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金融化问题研究述评
2021-01-10李俊茹
摘 要:日益增强的粮食金融化属性正不断改变传统的粮食供求关系及价格波动特征。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粮食金融化的形成及内涵、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粮食金融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农产品金融化对农产品价格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本文发现粮食价格波动受到金融因素、期货因素、投机因素、能源因素等的影响较大;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其中的不利因素对粮食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在粮食金融化背景下,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及影响机制时,金融因素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和粮食价格波动的风险防控等方面值得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粮食金融化;农产品金融化;粮食价格;粮食安全
近年来,金融及金融衍生品不断向粮食市场渗透,导致粮食商品的金融属性逐步增强。加之,粮食市场投资炒作增加,价格不仅取决于供求关系,还取决于投资的增减与介入方式、时机等因素。诸多因素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规律。尤其是2006年后世界粮食价格的大幅异常波动导致农民种植意愿下降,土地“非粮化”现象日益凸显,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一、粮食金融化的内涵及表现
金融化理论是在Mckinnon和Shaw提出的金融发展理论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之后通过学者们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而粮食金融化概念是在2006年国际粮价频繁剧烈波动,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剧粮食价格波动的背景下提出的,粮食价格波动导致金融投机活动转向大宗商品,粮食市场与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的交互作用发展形成多元的金融体系,从而粮食市场表现出“金融化”趋势。随着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大量文献围绕“粮食金融化”的概念界定展开广泛讨论。
(一)“货币”单一视角的金融化
从“货币”视角来看,最常见的是“粮食美元化”的概念,即粮食市场与金融市场联动性增强,投资炒作增加。粮食市场、现货市场与远期市场的美元过剩流动冲击粮食市场,引起粮价剧烈波动,粮价的波动在不断替美元过剩流动性做“消化”。粮食贸易的“金融化”从根本上看是通过金融方式将美元资本与世界粮食贸易结合的过程。另从“一般货币资本”视角出发,大宗商品金融化意味着货币流通量过大引起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之后传递到现货市场,进而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
(二)“货币金融”视角的粮食金融化
从“货币金融”视角来看,粮食金融化主要表现为金融货币发行过多,游资过多,从而引起粮食价格波动。剩余资本进入粮食市场后,影响了金融市场上的投机需求,进而引起了粮食价格波动,放大了市场交易风险。李援亚认为粮食金融化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粮食产业进行资金融通和资本运作,而金融体系则是通过汇率、利率等的变动对粮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张振霞认为粮食金融化是指粮食市场与期货市场、货币市场、衍生品市场及外汇市场相互联动的金融体系,而粮食产品在商品交易所的标准化期货合约与其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具有金融属性。由此可见,粮食价格变动主要源于资本和货币的流动而非粮食本身的供求。粮食金融化是一个动态趋势而非静态的,粮食市场受到金融因素的影响逐步加强,粮食的金融产品属性也逐渐显现,粮食期货、商品指数基金等粮食投资功能也呈现出不断加强的态势。
(三)其他视角
有些学者认为农产品金融化是指农产品市场波动会引起农产品价格波动,金融资本在农产品市场投资炒作,进而提升了农产品的资本属性。也有学者从粮食风险金融化(涉及粮食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风险、粮食生产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风险等)和粮食价值链资本化(主要包括从农地储备到生产、加工、销售整个过程的价值链投资、生产资料投资、技术研发投资等一系列资本化)的角度来定义粮食金融化。也有学者对我国粮食金融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和分析,选取可能影响粮食价格走势的主要金融因素,运用VAR模型测度了大豆、玉米、小麦和稻谷的期现货价格,结果表明金融化程度和期现货价格的波动率呈同方向变动,国外金融因素对粮食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作用大于国内市场,由此说明中国粮食价格的金融化实质上是国际期货市场主导的金融化。
二、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成为当代经济核心的时代,粮食市场与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权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粮食金融化趋势也逐步加快,致使粮食价格不再由基本供求关系决定,而更多地由资本和货币决定,粮食在单一商品属性外增加了商品和金融二元属性。
(一)金融因素的影响
2000年以来,粮食的金融和能源属性成为对粮食价格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金融化程度越高的粮食商品,其粮食价格波动的集簇性和非对称性特征越明显[5]。通过分析棉花、大豆、白糖三种金融化特征较为明显的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过程,可以发现,在农产品金融化的影响下,农产品价格上下波动程度变大,波动周期明显缩短,致使农产品价格的可预测性减弱、不确定性增强。与商品属性相比,金融属性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更大,已成为推动国际大宗商品金融化的重要力量。
(二)期货市场的影响
粮食期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耦合性较强,现货市场受期货市场的影响较为明显,粮食产品的国际依存度越高,其价格受到金融因素的影响就越大。現货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容易受到期货合同交易中价格波动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得以体现,粮食经营者会根据期货市场上期货合同价格来判定即期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并适时调整粮食生产种植规模。经过粮食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后,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最终体现在粮食的消费市场上,这就是消费者感知的价格暴涨暴跌。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
Colbran认为受投机因素的影响,农产品贸易的金融化趋势显现,使得农产品价格呈现大幅上涨态势且波动剧烈。通过构建以价格为激励的金融化驱动机制,在农产品金融化视角下,考察其对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和传导效应,发现影响玉米现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国际石油价格、期货市场、美元汇率等。此外,刘艳萍认为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传导路径主要包括贸易渠道、货币汇率和期货市场等,也有研究发现原油价格上涨,更多商品被转用于生物燃料用途,从而导致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又因为存在消费和生产的替代,从而导致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
三、粮食金融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随着世界金融业的高速发展,金融及其衍生品不断与粮食产业结合,导致粮食金融化程度逐步加深,这也加剧了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如何在全球粮食金融化背景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目前需要研究和防范的重点内容。“粮食安全”一词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危机中提出,它具体指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粮食数量充足、粮食供应稳定、所有对粮食有需求的人都能支付得起粮食的销售价格。粮食价格波动会影响粮食的生产、消费、贸易等各个环节,从有利方面看,粮食金融化可以为粮食价格提供发现与风险对冲的功能,使粮食价格更加透明,从而提升粮食企业通过金融市场掌控相关金融风险的能力;也有利于国内粮食规模化发展,促进粮食产业链进一步整合。从不利方面看,随着粮食金融化的增強,粮食期货市场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增加了粮食价格波动方向的不确定性,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更加严峻。
粮食金融化通过影响粮食价格的波动,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同时也通过粮食价格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已有研究指出,国际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和高价运行主要归因于粮食金融化程度不断提升,我国粮食价格金融化受国际影响逐步增加,但国内金融支持体系尚不健全,国际资本不断进入并影响我国粮食产业,导致我国粮食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还有学者认为粮食金融化趋势加深了世界粮食供求的波动程度,使全球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变得错综复杂,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风险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包宗顺认为2007年后国际粮食价格快速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炒作和能源价格上涨两大因素。就粮食产业发展而言,粮食生产能力弱、价格和收益波动幅度大、种植风险高、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是目前造成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
四、农产品金融化对农产品价格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影响
粮食日益“金融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逐渐加大,使农产品金融化成为分析影响粮食等大宗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全球金融化的不断发展,拓宽了传统金融市场的范围和内涵,农产品市场中大量金融资本和金融投机者的融入改变了传统的供求机制,而期货价格和指数基金的投机等金融化因素推动了农产品价格波动。李秀丽认为货币供给量、原油价格、投机、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因素通过对农产品供求、美元汇率、市场投机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还有学者测算了金融因素对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发现影响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最关键因素是汇率,其他依次为国际能源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给量、国际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和国际利率。对于单个农产品而言,马铃薯价格变动主要受到货币流动性、汇率变动、国际热钱规模、农产品期货交易额及国际能源价格等5种金融化因素的影响,大豆、食糖现货价格的波动主要与通货膨胀、国内期货价格、国际现货价格等金融化因素有关,而大蒜和绿豆等小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主要与货币流动性、农产品期货交易额等相关,且两者的价格波动主要体现为投机性价格的显著变化。
在农产品金融化趋势逐步加深背景下,期货合同交易中农产品价格波动容易引起农产品供求变化,因为农产品经营者会根据期货合同的价格来判定农产品即期和期货市场价格,并适时调整农产品供给量;而金融化因素所带来的价格变动最终会作用于消费者,进而从需求环节对农产品价格波动造成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低,影响农民增产增收,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而农产品市场价格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交易市场的混乱,从而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政府要时刻关注农产品供求及价格变动、宏观经济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等,减少直接干预与配置,充分发挥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对粮食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农产品市场的深化改革;加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强识别和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协调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稳定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以保障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及粮食供应链安全运转。
五、简要评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粮食金融化的概念界定、粮食金融化下的粮食价格波动与粮食安全问题、农产品金融化对农产品价格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目前关于粮食金融化的文献主要从粮食金融化概念的界定、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在粮食金融化趋势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粮食价格的波动特征,以及由外部因素导致还是内在惯性驱动的粮价波动机制、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程度等研究的文献较少。二是针对粮食金融化引起粮食价格波动的风险预知、风险管理及风险防控等内容少有文献关注。
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研究。一是在研究粮食价格波动及其影响机制时,要统筹考虑粮食金融化背景下,金融因素等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价格波动及粮食安全的影响。二是系统分析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粮食价格波动面临的风险,科学甄别风险类型,深入探索影响因素,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与预案,保障粮食金融化下粮食的有效供给及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为国家粮食安全建立稳定的运行机制。三是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更好地利用宏观调控来引导粮食金融化,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目前学者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四是随着玉米在粮食市场中重要性的提升,玉米是否会替代稻谷成为影响粮食市场波动的敏感品种;品种传导、区域传导及产业链传导等是否是影响我国玉米价格上涨及波动的主要因素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MCKINNON R.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2] SHAW E.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 BOATRIGHT J. R . Capitalizing on Crisis: The Political Origins of the Rise of Finance[J].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2011, 21(04):693-701.
[4] 張秀利,张明.农产品金融化、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民收入增长[J].农村经济,2016(12):41-45.
[5] 叶盛,谢家智,涂先进.粮食金融化能够解释粮食价格波动之谜吗?[J].农村经济,2018(05):52-56.
[6] 修阳.浅析粮食金融化实质[J].中国饲料,2020(01):107-110.
[7] 周寂沫.粮食贸易“金融化”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1(03):111-115.
[8] 温铁军,计晗,高俊.粮食金融化与粮食安全[J].理论探讨,2014(05):82-87.
[9] 吕志平.货币流动性因素对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03):101-106.
[10] 李援亚.粮食金融化:界定、背景及特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0):42-45.
[11] 张振霞.粮食金融化视角下粮食安全问题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2):195-198.
[12] 汪来喜.粮食金融化的实质及应对方略[J].中州学刊,2014(01):45-47.
[13] 谢家智,叶盛,涂先进.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效应[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06):19-25+189.
[14] 李秀丽.农产品金融化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6,32(12):76-79+110.
[15] 李援亚,祁华清,王锐.粮食金融化:维度、主体与趋势[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30-34.
[16] 祁华清,李霜,樊琦.中国粮食金融化的测度、检验及政策启示[J].管理世界,2015(02):172-173.
[17] 杨培垌.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世界农业,2013(03):9-11+30.
[18] 汪来喜,赵金霞.基于粮食金融化的我国粮食安全思考[J].农业经济,2016(01):3-5.
[19] 叶盛.粮食金融化与粮食价格:影响关系与传导路径[D].西南大学,2019.
[20] 温铁军.粮食金融化挑战中国粮食安全[J].农村工作通讯,2015(04):36.
[21] 翟雪玲,徐雪高,谭智心,张照新.农产品金融化概念、形成机理及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3(02):83-95.
[22] 李书彦.大宗商品金融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04):51-57+111.
[23] 周兴.粮食金融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5.
[24] COLBRAN N. The financialisation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and its impact on the 2006-2008 global food crisis[J]. Challenge of Food Security International Policy & Regulatory Frameworks, 2012.
[25] 吴海霞,葛岩,史恒通.玉米金融化、价格形成机制及政策选择[J].管理评论,2018,30(11):35-45.
[26] 刘毓海,周海川.粮食金融化对中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研究——基于NARDL模型[J].世界农业,2018(12):68-75.
[27] 刘艳萍.开放环境下粮食价格波动传导机制分析与应对策略[J].价格月刊,2017(10):37-39.
[28] WANG Y, ZHAO S, YANG Z, et al. Food versus crude oil: what do prices tell us? Evidence from China[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5, 7(03):435-447.
[29] 张鹏,邹家骏.我国粮食金融化的特征、影响及对策分析[J].价格月刊,2018(11):88-94.
[30] 奚宾.资源配置视角下的粮食金融化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4(06):75-79.
[31] 吕捷,王雨濛.当前国际粮食经济形势与中国粮食安全[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23(04):131-136.
[32] 包宗顺.世界粮食生产、贸易、价格波动与中国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01):134-146.
[33] 李京栋,李先德,王士海.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价格波动的金融化因素分析[J].華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3-21+145-146.
[34] 苏应蓉.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中金融化因素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06):89-95+112.
[35] ROACHE S. What explains the rise in food price volatility[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0.
[36] 吕惠明,蒋晓燕.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金融化因素探析——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02):51-58.
[37] 张有望,李崇光.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金融化因素分析——以大豆、食糖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86-93+164-165.
[38] 李京栋,李先德.中国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金融化因素分析——基于大蒜和绿豆价格数据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8(08):98-111.
[39] 高春华.农产品金融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5(08):128-132.
(中文校对:李阳)
Review on Grain Financialization Research
LI Junr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financial nature of grain is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ce fluctuations. Comb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grain financialization, the impact of grain financialization on grain price fluctu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financialization and food security, and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financializ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es and ensuring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fluctuation of grain prices is greatly affected by financial factors, futures factors, speculative factors, energy factor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act of grain financialization on grain prices has two sides, among which the negative factors pose a great threat to food security. In the context of grain financialization, when studying grain price fluctuations and their influencing mechanisms, the impact of key factors such as financial factors and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ain price fluctuations deserve further attention.
Keywords: grain financializ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financialization; grain prices; food security
(英文校译:舒雅)
收稿日期:2021-05-27
作者简介:李俊茹,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经济史方面研究,E-mail: lijunru901@163.com。
*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姜长云研究员为本文写作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李俊茹.粮食金融化问题研究述评[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