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渡环节中培养中班幼儿自主行为的实践研究

2021-01-11王岩

启迪·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

王岩

摘要:过渡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活动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研究开展之前,我园中班幼儿过渡环节中自主行为欠缺,于是采用行动研究途径,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渡环节研究中培养中班幼儿自主行为,在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一系列过渡环节中培养中班幼儿自主行为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给与同行以借鉴。

关键词:过渡环节;自主行为;中班幼儿

一、问题提出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着许多的过渡环节,虽然过渡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因教师的不重视或者忙于课前准备而被忽视。导致过渡环节中很多问题的出现,如:午睡起床环节教师为了统一管理请幼儿排队整理衣服:在集体教学以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忙于课前准备导致幼儿无所事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幼儿的自主性,这些问题过渡环节违背了幼儿的意愿,更导致了时间的隐性浪费。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

1. 过渡环节,自主安排,体现个性化组织形式。

2. 制定有效管理策略,让幼儿自主过渡。

3.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自主管理有效分配过渡时间,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

正确理解“过渡环节”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有效贯彻和实施新《纲要》的精神。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流程中,准确把握保育和教育的因素,在研究中改变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处理方法,统筹安排,丰富环节的组织形式,提升中班幼儿的自主行为。发挥幼儿的自我调节功能,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规则意识的培养

1.初识规则,学习过渡环节活动常规。

在过渡环节中,那些基于安全、卫生及秩序等方面的基本规则要事先明确,以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些基本的规则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操作要求,物品管理,游戏选择等。基本规则的建立与学习,能使幼儿明确在过渡环节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操作要求,保证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自主管理有章可循。

2.运用规则,处理过渡环节相关问题。

在过渡环节中,幼儿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争执,并为这些争执而“告状”或者“争吵”,当发生争执后,幼儿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规则,进行纠纷的处理。

3.评价规则,提升过渡环节规则意识。

分享交流作为过渡环节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在分享交流中,幼儿将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共同分享,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例如,当过渡环节中出现部分幼儿拖拉行为时,教师在分享交流时可以提出:“今天哪个小组在过渡环节中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当进入下一个活动时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幼儿自主交流,并相互学习,对进入下一个活动还未做好准备的行为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孩子认识问题,以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4.遵守规则,加强过渡环节规则内化。

在活动中协商产生的规则是自发的自律规则。当自我与他人的需求产生冲突出现分歧,活动环境变得杂乱无章的时候,就会自发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调整。彼此开始协商,逐渐产生可行匹配的规则共同遵守。“规则内化”就是教师将过渡环节中可以做些什么以及有哪些相应的规则,运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介绍给幼儿,将这些规则转化为中班幼儿的自觉行为并积极遵守,使过渡环节顺利进行。

(二)任务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来园、室内活动、点心、户外活动、午餐、午睡、离园等环节。在环节与环节的过渡时间中幼儿有许多事情需要完成,如如厕、洗手、喝水、游戏等等。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完成自己需要的过渡环节中任务,如主题活动结束后,某某幼儿想要如厕、洗手、喝水、吃点心,那么该幼儿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先完成这些需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培养幼儿完成任务能力和内在意识是过渡环节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它能够保障过渡环节的基本进程,保障每个幼儿的自主选择,进行游戏。

1.游戲式任务意识的培养。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游戏活动充分满足幼儿游戏的意愿,关键在于一日活动内容要突出游戏活动的主体地位。”在幼儿园里,自主游戏能够充分体现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是最大限度体现幼儿自主性的游戏活动。如:过渡环节教师可提议我和沙漏来比赛,当过渡环节开始时教师将沙漏倒过来,引导幼儿在沙漏漏玩沙子之前做好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在游戏中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

2.鼓励式任务意识的培养。

幼儿有上进心,表现欲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应正确引导,恰当鼓励,让幼儿良好的表现欲望得以充分发挥,巩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克服缺点,为自己,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培养其做事能力的强大支力。幼儿有些微进步,教师就应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投以赞许的目光,让幼儿在过渡环节中拥有完成任务的动力。

(三)自主行为的产生和完善

1.共同参与,适时调整。

教师是一切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一个动态的过渡环节中,孩子的自主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容易受到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孩子的需要和表现,并跟随他们的需要适时引导,以此来促进和完善幼儿的自主行为。

2.自觉遵守,自主内化。

提升中班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自主行为,真正走向自主、有序、宽松,仅仅依靠科学的调整方法和组织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孩子认可的规则系统,逐渐使孩子形成自律,只有在大家自觉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才能真正实现过渡环节自主的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有效的介入指导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中班幼儿花样玩绳运动的研究
以绘本为载体的中班幼儿友谊教育的具体策略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教以习为主,习以常为贵
中班幼儿泥塑活动指导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