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如何借力“一带一路”做好对外传播

2021-01-10童瑾熊建磊

传媒 2021年24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创新路径陕西省

童瑾 熊建磊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和推进,陕西省逐渐发展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核心区域。本文在简述陕西借力“一带一路”做好对外传播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外传播中的创新,并提出陕西借力“一带一路”做好对外传播的路径,以期为陕西文化“走出去”,增强对外传播影响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 对外传播 创新路径 陕西省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响应。“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也进一步搭建了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的桥梁。陕西,尤其是西安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陕西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合作更加频繁,为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传播的必要性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陕西与中亚地区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在丝绸之路的带动下,陕西逐渐发展为沿线经济带的桥头堡。传播好“陕西声音”,提高传播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1.地域优势有助于与中亚各国展开多领域合作。古长安(现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与中亚各国的往来有悠久的历史。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与邻国保持友好往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周边邻国的传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带一路”的提出使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陜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作为新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桥梁。以“国风秦韵”为首的文化品牌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友人的青睐,既打造了独特的文化品牌,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2.陕西对外传播呈现新常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期间,陕西省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新常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科技、文化、贸易、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在科学技术上,新能源、生物医药、农业发展、机械制造等领域建设了一批跨国合作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多方优势深化合作关系。在贸易方面,中俄、中哈等合作的产业园区扩大规模,众多优势企业加盟合作,扩大了产业链。在教育方面,陕西与沿线国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鼓励高校大学生以交换生身份进行学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多。同时,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相继举办了丝绸之路艺术节、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等,备受社会瞩目,为陕西文化“走出去”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3.外宣理念的进步有助于传播途径的调整与改善。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曾指出,对外传播最关键的是理念而不是渠道。过去,我们习惯性地以宣传综合国力的方式进行对外传播,将多元的复杂问题当作纯粹的单向输出,忽略了对方的需求和心理,这种宣传理念早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国际格局的变化。陕西应当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摒弃传统的外宣思维,加强交流与对话,用沿线各国都听得到、听得懂的话讲好陕西故事,传播陕西声音。

二、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传播的创新

陕西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起到了表率作用,为陕西文化“走出去”开辟了新路径。

1.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分类日益精细化,特别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在知识体系、思维模式和语言能力方面都呈现出立体化、多模态。陕西高校在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一批高校率先在学科分类上进行创新,采用了融合学科的复合培养机制。例如,自2019年以来,西安外国语大学把外交学、国际贸易、新闻学等6个专业作为实验点,实施了“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分为两大类6个实验班,明确了“英语+一门其他外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小班教学,形成了国际培养制、创业实践制、学业导师制、荣誉培养制、动态管理制等立体化特色培养机制。

2.区位优势助推陕西产业布局创新。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对内连接东南沿海,对外连接中亚地区,呈现“向东集散、向西开放、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助推陕西产业布局的创新,加速了陕西的发展步伐,使之迅速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中,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目前,陕西省已与40个国家建立了99对国际友城关系。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推进,陕西以其在历史、文化、地缘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并借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加“朋友圈”,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如陕西建工集团、陕西汽车控股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重点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海外陕西”布局。陕西建工集团采用股权合作、属地化经营、融资租赁等模式,相继承接了卢旺达政府办公大楼、马来西亚一体化综合磷化工项目等一大批海外重点项目,同时,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市场,优化市场布局,建立中亚、南亚、中非等海外基地,市场分布从13个国家增加到27个国家,合同签约额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成为“海外陕西”的核心驱动力。

3.对外发展思路的创新。陕西省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助推下,不断调整与中亚地区合作交流的发展新思路。2021年4月25日,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陕西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8大类26条具体任务,明确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快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等任务,重点建好境内国际合作园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提出办好大型文旅对外交流活动、推进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等内容,探索建设健康、数字丝绸之路。站在“一带一路”的历史节点,对外发展思路的创新,正在助推陕西的品质建设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三、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好对外传播的路径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带动下,陕西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发展为“一带一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对外窗口、旅游中心以及商贸中心。

1.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构建对外传播新模式。对外传播渠道关系到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要增强陕西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就必须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构建多元的文化传播新模式。一是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搭建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增强陕西的文化输出力和影响力。以西安为例,可以召集多方力量和资源组建对外文化传播团队,广泛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包装和创新,以包括直播在内的多种形式宣传传统文化。可以策划以《舌尖上的陕西》、《魅力中国—秦腔》、《透过陇县看中国脱贫攻坚战》为题的专刊或纪录片,借助互联网将陕西声音传播到海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陕西的发展和变化,开启对外传播新模式。对外文化传播可以以高科技为载体,发挥互联网、APP客户端的作用,如利用软件开展“红色记忆”专栏,采用动漫艺术等形式进行各种题材的创作等。二是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创办文化教育学院等方式,使陕西文化融入国际教育中。据陕西省教育厅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底,有来自150余个国家超过2万名外国留学生来陕西学习,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占50%以上。来陕留学生数量的增长离不开“一带一路”的推进,也得益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热爱。在此过程中,教师肩负着传播陕西文化的使命,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陕西文化、中国文化等内容,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也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之真正地走向世界。同时,陕西也要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去。在2018年巴基斯坦举办的独立日文化盛会上,陕西代表团带去了唢呐,陕北民歌《兰花花》、《山那边》,秧歌、腰鼓等节目,使观众感受到东方文化的魅力,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

2.打造陕西特色文化品牌,持续扩大对外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得到了沿线国家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使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民交流更加密切。陕西省是我国文化资源大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地理风貌、历史典故、美食文化等都极具特色,对外国友人也极具吸引力。陕西省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传承陕西文化。以“三秦印象”、“国风秦韵”为首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主要以弘扬陕西传统文化为主,如秦腔、安塞腰鼓、皮影等,组成系列文化精品项目走出了国门,受到广大外国友人的热爱,传播了中国文化正能量。2018年热播电影《白鹿原》和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也是对陕西传统文化的全面展示,无论是当地的文化民俗、建筑风格,还是饮食元素,都在荧幕上得到了全面展现。其中,《白鹿原》的拍摄地关中影视基地白鹿原影视城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使陕西文化进一步走出国门,也为当地带来了传统文化旅游热,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传播了传统文化。

3.抓住青年一代受众群体,讲好陕西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就需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求传播者平等地进行对话,在尊重双边文化习俗的基础上,不仅要考虑故事本身是否“值得讲”,更不能忽视对方是否“愿意听”。一些民族特色较强的文化产品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可能一时难以被认可,当文化差异出现时,我們要通过智慧的表达和途径,使我们的文化产品与当地人的本土化特点结合起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实现陕西人民与中亚人民的“民心相通”。这其中青年群体的重要性凸显,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和宣传。2015年,西安外国语大学和西北大学先后成立中亚学院,专门招收来自中亚国家的学生。同时,设立“中亚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数额为5000元~2万元人民币不等,鼓励中亚学生积极学习中国文化。这为青年群体讲好陕西故事提供了跨文化人才的保证。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了陕西与沿线各国家与地区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对外传播的桥头堡,陕西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节点,要努力探寻与各国利益的契合点,调整传播理念,丰富传播途径,持续增强对外传播话语的创造力,以更好地讲好陕西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作者童瑾系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

熊建磊系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编辑部副主任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陕西区域传播力的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JK028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陕西民间艺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N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涂凌波.中国对外传播“新常态”与三种转变路径[J].当代传播,2015(05).

[2]王亮.“一带一路”下陕西在中亚的形象建构及对外传播[J].今传媒,2018(02).

[3]杨达,熊雪晖.“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的融媒体路径[J].中国出版,2020(20).

[4]牛慧清,王滋.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路径探寻[J].当代电视,2020(12).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创新路径陕西省
太阳第一家
123的几种说法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