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中年段数学作业的设计

2021-01-10邝耀东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

邝耀东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中年段(三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这个时期,是孩子从低年段的具体形象思维向高年段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小学中年段的数学学习,开始接触周长、面积、分数等需要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来学习的复杂问题。他们的数学思维慢慢形成,具体形象思维慢慢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这个时候,如果还是使用单一的多做、熟能生巧的作业练习辅助教学的话,必然达不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效果。也不符合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为此,本文通过结合中年段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教学实践,在结合“双减”政策的情况下,提出中年段数学作业优化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数学;作业设计

根据中办国办公布的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要求: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由此可见,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让学生从单纯的“刷题”、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中抽离出来,达到减负的效果。虽然数学作业不是课堂的附属品,但作业也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能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起到让学生锻炼独立或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数学作业的优点也是不容忽略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作业的设计更加规范了。因此,针对中年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作业,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与小学数学作业的紧密结合,开创小学数学作业新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一、传统的小学中年段数学作业弊端

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当前传统的小学中年段数学的作业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作业功能单一。当前,很多学生面对作业持有的态度是被动的,家长老师让我做,而不是我想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作业功能过于单一。很多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知识希望巩固课堂知识,而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以下是笔者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取自校和外校共100名中年段学生,对其完成作业的目的进行调查。

第二,太过于依靠练习册。鉴于现在可供选择的练习册越来越多,大部分的教师就直接选择练习册作为课后作业。但很多时候,练习册的题目没有经过严格筛选,直接让学生长期使用,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第三,没有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小学中年段是一个“分水岭”。对数学学习来说,就更明显了。这个时期,同一个班里,两极分化的情况会普遍开始出现。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布置作业“一概而论”。就会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做不会的现象。这样的作业设计,显然效果甚微。

二、小学中年段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实践

(一)开口说

小学中年段数学能力的培养中,审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强化口头表达的锻炼,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在完成书面练习时,多鼓励学生读题和“说”题,把题目的分析过程“说”出来。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审题的能力。对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让学生“说”题,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表达。

方法1.建立数学微信学习群。每周五挑选一条题目,让学生分析题目,并把分析的过程用语音或视频的形式,发送到学习群内。老师一一针对其分析的过程进行评析。

方法2.关注学生的错题,在批改完书面作业后,让学生先自行修改。并在每次评讲前,每道重点的题目,找几个做错的学生先回家自行分析做错的原因以及解答的方法。评讲时,讲到那几道题目,就由那几个学生上台讲解。

(二)动手做

动手做,顾名思义就是动手操作型的作业。在中年段的数学学习中,涉及了很多需要借助教具或学具进行学习的知识。如: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习长度单位。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分数的初步认识。制作活动日历等等。这一类的作业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调动學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笔者多次实践发现,操作型的作业需要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动手能力弱的同学一起完成。这样的效果会比单独操作的效果更好。下面我以我班一次动手操作作业为例进行说明:

知识点:人教版三年段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前,笔者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笔者打印了一张长方形和一张正方形的图片,让学生通过预习,在纸上分别标出每条边的名称,并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操作方法,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利用课前三分钟,小组内(小组成员按照动手能力一强一弱或一强多弱进行组合)展示预习成果。

除此之外,笔者还定时进行数学知识思维导图创作等操作类的活动。这一类型的数学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内化数学知识。

(三)视听类的作业

视听类的数学作业是通过学生观看优秀微课等音视频资源进行预习、复习,或以此拓展数学知识面。此类的数学音视频资源包括数学趣味故事、数学习题解析、重难点知识讲解等等。视听类的作业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比如,笔者教学人教版三年段下册测量图形的面积后,就利用动画制作软件制作《测量图形的面积》一课的微课,并发给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巩固。以下为作业案例片段:“下面两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呢?叮当猫:我用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来量一量。我再用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来量一量。老师:我用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来量一量。小朋友们,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呢?大家一起来动手摆一摆吧。”通过动画作业的加强巩固,学生们对利用正方形做单位进行面积的测量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更牢固了。

虽然网上此类的音视频资源繁多,但良莠不齐。所以,需要老师进行精心挑选,或者自行制作,并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筛选剪辑,再给学生观看学习。

三、结语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时代在变,我们的教法也需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作业。教师在设计小学中年段数学作业时,谨记需要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其潜能。

参考文献:

[1]杨春华.浅淡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251-252.

[2]晏薇薇.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作业练习[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5:193.

[3]陈建军.我这样布置数学家庭作业[J].基础教育课程,2006,9:29.

[4]刘权华.“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学应有的作业观[J].教学与管理,2021,31:64-66.

[5]宋蓉蓉.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16(10):35-37.

(作者单位:锦绣香江学校,广东   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小学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