斗争,并为更好的生活离开保留地,让我们认识到不放弃,对人生充满希望,努力奋斗,一切都可以改变。

3 结语

本研究借助语料库工具AntConc的功能,在忠实于原文文本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对《日记》的文本进行数据统计。以统计的各项客观数据为基本依据,进行量化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了小说的叙事角度和背景、语言特色、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等。通过语料库这种更加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文学赏析,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文学欣赏中只注重概念演绎或生搬各种文学以外的理论进行分析的弊端,为文学欣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也为感性解读文学文本插上了理性的翅膀,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文学欣赏方式和方法。

猜你喜欢

阿诺德印第安主题词
智能传感器的智慧战略,新技术创造新价值
试论早期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的特征
猜年龄
华盛顿身边的“无间道”
取消公文主题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公文主题词消失的原因浅析
冰淇淋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
魔鬼阿诺德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