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阴县早春拱棚马铃薯高效栽培措施

2021-01-10王德泉

吉林蔬菜 2021年4期
关键词:黑痣薯块拱棚

王德泉

平阴县地处华北地区,早春拱棚马铃薯因易栽培,效益高,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为确保拱棚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在指导农民进行马铃薯栽培过程中,我们总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栽培措施。

1 栽培设施及播期

1.1 大拱棚三膜栽培模式

大拱棚棚体高达2.5米,跨度6米,拱棚上覆盖无滴农膜;棚内小拱棚棚体高0.8米,拱棚跨度3米,小拱棚上面再覆盖一层农膜;垄上再覆地膜。1月初播种,4月底至5月初供应市场,平均每亩产量2700千克,效益万元左右。此期的种植模式单产低,商品售价高效益好,下茬的作物种植较早,一般可以采取春拱棚马铃薯间作玉米再套种秋马铃薯实现一年三茬,经济收益较高。

1.2 中拱棚双膜栽培模式

中棚棚体高约1.6米,跨度4.5米,棚上覆盖6~8丝无滴农膜,垄背上再覆盖地膜。一般于2月上旬播种,5月开始供应市场,每亩产量3500千克,效益6000元。下茬种植作物较三膜栽培模式时间稍晚,栽培管理到位也可以实现一年栽培三茬。

1.3 简易小拱棚栽培模式

棚体高1米,跨度2.5米,棚上覆盖一层无滴农膜,垄背上再覆盖地膜。一般选择在2月底播种,可于6月开始供应市场,每亩产量3000千克,效益4000元。简易小拱棚栽植,其收获时间较晚,其下茬作物仅能种植一季,复种指数较低。

2 品种选择

所栽培的作物应选用品质好、抗病、结薯集中、长势强、薯块膨大速度快、产量高的早中熟品种,当地栽培一般都选高原2号。

3 种薯处理

3.1 药剂拌种

种薯带菌苗期黑痣病、干腐病发生普遍,生产中采用二次拌种技术:种薯摊放阴凉地,使用600倍液得44%精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喷湿薯块表面晾干,5~7天装袋;催芽前5天切块,切块后晾干切口,每100千克种薯用11%嘧菌酯咯菌腈精甲霜悬浮剂20毫升,对水0.8千克均匀拌种,晾干催芽。

3.2 切块催芽

每亩种薯约需160千克。播前一个月将种薯置温暖阳光地晒种3天再予以切块。切块要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向顶端螺旋斜切,按顶芽一分为二,每块种薯保留2芽眼,种薯质量50克。晾干刀口2次药剂拌种,保持15~18℃,濕度70%~80%环境催芽。

3.3 晾芽炼芽

薯芽长2厘米散射光晾晒,使芽变绿变粗,控制晾芽温度5~10℃,提高抗寒和柔韧性。

4 双行大垄栽培

当棚室5厘米处地温稳定通过5℃以上即可适期播种。

大垄双行种植一般垄距80厘米,垄背50厘米,双行种植,小行距2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定植5300株。

每垄开沟深8厘米,宽25厘米,溜水后摆种,沟穴里施肥,然后覆土起垄,搂平垄面覆盖地膜。

严格控制溜水量,水渗透沟底10厘米即可,水量不可过大。覆土搂平,种薯块距垄顶距离15厘米。选黑白配色的地膜铺膜,拉贴地面,薄膜埋土中5厘米埋住压严踩实。

5 肥水管理

充分施足有机肥,适当再增施一些中微量元素肥,坚持少施、多次施入法和小水勤浇原则。

5.1 平衡施肥

每亩需要施入优质的商品有机肥150千克和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0千克,施入中微量元素全水溶肥10千克。沟穴施入三元复合肥的2/3及其它肥料作为基肥,注意施入的肥料要与种薯间保留有5厘米间隔,进入现蕾初期可以冲施进剩余的1/3肥料。在薯块膨大期应及时冲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0千克,避免冲施激素型或氨态氮型的冲施肥,以免肥害产生。

5.2 合理灌溉

薯块齐苗前:要溜水播种,在扣拱棚后可第1次浇透水,垄背表面5厘米深土层手握成团不滴水,松开土块不散为适宜,促进马铃薯发根出苗,以利薯块苗齐苗壮,齐苗后再浇第2次透水。

团棵期(即落蕾期前):浇过齐苗水后应予以适当控水,促进薯株根系向下深扎,防徒长也能提高抗旱能力。现蕾初、落蕾初可适当各浇1次透水。

薯块膨大期:落蕾至收获可小水勤浇,一般每周7天浇1次水,防止田间积水。收获前7天左右要停止灌溉,确保块茎表皮老化以利贮藏。

每次灌水深至垄沟2/3,不可漫垄,防止土壤板结影响薯块膨大。浇水要掌握马铃薯需水关键期,依植株长势、需水量而定。

植株顶叶轻微萎蔫状,应及时灌溉。薯块膨大期植株严重徒长,可适当控水但不缺水。

6 温湿度管理

6.1 及时破膜

播后25天,薯芽陆续顶膜,可选晴天下午及时破膜放苗,然后用细土盖严破膜孔。

我们推广的是膜上覆土免放苗技术:即出苗前5~7天,地膜垄背上覆2~3厘米厚土,薯芽自行穿破地膜。减少人工放苗环节,薯苗生长健壮快速,结薯期提前,青头薯减少。

6.2 保温与通风

大拱棚三膜栽培的出苗期气温不高,棚温也不高,出苗期小拱棚二膜始终覆盖。出苗后,太阳出来后及时将二膜放到垄底,下午16时盖上二膜。外界最低气温2℃以上,夜间可不盖二膜。

通风降温:棚温高于20℃,要进行通风降温。棚温最高控制26℃左右,随外温和棚温变化调整通风口,一般先通棚两头风,后通棚腰风。最低气温稳定5℃以上,夜间不关闭通风口。最低气温稳定10℃以上时,撤除棚膜。

保温减灾:马铃薯苗期倒春寒频繁,关注气象预报,注意气温变化,及早采取保温措施。预报最低气温低于1℃时,应在寒流来临前覆盖好二层膜,或在苗上覆盖地膜,可以浇1次水,以提高土壤蓄热量,增加棚内湿度,降低热量散失。

7 适时收获

当马铃薯植株中部的叶片颜色由绿逐渐变黄枯萎时,下部薯块基本进入成熟期,可及时进行收获。拱棚栽培得马铃薯一般可在4月下旬至5月底开始收获。

马铃薯收获晚其产量高,但价格可能偏低,因此收获的适宜时间应结合产量、价格、茬口安排等综合进行考虑。

收获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擦伤薯皮,影响美观和后期储藏。

8 病虫害防治

对于马铃薯病虫害要坚持地下病虫地下治、地上病虫地上治的基本原则。拱棚马铃薯地上病害主要是晚疫病、早疫病、软腐病,地下病害主要有黑痣病、疮痂病,全株性病害主要有黑胫病、环腐病。虫害有蚜虫、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

晚疫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现蕾后至收获期发病重,年份间发病差异大。早疫病落蕾期至收获期发病,呈逐年重发趋势。

黑痣病出苗期间开始侵染,落蕾期至薯块膨大中期顯现病症。黑胫病、环腐病全生育期均可感病,以苗期感病对产量影响最大。薯块膨大期软腐病开始发病。4月初、中旬蚜虫出现危害,地下害虫从播种至收获均可发生危害。

8.1 地下防治

采取土壤处理法主要是杀灭地下害虫和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疮痂病、黑胫病发生。在黑痣病、疮痂病、黑胫病、地下害虫中等发生地块,播前每亩可以使用48%毒·辛乳油300毫升加入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克,或2%春雷霉素水剂100毫升,或86.2%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200克加入25%嘧菌酯悬浮剂80毫升混匀撒施,旋耕,与土壤混合,可连续处理土壤2~3年。黑痣病、疮痂病、黑胫病地下害虫发生较轻地块,可在土壤开沟后每亩使用48%毒·辛乳油100毫升加入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200克,或4%春雷·噻唑锌悬浮剂100米掺加240克噻呋酰胺悬浮剂60毫升,喷施于播种沟内,即可达到防效。

8.2 地上防治

晚疫病在现蕾后期就应开始预防,未发病时可选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叶片噴雾,在发病初期选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或52.5%嗯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选择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马铃薯早疫病一般在温度高、湿度大情况下发病重,此病极易造成薯叶黄化早衰,严重影响产量。当气温高于25℃时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500倍液,或使用50%咪鲜胺锰盐水分散剂1500倍液,或选用75%肟菌酯·皮唑醇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可防治此病。

对于马铃薯软腐病可以选择使用2%春雷霉素水剂2000倍液,或选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10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可以达到防治效果。几种药剂要交替进行使用,一般每7~10天喷1次,可予以连防3~4次。

对于马铃薯虫害防治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相结合。一般可在田间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每亩田地可悬挂70张黄板予以诱杀蚜虫,每3公顷可安装1盏杀虫灯诱杀成虫。

药物防治蚜虫可以选择使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药防治2次即可。

参考文献

[1] 马海艳,张家森,等.滕州市早春拱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5(07):16.

[1] 张永涛.早春马铃薯三膜覆盖种植技术[J].农家科技,2016(03):01.

猜你喜欢

黑痣薯块拱棚
可爱的黑痣
五膜覆盖在拱棚甜瓜越冬生态栽培技术上的应用的探究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青萝卜拱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有痣千万不要随意“点”
小拱棚韭菜助农增收
拱棚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环钻去黑痣250例临床观察
哪些黑痣需要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