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及协同推进
2021-01-10王倩
王倩
摘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两者虽然各有侧重,但却密切连接,两者衔接有着广阔的空间。需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找寻两者的共同点,实现推进我国农村地区高速发展的目的。有鉴于此,文中选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为着手点,探讨如何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有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条件。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措施;协同推进
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转变,开始全面转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衔接,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三农”工作的核心。想要推进两者衔接,就需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清两者衔接的思路,才能实现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目的。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要性分析
脱贫攻坚旨在解决贫困问题,但解决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在对旧有政治体制进行变革,对国家治理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持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中着重强调治理有效,侧重解决当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散”问题。因此,增加农民之间的联系、提高干群关系,也是国家治理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致富的关键。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与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国要想共同富裕,需要创造出庞大的社会物质财富,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就在农村,但难点也集中在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根本就是对农村贫困人口根本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治理相对贫困的阶段,这就需要采取长期有效的方式进行。因此,从最终发展目标上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分析工作。
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的分析
2.1 思想层面认知不足
农村基层治理与实践时,部分地区不能正确看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的关系,缺少对两者融合的主动思考。虽然当前扶贫办公室都已改成乡村振兴局,两个独立机构的问题不存在,但两者之间的职能未完全改变,目前现有职能还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其他方面职能未涉及。
相当数量的基层党员没有意识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想上的空白造成行为的缺失,造成推进工作开展时无从下手,缺少明确的指导思想。此外,当脱贫攻坚完成后,部分党员干部觉得可以“歇一歇”,趁着乡村振兴没有全面铺开的时候松口气。这种思想层面的轻视,直接阻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2.2 政策层面衔接不足
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针对脱贫的政策,但在脱贫攻坚结束后,需要及时梳理现有的政策,判断哪些需要废止、哪些需要改善、哪些需要保留。对于长期性与普适性的政策,需要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是否要调整或完善。因此,两者融合背景下需要综合评估与安排政策。
同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层面上彼此独立,并没有进行统筹规划。目前已经完成扶贫工作,乡村振兴背景下有些扶贫项目已经不提后续工作了,党员干部觉得扶贫工作已经结束,之前的不必再提。但脱贫攻坚时解决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当前依旧存在大量相对贫困人群,这就需要一个长效帮扶方案。但实际规划层面却存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不到位的情况。
2.3 相关产业衔接问题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意味着以前的产业扶贫要升级到产业兴旺。脱贫攻坚时代产业扶贫的目的在于脱贫,大部分项目都是政府主导,贫困人口主要参与到见效快、投入多的产业;而乡村振兴时代则要实现生活富裕,产业方向变为覆盖大部分乡村居民,选择高收益率的产业。
就当前情况来说,相当一部分扶贫产业可持续性较差,主要为养殖、金融等产业,这些产业普遍存在后续保障不足的情况,自身缺少可持续性。如,脱贫攻坚时,政府或扶贫干部负责包销贫困户种植或养殖的产品,甚至出现产品价格与市场价格倒挂现象以保障贫困户的收益,这种模式缺少市场竞争力。新形势下这种模式在产业衔接层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及协同推进策略
3.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发挥激励制度积极作用
首先,要唤醒其主人翁意识,通过一系列惠民措施的开展以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激发农民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吸引农村年轻生力军主动回乡建设。
其次,对于那些回乡建设以及留乡创业的有志青年,政府部门在给予其政策支持的同时,还要为其搭建渠道,创建机会,帮助他们乡村梦的实现,只有让农民真正看到乡村发展的前景,才能鼓足干劲,继续奋斗。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维护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将推进农村发展、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着手点,实现增产增收。
最后,在农村振兴战略中,一定不能少了农民的参与。所以要全面提升村民对于农村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政府部门需要组织一批专业人士定期下乡为农村人民进行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以及宣传表演等工作,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广大村民提升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他们朝着有理性、有素养、有目标的新型农民前进。另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只有农民自身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站稳脚跟,获得长远发展,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光发热。因此政府部门可以组织村民开展技能学习、养殖培训等工作,引进各种专业人才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使广大村民能够凭借自身专业知识获取劳动成果,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
3.2 培养农民创业意识,提高农民创业综合素质
虽然有部门针对农民创业素质进行实践探索,但实际精准性不足,调查所得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农民的创业能力提升需求。因此,地方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在开展农民创业培训活动前需要掌握农民的需求,了解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这就需要通过调研了解农民“创客”,调研方式可以选择问卷形式,也可以抽取人員进行交流沟通,调研时主要了解农民“创客”的需求,准确把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为了提高培训效果,需要收集整理成功的农民创业项目,总结创业经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也可以作为后续培训活动开展的基础。
提升农民创业者的创业素质,不能简单地追求统一培训模式,而是需要根据创业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其创业素养。因此,开展培养与提升农民创业素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培训方式,也是开展精准培训的主要环节。针对性培训形式,即综合考量农民创业者的综合素养,打破原有统一培训的模式,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案,滿足不同农民创业者的需求,提高农民创业者的培训质量。通过培养农民创业素养,实现改善民众生活条件的目的。
3.3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合理配置商业银行资源
实行利率市场化前,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部门更加关注大型集团农村商业银行与国有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受政府影响较大,小微农村商业银行与民营农村商业银行存在融资难问题,阻碍了市场发展与进步。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农村商业银行监督管理委员逐步设立风险自担的金融机构,为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融资提供了一定支持。对此,农业农村商业银行应改变以往的经营理念与模式,以经济效益为导向设立科学发展战略,根据市场要求确定贷款对象,优化客户结构,主动为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在发挥融资作用的基础上,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需要强化自身对于资金成本的管控,对成本管理机制进行适当改革和优化,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使其在适应并满足商业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实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适应金融市场环境发展。对此,商业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对自身成本管理理念和内容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进一步提升并扩大成本管理的实际覆盖范围,增强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能够正确解读和分析成本和收入之间的联系,对成本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了解和明确,提升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推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保证成本管理计划的全面落实。其次,商业农村商业银行在推广成本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全面引进和深入利用,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技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不断创新自身成本管理模式,加强信息流通和利用,进一步实现商业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源共享,以此实现对自身运营成本进行有效分摊,为后期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撑。
4 结语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协同推进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适的衔接方案,引入相关人才,及时调整政策内容,保证相关内容的可续性。希望通过文中论述,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实现推进农村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晓敏.立足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浅谈古浪县脱贫攻坚的成效与后续举措[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9):1-2.
[2] 张岩,徐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现实困难与实现路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89-99.
[3] 陈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农民合作社参与贫困治理的回顾与展望[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5):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