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因素
2021-01-11赵秀华董学宾
赵秀华 董学宾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彰显了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成功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走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因素;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充分彰显了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一、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领导人民進行的伟大创造,实现这一历史伟业,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精心部署和推动落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当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最大制度优势。
第一,党的坚强领导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便把解决贫困,提高民生水平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抓手,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主要领导人都为之花费了大量精力、作出了卓越贡献。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攻坚,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实践证明,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二,党的强大号召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保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心声,真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党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人民群众中拥有其他任何政党都不可比拟的强大号召力和组织力。正是由于这种强大力量的存在,使得全国人民在党和国家需要时都义无反顾地听从党的号召,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全党全国一盘棋,确保了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如期完成。
第三,党的高效执行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调动各方资源,统筹人力物力财力,采取非凡举措方能取得最后胜利。党的坚定执行力,确保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确保了党和人民的坚定信心丝毫不动摇。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明确目标、强化落实,保证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历史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和重要保证。
第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不能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已经完美诠释了这一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精准施策,用铁一般的事实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确保脱贫攻坚成色十足,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制度优势。
第二,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发挥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1]。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历史用事实告诉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一百年来贯穿党的事业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正是充分激发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才不断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第三,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本,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统筹城乡的民生社会保障制度,编织起了一张世界上最大民生保障网,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为保障人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党还坚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宗旨和中心。
三、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有效汲取和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优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没有凝聚力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没有大局意识再好的政策落实起来也会困难重重。经过党和人民的积极探索,我国56个民族和14亿多人民积极进取,凝聚共识构成了最大同心圆,铸成了能够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和显著优势。
第一,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办成一件又一件大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宗教结构复杂,加之经济体量大且很不均衡等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站在人民立场上,统筹谋划、科学布局,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党维护一个核心,步调一致,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实事好事,创造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三大改造运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抵御长江特大洪水和汶川大地震,再到新时代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建设,再到最近抗击新冠疫情的卓越表现等,都是通过有效整合全社会力量才打赢一场场硬仗的。这充分说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超强磁场,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就可以开天辟地和改天换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办不成的大事。
第二,集中帮扶力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解决贫困地区的长期贫困问题,我们党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包括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通过最大限度地集中四面八方的帮扶力量,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实打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啃下了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组织力和动员力。
四、坚持因地制宜,走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善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和工作重点。正是靠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才能历经磨难而走向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形成和发展,最终成熟定型,中国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显著优势,也是党的思想路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灵活运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及其创新发展是中国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指引党和人民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善于在深刻把握“三大规律”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指导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紧扣时代主题和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在实践上通过不断创新,为中国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
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方式,开创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有效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真正做到在脱贫攻坚中要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实事求是、真抓实干。鼓励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构建高品质、多元化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并提出相应措施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践证明,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优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67.
作者简介:赵秀华(1985-),女,河南项城人,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董学宾(1981-),男,河南项城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梁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