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通痹汤浴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2021-01-10王妍李双蕾唐爱华陈文辉蒋云霞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同型半胱氨酸

王妍 李双蕾 唐爱华 陈文辉 蒋云霞

摘要:目的:研究自拟方活血通痹汤外洗治疗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踝肱指数(ABI)及神经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符合DPN糖尿病患者平均分组,对照组以温水浴足,试验组以活血通痹汤浴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ABI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Hcy、ABI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比治疗前改善,使用活血通痹汤外洗疗法后各项指标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痹汤外洗方治疗DPN患者疗效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降低血清Hcy、提升ABI和神经传导速度,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活血通痹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同型半胱氨酸;踝肱指数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常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肢端麻木、怕冷、疼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DPN病情进展可发生糖尿病足,重者还会引发患者致残、致畸现象[2]。为防止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有必要在早期开展有效DPN防治。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结合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等治疗,但疗效欠佳。本文主要探讨自拟方活血通痹汤浴足对DPN患者Hcy及ABI及神经功能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DPN的机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100例DPN患者,治疗均在2018年1月~2020年6月内,以随机编号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26例,女24 例,平均年龄( 52. 12±5. 34 ) 岁,平均病程( 4.53±1. 58) 年;试验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 53. 08±4. 35) 岁,平均病程( 4.65±1. 64)年。两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1]中DPN诊断标准。中医血虚寒凝型DPN入选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1)主症:感觉异常、麻木(袜套感、蚁行感等);(2)次症:肢端发凉,疼痛;(3)舌脉:舌质淡、黯,或伴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或弱。中医血虚寒凝型DPN的诊断标准为符合主症之一或符合两项次症。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DPN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血虚寒凝型DPN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1]制定):(1)年龄在30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2)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1.3治疗方法:对照组予温水外洗+口服甲钴胺治疗;试验组予活血通痹汤外洗+口服甲钴胺治疗,试验用药活血通痹汤处方:当归20g、透骨草45g、红花15g、艾叶30g、川、草乌各10g、桂枝20g、赤芍20g、川椒20g、制乳香20g、没药20g,常规煎汤取汁,稀释至适量,约3000ml,泡洗病变部位(手或足),水温保持在35℃~40℃左右,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2组疗程均为4周。试验前后对患者Hcy、ABI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试验结果。

1.4疗效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踝肱指数(ABI):Hcy水平测试方法选用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来源: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采用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箱ES-100V3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分别测量双侧上臂肱动脉、下肢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ABI)=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踝动脉收缩压取双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收缩压高值。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电生理检查右侧上肢正中神经、下肢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上肢正中神经、下肢腓浅神经的感覺神经传导速度(SNCV)测定使用采用Keypoitnt-4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丹麦)完成。

1.5统计分析:本研究各计数、计量指标数据处理在SPSS21.0平台开展。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 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选取中医血虚寒凝型DPN患者共计100例。疗程结束后共脱落7例,包含对照组3例(失访),试验组4例(1例外地出差终止用药、3例失访)。对照组完成患者占94%,试验组完成患者占92%,完成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2. 1  Hcy与ABI水平差异:治疗后两组DPN患者Hcy均降低 ( P<0. 05),ABI水平显著升高( P<0. 05)。试验组的患者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BI水平显然更高 ( P<0.05) 。详见表1。

2. 2  神经传导速度差异: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显著( P<0. 05) 。详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 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之一。由于DPN可导致足溃疡、感染及坏疽且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DPN一直被糖尿病领域研究列为研究热点。

较多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Hcy血症,血清 Hcy水平的升高与其血管病变、DPN等并发症关系密切,是近年来研究者的共识[4]。同型半胱氨酸(Hcy)通过诱导炎症因子的释放以促进局部氧化应激损伤,活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 NMDA) 间接增强钙内流,从而破坏神经细胞的完整性。有研究认为,Hcy可作为诱发DPN危险因素之一。高水平血浆Hcy引内氧化应激,抑制DPN患者体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影响神经髓鞘蛋白代谢,从而导致DPN发生[5]。本研究中的两组DPN患者通过治疗后Hcy水平均发生下降,试验组予以活血通痹汤浴足治疗后血浆中Hcy水平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活血通痹汤浴足治疗能一定程度减轻DPN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ABI检测无创、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的特点使其成为周围动脉疾病严重程度及下肢血流情况的重要评估指标。本研究中两组DPN患者接受医疗后ABI都发生了明显提升,且试验组ABI提升效果更佳,说明活血通痹汤浴足治疗能有效改善DPN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治疗对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因此可以被广泛推广,具有较高价值。

综上,通过活血通痹汤浴足治疗后Hcy水平显著降低,ABI及神经传导速度提升,说明活血通痹汤浴足治疗DPN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外周血液循环,对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1):4-67.

[2]陈秀芝.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9):1773-1776.

[3]郑筱英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47.

[4]高珊,李辉,张燕.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2):322-324.

[5]米垚川.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炎症介质及自由基生成的相关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16(3):91-94.

作者简介:王妍(1985.10-)女,瑶族,广西全州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邮箱:wangyanshelley@126.com,电话:15289648262.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课题(编号:Z2018053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年基金项目(编号:GZYQJ2014005);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名老中医民族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桂卫中[2014]9号文件)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