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分析

2021-01-10卞正巧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6期
关键词: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治疗效果

卞正巧

摘要:目的:对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9月,选70例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患者,均进行 针对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血沉。结果:比较治疗前,治疗后血沉(3.16±1.01)mm/h下降(P<0.05,t=29.5112),治疗后血小板(224.56±40.78)×10^9个/L、血红蛋白(118.85±29.56)g/L、红细胞(4.44±0.98)×1012/L上升(P<0.05,t=24.5035,16.7142,8.3060)。结论:对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进行诊断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风湿免疫病是指由于患者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类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和成人斯蒂尔病等[1]。风湿免疫病,其临床症状根据疾病类型不同,患者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对称性肿胀和疼痛,并伴有关节畸形[2]。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患者会出现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光过敏、脱发、血液系统损害和肾脏系统损害[3]。风湿免疫病发生后,会引起各种器官和系统损伤,尤其是血液系统损伤。早期的疾病很容易被误诊为单纯的血液系统疾病,延误治疗。本研究对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2019年12月-2021年9月,选70例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患者,31-75岁,男:女=29:41,系统性红斑狼疮22例,类风湿关节炎24例,干燥综合症24例,已签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给予丙种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4004)、甲强龙(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注册证号H20080284)、环磷酰胺(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583)等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血沉、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分析,计量(), t检验,计数率(%),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血沉

比较治疗前,治疗后血沉(3.16±1.01)mg/L下降(P<0.05,t=29.5112),见表1。

2.2 比较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

比较治疗前,治疗后血小板(224.56±40.78)×10^9个/L、血红蛋白(118.85±29.56)g/L、红细胞(4.44±0.98)×1012/L指标改善(P<0.05,t=24.5035,16.7142,8.3060),见表2。

3.讨论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指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疾病,如肌腱、韌带、法氏囊、筋膜等[4-5]。风湿性免疫性疾病包括以下疾病:最典型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和硬皮病,发病机制很复杂[6]。各种风湿性免疫性疾病的损伤部位和受损器官类型不同。常见的机制是免疫调节的缺陷,因此治疗也侧重于调节免疫功能。因此,风湿性免疫性疾病是一大类疾病,包括各种类型。

风湿性免疫性疾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样的。最常见的类型是贫血、白细胞减少和低血小板计数。在风湿性疾病中,大约50% 的免疫性疾病患者是白细胞减少症[7] ,低血小板计数是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液系统中常见的临床表现。贫血是风湿性免疫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其中轻中度贫血最为常见[8]。

本研究,比较治疗前后血沉、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治疗后血沉降低(P<0.05),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上升(P<0.05)。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治疗主要依据病人的特殊临床表现,如白细胞减少症,主要为糖皮质激素治疗,轻度病情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即可[9]。效果不理想,可适当增加剂量。如果病人的白细胞小于1×109/L。需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以提高患者白细胞水平。糖皮质激素引起骨髓抑制的风险很低,而且还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反应对血液系统的抑制作用,可以达到改善外周血损伤的目的,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如果病人以低血小板计数为主,病情较轻,并给予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果病情严重,糖皮质激素加量,同时需要使用环磷酰胺和其他免疫机制药物进行治疗,甚至使用丙种球蛋白;如果病人目前以贫血为主要表现,如果是轻度贫血,可以采用饮食疗法代替药物疗法,对于较重的患者,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法,如甲泼尼松龙冲击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缺铁性贫血可以补充铁。如果贫血严重(如血红蛋白小于60克/升) ,特别是如果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应给予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依赖大剂量激素治疗,对于危重患者可考虑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3ー5天,每天500ー1000mg/d)[10],与免疫抑制剂(例如环磷酰胺)混合使用。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人应在输血期间用洗涤红细胞进行输血,以减少溶血的发生。

综上,对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进行诊断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具有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灿, 陈玙, 徐静,等. 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10):3.

[2] 龙现明, 蔡成森, 周欣,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0, 24(3):6.

[3] 刘龙, 刘遥, 高方媛,等. 慢性肝病合并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8):5.

[4] 梁一晨, 姚洋, 张芮君,等. 外周血效应型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099(003):164-168.

[5] 伍树芳, 张卓亚, 黄赛赛,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游离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变化和临床意义[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9, 023(010):652-655.

[6] 郑建雄, 董曾荣, 唐乙萍,等.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0, 24(9):5.

[7] Yanyun C , X Shunming, Wei K , et al. Clinic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long-pulsed 1064-nm Nd:YAG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 and its effect on the ultrastructure of fungus pathogen[J]. 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 2020, 35(02):429-437.

[8] 王香英, 吴建强, 卢美萍. 121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受累及免疫学特征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1, 36(4):4.

[9] Lgab C , AMD E, Xrf G ,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adherence to disease-modifying drugs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rheumatic diseases: A proces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s and expert consensus[J]. Joint Bone Spine, 2019, 86( 1):13-19.

[10] 李慧慧, 孫乾, 韩雅慧,等. 血清降钙素原浓度预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发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 43(5):5.

猜你喜欢

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治疗效果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