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产业升级背景下职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1-10聂玉洁刘向红

科教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

聂玉洁 刘向红

摘要在广州市产业升级背景下,会展行业呈现出创新现代化、外向国际化、与互联网发展深度融合化趋势。高职院校在应对培养新型高水平会展行业英语人才的挑战时,应注重培养目标体系中模块的清晰划分,以及职业素养和文化融入。本文尝试构建了“职业英语素养+行业英语能力+专业英语核心能力+专业英语拓展能力”的培养目标体系,生成“X+1+X1+X2”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多层次教学模块和多元化实训办法,形成了一套动态课程体系。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会展行业 高职院校 职业英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7.014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Guangzhou

——Take Exhibition English as an example

NIE Yujie, LIU Xianghong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uangzhou’s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presents a trend of innovation and modernization, export-orien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eep integr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 of training new and high-level English talents in exhibition indust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lear division of modules in the training target system,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ofprofessionalism and culture.This paperattempts to build a training targetsystemof"professionalEnglish literacy + professional English ability + professional English core ability + professional English development ability", generate the curriculum mode of "X + 1 + X1 + X2", and form a set of dynamic curriculum system through multi-level teaching modules and 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s.

Keywordsindustrial upgrading; exhibition indust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talents

1廣州产业升级现状概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心城市之一,广州近年来已转入产业转型升级期。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产业结构发展分别经历了由轻纺工作为主导,到资金、技术密集型重工业,再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几次关键历程。“十一五”以来,领航发展的产业是金融保险、商贸会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到“十三五”时期,在现代服务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形成了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都市型现代农业并进的经济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全面铺开。近几年来,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成为重点,具代表性的有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广州市会展行业在自身经历升级发展的同时,也承载了为以上重点发展领域的国际沟通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的重任。广州产业升级的特征一是创新现代化,二是外向国际化,这两个特点都离不开商贸会展这一核心产业的支撑。产业转型提质,辅以会展行业向高端发展,促使广州与拥有成熟、先进技术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合作,才能助力广州更好地发挥国家四中心的地位。

2广州会展业转型升级趋势分析

广州是全国三大会展城市之一。素有“中国第一展”美誉的广交会、国际性汽车展、美容美发进出口博览会、建筑装饰博览会、广告展、家具展,常年定期在广州举办。广州的会展业,已具备国际化水平,但相比于国内外其他会展先进城市,我市会展业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展会国际化比例小、档次不高、服务欠规范。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呈现出的新态势已带来该行业向智慧会展方向发展的指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助力广州的许多会展单位和大型展会开启了“互联网+”模式,如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向电商时尚产业采购基地转型、广州国际照明展开启了跨境电商的打造计划、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参展人群提供了“免签免密”的快捷入场体验。互联网+会展的结合还体现在展会营销、门禁系统、现场运营、客户关系管理等诸多方面。[1]

可以说,在时代发展的“倒逼”之下,广州的会展业发展亟须“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首先应与港澳地区、国际先进会展城市,在行业规范和操作实际上接轨,打造具备国际较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平台。其次,应利用互联网、计算机智能等先进手段,提高会议展览市场运行与项目运营管理及服务的效率,改进参与者体验。[3]而不论是哪个层面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会展业高级人才特别是外向型英语人才的助推。

3广州会展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对会展人才的培养呈现出与本科院校对此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同质化倾向,侧重项目策划和高层管理方面能力的塑造。教学内容上多强调常规工作过程的完整讲解和训练,忽视了需要外语支撑的涉外型会展活动的应对及开展。[4]作为培养会展服务人才主要教育机构的高职院校,如果只将会展人才的培养定格为输出国内会展需要的高层人才,则无疑忽视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会展专业技能人才,不仅要满足面向国内的会展需要,更要注重使其具有国际背景知识,而这又是以良好的英语教育为依托。因此,对适应我市会展国际化发展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是当务之急。

4广州会展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会展英语人才应能在外向型会展活动中,恰当地运用英语表达进行与各方面的沟通,完成从开发、策划一个项目,到营销推广,从设计搭建,到会展管理与服务等各环节的工作。

广州的国际展会呈现出与互联网发展深度融合的趋势,近年来各大线上展会的召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订单不囿于当场谈判达成。互联网实现了信息对等,智能交互。

因此广州会展业所需英语人才的培养应围绕这四个维度展开:适应互联网+会展趋势、懂得建立全国性分平台、会操作智能化设施、具备管理服务智慧化的特征。具体到培养目标来说,分为以下三方面:[5]

4.1知识目标

第一,专业知识。会展业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行业前景;从事会展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了解以展会开发策划者的身份,如何进行布局、谋划、组织、搭建、联系、推广,继而接洽、联络、跟进,以及展会期间的接待、管理、服务等流程的基础知识。了解以参展商身份,如何获知展会信息、申请参展、布展、接待采购商、撤展的相关流程和基本知识。

第二,与会展相关的英语知识。按工作流程,学生应掌握:会议筹备与咨询、展会准备、展会推广与询展、展位销售与申请、展位设计与搭建、展会服务与展位接待、撤展与会后跟进等程序当中的专用术语的英文表达式。熟练掌握设计招展书、申请表格缮制、展会邀请函的英文格式以及内容要求。

第三,工作流程中规范化的英文接待、服务用语;涉外会展营销与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会展营销与接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巧;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4.2能力目标

第一,英语应用能力。在熟练运用日常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基础上,能运用英语在书面层次完成资料的搜集、翻译,展会策宣计划撰写、组织议程、邀请信函的撰写;在口头层次胜任展会营销、布展、接待、服务、撤展的沟通任务。

第二,组织统筹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展会各工作流程的合理组织、衔接工作;沟通、接待、处理投诉时展现出良好的接待礼仪,具备必要的方法技巧应对营销、服务的挑战及要求。

第三,适应智慧会展趋势的能力。了解基本的物联网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会展行业的应用,能够智慧管理和运行策划方案、场馆运营、服务安保等产业链环节上的各种资源和多種智能设备。

第四,独立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头脑清醒、条理清晰地分析展会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思考出解决方案;能协调好各方关系,在需要团队成员互相配合的工作环节中履行职责。

第五,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敏锐地洞察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具备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能适应岗位迁移的挑战,并能较快地掌握新环境中新的技能和知识。

4.3素质目标

第一,基础层面,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会展职业素养,熟悉国内外会展业相关政策法规、国际惯例。爱岗敬业、认真细致,为人诚信,发扬国际商务礼仪。

第二,发展层面,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追求宽广的国际视野,愿意主动了解国内外会展业最新发展动向及先进国家和城市概况;具备开放性思维,能思考会展与物流、旅游等相关领域的跨学科、跨行业结合发展,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和一定的灵活性。

5适应广州会展业升级发展需要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5.1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课程设置模式

基于行业新趋势,高职院校会展英语教学应形成一套连续体系,以适应广州市会展行业不断现代化、追求创新、接轨国际,甚至在某些技术上尝试赶超世界先进城市的要求。

5.1.1人才规格

按最终履行功能来说,应培养的人才分为三类:核心人才、辅助性人才、支持型人才。核心人才主要指会展业高端策划,招展招商人才,要求培养的是专业核心及拓展能力,这类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运营能力和创新精神。辅助性人才主要包括设计、搭建、运输、销售等人才,要求培养的是会展行业中一般性的专业能力。支持型人才则主要指翻译、会务接待服务等方面的人才,要求培养的是服务展会的能力。根据本科与高职院校性质及培养人才规格的不同,后者的培养重点是辅助性人才和支持型人才。因此,高职培养的会展英语人才规格应以这两种为主:涉外展会商务洽谈人员和现场多语种服务人员。

5.1.2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笔者经过研究,尝试构建了“职业英语素养+行业英语能力+专业英语核心能力(外向型会展服务管理与营销能力)+专业英语拓展能力”的高职会展行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生成了“X(专业)+ 1(基础英语+行业英语=公共英语)+X1(专业核心英语)+X2(专业拓展英语)”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模式。通过“专业+英语+技能”的办法,以“校内单项实训+校内外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并拓展理论教学。形成了依托专业的1个平台,多个方向的动态的课程体系。

本文提出的1(基础英语+行业英语=公共英语)+X1(专业核心英语)+X2(专业拓展英语)的动态的职业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将体现输入输出理论,建立起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专业核心英语与专业拓展英语间的内在联系:四者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内容上则是启承关系。专业核心英语是基于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教学而继续提高在特定行业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专业拓展英语又为专业核心英语能力的拓宽提供了保障。对于展会辅助性人才,需要的是前三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对于支持型人才,需要前两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5.2教学内容特色

第一,围绕智慧会展的行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笔者在培养高职会展英语人才过程中,不仅在教学内容体系中强化会展与英语两强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加深学生对智慧会展的理解,引导其参与其中。而且以展会“智能应用—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布展—智慧服务”为课程进阶路线,具体要求学生掌握“大数据中心应用”“玩转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APP)”“信息化场馆管理和服务”三大关键任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训练。

第一个任务模块,要求学生以大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采集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可视化等先进技术,在初步了解这些技术与会展行业相结合而运行的一些基础原理之后,筛选、运用、展示所掌握的会展数据。第二个任务模块,要求学生熟练使用集展会营销、会展旅游、会务服务于一体的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实现与国际客户预约、洽谈、交流、交易,向客户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建议和相关服务。随时随地在掌上获取信息、实现交流互动、获取服务提供的支持。第三个任务模块,学生将模拟使用信息化展会场馆的信息资源库、智能展期安排系统、智能基础设施、馆内网络系统等智能化的配套服务体系,并能在会务服务实操当中,用英语较为流利地向参展客户解释、展示该体系及其使用。

这三大任务模块,归入专业核心英语部分。辅之先行的,是基础英语训练模块。在学生的低年级阶段,通过语音室和虚拟实训室的现实条件,将从听说读写译五个维度进行英语语言技能的全方位训练,结合会展行业专业术语和相关知识,不断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为前面提到的专业核心模块做好铺垫。

第二,职业素养和中国文化输出除专业核心与基础模块之外,在课程设置中,还特别注重职业素养的内嵌。一是在教学内容中会体现出要求人才养成:应对实际工作、场景变化、行业发展的快速适应能力。教材编排中也会体现出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正向激励。二是,课程整体设计还会加入实训课时,邀请到行业人士、优秀毕业生,进行引导教学。

人才走向国际展会后,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对外宣传和作为国家民族形象名片的功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定期适当地融入思政教育,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适当训练其对外宣讲、展示民族文化、习俗的知识和技能,从育人层面上增強对本国制度、道路、文化的自信感,又从传道层面上提升了旅游行业的外宣技能。

5.3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人才培养分三年进行,第一年基础语言训练模块+会展概论、策划与组织基础,第二年为专业核心英语模块+会展项目管理及市场营销,第三年,会展行业英语综合训练+会展业政策法规、展示设计与会场布置实操。基础模块设英语必修课3门,专业核心英语模块设专业课3门、选修课2门,最后设综合英语技能训练课4门。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与本专业相关技能证书和英语水平等级证书,每学期设置实习机会和相应课时让学生前往展会参与服务,了解行业动态。允许某些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出外进行实地教学,并给予交通餐食报销及补助。积极进行校内校外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会展英语课程体系的考核,依模块不同,而选用总体各异的评估方式。基础模块以笔试为主的期末考核形式,辅之以口语任务或测试来评价。专业核心英语模块,采取综合口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按4:6的比例展开终结性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程度、作业/任务(课堂演示或口头报告、以英语书写的展览表格、信函或其他书面作业)的完成质量。英语综合训练相关课程要求完成项目,学生应在实训项目中,或校外实习单位,完成用英语进行会展作业的各类操作,可以是用英文对展会从事市场营销、会场英语销售、会场英汉翻译、会展谈判或模拟演练、会展英语文案设计项目,等等。

6结论

在广州市产业升级背景下,会展行业的新趋势为高职院校培养会展英语人才提出新挑战,未来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体系还将呈现动态变化,需要更多同行探讨和提出培养模式,总结分享培养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许欣.广州会展“互联网+”的发展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11).

[2]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贸促分会.智慧会展推进成都会展经济转型升级[N].中国贸易报,2015(1).

[3]王青道.发展智慧会展的思考[N].中国贸易报,2016(8).

[4]刘向红.高职会展英语人才培养定位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5(3).

[5]王琪.基于情境教学的会展英语课程设计[J].职业教育,2018(3).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