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组织

2017-04-26李伟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过渡环节一日活动幼儿

李伟娟

摘 要: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包括生活、游戏、学习、运动等环节,过渡环节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是中转的,衔接的,过渡的,也是休息调整的;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在研究中,我们从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和幼儿的活动出发,进行了细致、理性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定位:认识到“过渡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并在实施中加以充分的利用。同时还通过共同解决问题、丰富幼儿游戏内容、科学过渡、合理安排等方式来组织过渡环节,关注过渡环节中教学节奏与幼儿身心节奏的适时调整,改变了以教学为中心的过渡环节转换机制,使过渡环节的价值得以合理、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幼儿 一日活动 过渡环节

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衔接部分,它就像一篇文章一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安排好幼儿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让它能够很好的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是我们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一)整齐划一,时间浪费明显

“一组小朋友去喝水,二组小朋友去尿尿,三组四组小朋友趴在桌子上小金鱼睡觉……”我们常常会这样组织孩子。而且这样的效果也很明显,孩子们的确井然有序,教室里会安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可是,当我们温柔地向孩子发出这样的指令时,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违背了纲要的精神,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们除了消极等待,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没有必要的“集体活动”是纲要中所竭力避免的。

(二)消极控制,催促声不绝于耳

“一一,快点啊!”“伟伟,你进去多长时间了,还不出来!”“涵奕,不许在厕所玩!”“我数到三,再出不来的小朋友不要玩玩具了!”听吧,过渡环节中,老师完全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有时不得不歇斯底里地吼一嗓子。完全没有了平时的从容。而孩子呢?这样的情况下,无论老师还是孩子都处于被动状态。不用说,这样的教育一样是不成功的。

许多老师认识到了以上的两种弊端,开始把重点集中到如何使过渡环节更加有价值,更充实,更体现孩子的个性。于是,新的过渡环节方案产生了。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三)顾此失彼,环节设计有悖儿童身心健康

“先吃完饭的小朋友可以玩积木。”“先喝完水的小朋友可以先去看书。”“先画完画儿的小朋友可以去玩自带玩具。”为了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许多老师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减少孩子们的消极等待现象。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的确有效地避免了消极等待的情况,从表面上看,秩序井然,时间隐性浪费的情况大大减少。然而,许多本质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玩到积木,孩子们狼呑虎咽,本来能吃满满一碗饭,偏偏半碗没吃完就说自己吃不下了。为了看到心爱的图书,孩子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一大杯水,飞快地飞快地放好杯子;为了多玩一会儿自带玩具,孩子对画画敷衍了事……这种看不到的伤害潜伏在看似有“秩序”的外表中,而这时造就的坏习惯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四)考虑不周,不恰当的利用区角活动作为过渡环节

在早晨入园,下午离园时,许多老师会安排一些区角活动,比如阅读区和建构区。因为这样的活动比较安静,让人感觉幼儿的秩序感很好。然而,笔者认为,在入园,离园这样时间短且不稳定的时间段,不宜采用阅读区和建构区作为过渡环节。因为孩子进行阅读和构建活动时,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如果常常被打扰,强迫中止,不利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应当安排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这些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

二、合理归因

这些过渡环节中的误区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传统教育影响太深,对过渡环节不够重视。

传统教育中,只有为过渡而过渡。把过渡环节看作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为过渡而过渡。认为它不是“正规”的活动课,它的作用只是为下了个活动做铺垫,而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对其不够重视。

(二)对纲要的错误解读

綱要中指出“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许多老师错误理解为纲要要求压缩过渡环节。其实,通观纲要的精神,我们就会发现,纲要中强调减少的是“不必要”的过渡环节,而“必要”的过渡环节,不但不能减少,还要增加。

(三)追求教育活动的“效率化”,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的效率化使许多幼儿园片面追求外在的效果,而没有把幼儿本身的发展看作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适当淡化外在效果,把幼儿的内在发展放在首位。

(四)许多幼儿园在时间安排上过于整齐划一,不利于过渡环节的开展。

制度化的管理,程式化的检查,让许多老师不得不尽力压缩过渡环节,以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应当适当增加时间安排的弹性,这样才能让过渡环节有机融入一日生活中。

三、契机过渡

在研究中,我们对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认为: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包括生活、游戏、学习、运动等环节,过渡环节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是中转的,衔接的,过渡的,也是休息调整的;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它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是游离、边缘的性质,因此,在过渡环节中,我们应当允许幼儿以自由、放松和无拘无束的姿态出现,允许有不同风格和性质的活动出现。

(一)发生纠纷留下问题鼓励幼儿共同解决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过渡环节的处理,单一的压缩并不能完全适应孩子身心节奏的转化,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抓住时机,在给了幼儿自由活动和释放个性的时间的同时也给教师实现过渡环节教育价值的机会和时间。具体的策略有:

1.发现问题,共同解决

幼儿在自由松散的过渡环节游戏中,往往容易发生一些纠纷。过去我认为过渡环节时间短,不能很好地处理问题,因此常常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游戏常规来约束幼儿的行为,使幼儿尽快地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实际上,这样做会错过许多教育时机。于是,我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抓住时机,鼓励幼儿共同解决,引导幼儿主动发展。

例如,我们班的幼儿一度都对“钓鱼游戏”感兴趣,两只钓鱼杆成了孩子们每天争抢的对象。面对这种现象,我改变了过去急于帮孩子投入到游戏当中的简单做法,而是把这个问题留给孩子们去解决。他们有的说:“谁先来,谁先玩。”马上有人反对:“吃饭慢的小朋友老也玩不上。”也有人说:“一人玩儿一天。”“不行,一个星期才五天,还会有人玩儿不上。”“那一人玩儿一会儿吧!”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孩子的赞同。可在玩儿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问题,等的小朋友要求换人,玩儿的小朋友说:“一会儿还没到呢,我还没玩儿够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人说:“钓完五条鱼就换人!”也有人说:“一人钓鱼,一人收鱼,都钓完了再换人。”还有人说:“两分钟换一个人。”这种源于孩子们的方法和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相比,不仅使幼儿更主动地克服不良习惯,而且使被唤起的自己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使日常生活中的类似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2.关注兴趣,生成活动

拓宽幼儿探索空间在过渡环节中多是较为松散的自由游戏,相对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而言,幼儿更容易处在自然状态,就连平日表现得比较内向的孩子也会无忧无虑地投入到游戏中。此时,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意识,自然就会从中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从而生成一系列更有教育价值的活动。

例如一天午饭前,孩子们都在活动室里安静活动,依晨将一只手攥成拳头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还把食指和中指伸出去,高兴地让旁边的小朋友猜猜她做的是什么东西,不等人家回答,她就得意地说:“这是小蜗牛。看,还有两只触角呢!”引得旁边几个孩子围拢过来。哲阳说:“这我也会!都是从书上学来的,看,影子更像!”说完,他从柜子里拿来了那本《儿童趣味手影》,孩子们纷纷照着书学开了。我想,这时应引导孩子继续探索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怎样才能使影子更清晰。于是我问:“手影游戏是看手还是看影子?”“看影子,看影子。”大家开始找手影。他们发现教室门口有影子可是看不清楚,灯光下看影子比走廊里清楚,有人还说“阳光下影子才清楚呢”,于是孩子们决定午饭后去阳光下看影子。

教师有意识的关注拓宽了幼儿探索的空间,使小小手影生成若干个活动,玩儿影子游戏、创编影子游戏、制作手影示意图等活动一连持续了好几天。孩子们观察的兴趣,想象、创造的热情一点儿也不亚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

(二)抓住时机鼓励交流不断丰富游戏内容

有时孩子们是陆续进入过渡环节的,开始时孩子少,教师会与这些孩子一起玩儿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比如孩子们喝完水,穿上棉背心准备去户外活动这个环节,有的孩子动作快一点儿,有的则慢一点儿。我教先出去的孩子玩两人游戏“翻饼烙饼”,三人游戏“套花瓶”。还能玩什么?怎么玩?我把任务留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回家去学游戏。一周后,孩子们都带来了自己的新游戏。傅施铖的“说哪儿指哪儿”是从奶奶那儿学来的,莫付伟的“打手游戏”是爸爸教的,俞方圆的“拍手游戏”是请教姐姐学来的……每天午饭前,大家从互教互学发展到想自己编游戏,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从编二人、三人的安静游戏到编户外活动性游戏。短短的过渡环节,同样能为孩子提供大胆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也为孩子相互学习、彼此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三)丰富词汇日积月累逐步提高语言能力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光靠教师组织一些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日常的培养。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幼儿营造宽松、良好的语言环境,并抓住适当时机,及时引导幼儿,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平日里,班上许多孩子都很爱表达,但我发现孩子们在表述时语句简单、用词贫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过渡环节,引导孩子发现和学习一些好听的词、优美的句子。

秋天到了,孩子们看到了外面随风飘落的树叶,我便及时启发孩子观察叶子是怎么落下来的。有的孩子说:“叶子是摇摇晃晃地落下来的。”有的说:“是慢慢飘下来的。”也有的说:“是转着圈落下来的,和小朋友跳舞一样。”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不同的句子表述了自己对落叶现象的感受。

下雪了,孩子们在雪地里嬉戏。回来陆续喝水时,老师的一句“你们堆的雪人长的什么样呀”,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形容雪人:可爱的雪人、胖乎乎的雪人、干净的雪人、大眼睛的雪人、漂亮的雪人等等。

逐渐地孩子们对词汇产生了兴趣,大家不断收集新词汇,我也在过渡环节经常為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我们还一起玩“词汇接龙游戏”、“量词游戏”等。日积月累,孩子们的词汇量多了,他们讲的故事也越来越生动。

(四)科学过渡合理安排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有的过渡环节不宜安排过于零散的活动,比如集体活动前。这时就需要孩子迅速进入集体活动状态,可以考虑使用音乐,手指游戏,讲故事等方式进行。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过渡,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的秩序习惯。

四、结论思考

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合理、充分发挥过渡环节教育价值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都有不同的收益。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最大转变是: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行为有了本质的变化,过渡环节以及一日活动的组织都从教师的主观控制转换到了幼儿的自主调节,但在这个转变中,教师也没有放弃指导和设计,所以并没有造成“放则乱”的状况。

从幼儿的角度来说,在有序自由的氛围中幼儿获得了自主能力的极大发展,从事事寻求帮助到独立地解决问题;从关注自己到考虑同伴的需求;从独自游戏到结伴游戏,孩子的能力在研究中获得了非常大的变化。

回顾整个的研究过程,我们发现对于过渡环节的重视和改变,是一个师幼共同探索、共同调整、适应的过程。在过渡环节中,教师指导和幼儿自主之间的处理关系有许多种的方法,在实践中,教师要依据实际的情况,在追随幼儿兴趣并提供支持的前提下,灵活地选择和运用。让过渡环节成为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幼儿个性的过程,同时也让这个过程自然、和谐,充满乐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陆树芳.幼儿自我概念中自主和自律的形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3(04).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师大出版社,2009.

[4]北京日知图书公司编写.我的第一套大百科[M].奇妙人体大百科.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5]梁文玉.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J].家教世界·下半月,2013(05).

猜你喜欢

过渡环节一日活动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浅析幼儿语言活动的组织方法
学习《指南》精神 优化过渡环节
真自主 假主动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