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和发展:“廊道文化”的使命创设
2021-01-10蒋岭
蒋岭
漫步在校园内,教学楼宇的通途、“博文广场”的场地、“曲廊紫韵”的回廊,古老梓树的凉荫……这些地方都是师生来来往往的“遇见”,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个“见心”之所,更是让“课外阅读”延展的“走心”的空间,将“文化”的范畴扩大、承继和发展下去的必然之“道”,从而影响生活其内的所有师生,扩大波及、惠顾到师生家庭及其相应的生活社会圈。基于以上考量,我认为除了内在的(即组织教师的课外阅读教研活动、课外阅读心得交流、学生的课外阅读各式比赛与竞赛活动等)事宜之外,通过校园“外在”的多重改变,学校的“书香气”“书卷味”会更浓烈与醇美。这里的“外在”所指的是学校文化建设环境的创设,也就是“廊道文化”的培植。
一、继往开来,让“廊道文化”可行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积淀凝聚起来的校园气质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本身就是“文化”。唐江澎说,“一所学校有了百年的历史,时间会给她堆叠厚实的文化层,将这一文化层细细地揭开,每一层都是沉甸甸的财富。”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一定要将学校的那份“积淀”细细品味,打造成新时期的校园文化体系。
《[乾隆]溧水县志》里载:“学宫西旧有安公应睟祠,年久营兵占住……日久倾塌。祠西为赵公书院,康熙五十九年建,祀县令赵公世臣,屋宇亦渐颓废。乾隆四十年,知县凌世御集绅士捐金,改建高平书院,仍祀三公于后楼。”“高平书院”即溧水实小前身,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书院大门五间,讲堂三间,左右各一间,厢房左右两间,后楼五间;下为掌教居室。楼左多隙地,周列垣墉,错置花石,辟小窗相对,以为藏修游息之助。又东外,平房十间,为诸生肄业所。”县志对“书院”的构造做了详实的表述,使得后人有机会看到书院的“廊道”格局:大门——讲堂——左右——厢房——后楼——居室。这样的“一间”连着“一间”就是“道”,而中间连接的必定就是“廊”。
“……垣外邑庙,徽恩阁重窗洞开,高标辉映,草树葱郁,揽结巾佩读书寻味之子,咸于此得文心之贶矣。”县志这段表述,映入我们眼帘的又是一幅学子们伫立廊道前孜孜不倦诵读的读书图:墙外的城隍庙里“三层楼”的徽恩阁窗户全都敞开着,高耸特立之物在阳光的照耀之下相互映射,院内草木青翠茂盛。读书的少年们将头巾结于头顶,认真、专注地阅读古往今来的书籍。“诸生”在这样的场所之中学习,你是否能与我一起想象高平书院随着每日旭日东升,从院内传至大街小巷的那朗朗书声?
史料记载,1945年10月后,学校迁址到城隍庙内。穿过三层楼,沿着“万年台(戏台)”的石阶,拾阶而上,“读书学做人,做人要读书”十字赫然分列两侧的墙壁之上。“拾阶而上”走的是“道”,迎面而来的“分列式”墙壁(连接于外围与学校之间的纽带)便是“廊”。
“书院”之中的条条廊道承接了幽幽文脉。至今,学校楼宇顶端矗立着的“文明 和谐 严谨 开拓”八字校训,轻声细语传递着“读书学做人,做人要读书”的办学理念。
二、潜移默化,让“廊道文化”趣味
学校的主要职能就是学习、求知,而“阅读”却是学习所承载的最大形式。试想:没有“阅读”的学校,将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不会“阅读”的师生,将会如何地走向未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由此,一所学校当务之急就是要营造出阅读的氛围,以打造“书香校园”为首选之事。“廊道文化”遵循的是校园原有的文化底蕴,遵照的是“照舊寻文”的原则,不是大兴大建,更不是“人为造景”,而是“书香校园”所具备的气质或姿态,也是校园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校园的特征。
废物利用,图说故事。以学校闲置的物体加工、改装成看得见的“文化窗”,以“无声”的方式叙述学校有形的历史过往。例如,将学校食堂拆卸掉淘汰的大锅架改成竖立的宣传板,中间的圆形孔做成照片展示区,形成“我与实小”廊道;将已经使用了五六年、分散在学校多处的多个移动小书架摆放到一处,形成“阅读广场”廊道;将学校西面围墙做成凹凸的文化墙,镶嵌上本地区流传千年的“中山八景”壁画图,形成“文化广场”廊道。
二次改造,唤醒故事。“校园文化”也可以通过设置“无声物品”去承载学校的传承和人文情怀。例如,学校总务处与图书馆进行协商,利用商家已经搁置不用的货物架改造成书架,安放在教学楼一楼的大通道(廊道),摆上学校“儿童阅读与写作推广人”推荐的图书,一则满足临近班级的阅读渴求,二则作为上、放学的人流潮的分流区域,三则起到分散聚集人群的多重作用,体现学校人文关怀。
浸润体验,省悟故事。“曲廊紫韵”(回廊)本是一条处于学校东南角僻静的紫藤长廊。每年四五月期间,紫藤花缀满枝头,这里一串,那里一丛,在旭日的映照下,“紫气东来”。学校总务处在长廊的长条凳上添置了三四处“比翼双飞”“振翅欲飞”的“陶艺白鸽”,象征团结、安宁;每根廊柱、横梁上张贴了一首首中英文对照的古诗词,常有孩童稚嫩的朗朗读书声从花丛中溢出;还有专门为青年教师设置的粉笔字书写场所,一幅幅小黑板上俊秀的字体让人赏心悦目……“廊道”顷刻间成为全景式文化浸润体验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优美的环境,优雅的廊道,时时刻刻都会给师生一种心灵上的感染,影响着成长与发展。
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故事,故事既需要“说一说”“展一展”“演一演”,更需要以活跃于心灵的“价值与信念”为落脚点,打造一个又一个“廊道故事”,从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熏陶、影响每一位师生。
三、以文化人,让“廊道文化”适切
为提升书香校园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盘活学校图书馆资源,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师生阅览室、图书室,将之演化为“书馆”形式,并聘请校内知名的老师担任荣誉馆长,同时组建“儿童阅读与写作推广人”志愿者团队。当然,我们如何真正地让图书有“存在感”?如何让孩子们对图书有“亲近感”?我们可以实施班级间的“图书漂流”活动:由“书馆”工作人员选择几十本图书(大约一个班级人数的量)装入“漂流箱”,从年级的一班开始,依次是二班、三班……直至最后一个班。班与班“图书漂流”的间隔时间是2-3天,中间交接时要清点图书与阅读单。
明代大儒王阳明说:“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图书漂流”活动就是典型的“知行合一”的具体表象,也是“廊道文化”的实践行为:一个班级就是“廊”(一个阅读的空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接仪式就是“道”,合在一起形成的就是“廊道文化圈”。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学习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而校园内能提供读书的场所也有很多:图书馆、阅览室、教室,等等。为了更好地引领孩子们读更多的书,读更好的书,我们还可以开展“周六读吧”的公益读书活动:利用学校“书馆”资源以及教师专业优势(比如现有的“儿童阅读与写作推广人”的特长),逢每周六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开放”,主要形式是“共读一本好书”。对于“共读一本好书”,我们不追寻单个教师的作用,不强调“共读一本书”时指导模式的统一性,而是依从学生“阅读期盼”的需求,以“儿童阅读与写作推广人”个性化、趣味化的思考为主。这样的“共读”才有可能真正成为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阅读共同体”,让阅读真正走心走实。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来说,“廊道文化”业已存在;对于身处类似“书院”浸润之下的莘莘学子来说,阅读渐渐也会成为自然。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阅读环境下,承继也便成了习惯,发展也便有了可能。
四、承继展望,让“廊道文化”可期
每所校园内都有许多株大树,它们相互间构成的“区块链”(也可称之为“廊道文化”的雛形)便是“校园文化”预期发展的“童年期”。我们何不采用一株株大树,形成“廊道文化圈”,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个“大树之子”呢?
例如,悬铃木(法国梧桐)好栽易活,生长非常迅速,每棵树的树叶既大又茂盛,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树底下常常是学生游戏、玩耍的场所,我们不妨在周围廊道上设置“馆藏推荐”:每周安排一名“儿童阅读与写作推广人”志愿者按照低、中、高三个年段进行选书、推荐,摆放在货架上。学生在玩耍之余看看书,久而久之,他们既读到了不同种类的书籍,又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增长了才干与能力,净化了身心,形成了一棵棵“博学树”。
再如,我们可以在学校开阔地带栽种一些适应性强、不怕寒冷的女贞。冬天,我们可以让每一位学生亲近它们、呵护它们,形成一棵棵“刚毅树”;可以在学校主雕塑四周栽种树体端正、叶大荫浓的梓树,继而形成“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学习”的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一棵棵“希望树”。
《易经·乾卦》中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隋唐时期的经学家孔颖达对此句话做出的解释是:“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也就是说,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成就和功绩,可以使人类驱除愚昧,走向光明。这样的“大树之子”的“廊道圈”不正是“天下文明者”吗?
文化是一种环境,是环境中的人文的气息、气质以及无形之中的谈吐。学校有了文化,教师就有了文化;教师有了文化,学生就有了发展的方向。从一层又一层缔结的角度来看,文化是学校所有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也是提升学校形象、丰富学校内涵、凸显学校特色的源动力。一个人只要具备了道德精神,也就拥有了高尚的灵魂和坚毅的力量,学校构建“廊道文化”,也就有了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清]凌世御(修),[清]方性存、吴鹤龄(纂),傅章伟(点校).[乾隆]溧水县志[M]. 南京: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20.
[2]朱永新. 造就中国人[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9.
[3]唐江澎. 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M]. 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1.
[4][明]王阳明. 传习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