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家长心理调适与应对

2021-01-10张琬晴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理调适

摘要: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较为焦虑,增加了孩子的学业负担以及家庭经济负担,也加重了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基于此,“双减”政策正式出台。面对“双减”政策,学生家长心理呈现出支持与不支持两种不同的形态。为调整家长心理,落实“双减”政策,文章分析了家长焦虑形成的原因,并针对“双减”政策,提出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多元化教育评价机制、开展家庭讲座等措施,协同调整家长心理,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关键词:教育双减;家长教育焦虑;心理调适

引言

2018年,智课教育与新浪教育联合推出《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报告》,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家长在教育方面综合焦虑指数达67点,整体较为焦虑[1]。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大,家长教育焦虑日益增加。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2]。“双减”政策提出,要“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双减”政策中明确要求禁止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占用学生的寒暑假以及平时的休息日进行学科类教育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减轻作业负担。面对“双减”政策,家长心理变化不一。双减政策下,家长心理应如何调适与应对,也成了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双减政策下家长教育心理现状

“双减” 政策出台以来,广受各界关注,家長们的焦虑是否真的因为“双减”政策而得到了缓解,也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以及中国青年报联合开展了“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态度”调查,参与调查的家长共有511043名。调查结果显示,87.0%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感到焦虑,尤其是孩子成绩处于班级下游的家长最为焦虑。“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如图1所示,72.7%的家长的教育焦虑得到了一定地缓解,也有6.5%的家长因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更加焦虑[3]。由此可见,“双减”政策下,尽管已有过半家长表示教育焦虑得到了一定缓解,但仍然有五分之一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焦虑不已。

二、家长焦虑心理形成原因

家长长期焦虑也会为孩子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想要缓解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焦虑问题,首先需要抓住家长焦虑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竞争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育已经成为父母眼中孩子唯一的实现梦想,获得发展的途径。教育的经济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教育的育人功能。然而,现阶段我国已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充足、不平衡,尤其是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导致一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因此,数量不足的优质教育资源增加了家长的教育焦虑。而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资源,便不断加大对孩子教育方面的投资,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课外教育培训,“教育抢跑”现象严重,由此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增加了家长的焦虑。

(二)教育功利化倾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学历也不仅仅是一个人完成一个阶段教育的标志,更是用人单位招聘中的一道门槛,学历也逐渐被异化为一种谋生工具。随着教育功利性倾向加强,教育也逐渐被认为是向上流动,获得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最好的手段[4]。稀缺的社会资源主要由“总体性精英阶层”垄断,财富也集中性向富人阶层转移,速度也已超过全球2倍,行为相对的封闭性,而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教育是向上靠拢的主要方式[5]。教育功利性理念影响之下,教育的育人功能渐渐淡化,加之于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升学考试主要以选拔性考试为主,因此,家长过度重视孩子成绩,将成绩看作是教育的唯一结果。由此,家长也衍生出“学得越多,成绩越高”的认知,而教育失败的恐惧也加剧了家长的焦虑心理。

(三)自身教育能力不足

根据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以及中国青年报联合调查开展的调查数据,73.2%的受访家长表示焦虑来源于自己无法辅导自己孩子[3]。“双减”政策发布后,一些家长表示,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看到其他一些“学霸”型家长在家辅导孩子,从而加剧自己的焦虑。也有一些家长即使自身教育经验丰富,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因此,相对于自己教育孩子,家长更愿意将孩子交给老师辅导。“双减”政策的出台,限制了课外教育辅导,家长也由于担心孩子无法从课外辅导中弥补课上学习不足后,更落后于其他孩子而感到更加焦虑。

三、双减政策下调整家长焦虑心理措施

现今,随着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焦虑情绪的上涨与延伸,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对教育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也导致教育培训机构市场混乱,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基于此,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管理,以此来保障教育的公平,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在此情况下,对于仍然焦虑的家长,各方也应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家长的焦虑,落实“双减”。

(一)国家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首先,针对教育资源不均衡、数量不足情况,国家方面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尤其是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需要国家加大资金扶持,配备完善的硬件设备,更需要国家多引入一些优秀的教师。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各类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学质量,也能较好地缓解家长因竞争教育资源而产生的焦虑。

(二)推进教育改革,建立多元化教育机制

追踪溯源,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焦虑也主要是由选拔性考试带来的。选拔性考试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性,对于考试失利的恐惧使家长与学生更加重视考试成绩。为缓解考试成绩带来的焦虑而,教育部可以探索建立多元化教育评价机制,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教育模式,采用多种考核评价模式或是多次考试综合评估的方式,弱化教育的功利性,突出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校组织开展家庭讲座,帮助家长正确看待教育

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动机主要是“道德动机”、“责任动机”或是“功力动机”,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受教育,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对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讲座,邀请有经验的教育家与家长近距离沟通,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教育,认识到教育的育人性,关注孩子的真正需求。一方面,缓解家长过度担心孩子学习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另一方面,也让孩子能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机会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与孩子多加沟通,将教育焦虑转化为教育期待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育发展具有客观規律,孩子的教育不可急功近利。若是过度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违背教育规律,反而可能会降低教育效果。对此,家长应该学会放手,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能够自己探索,自己成长,将原本因教育产生的焦虑转化为对孩子成长的期待。

总之,“双减”政策下,家长也应及时转变心理状态,助力孩子成长。

参考文献:

[1]新浪教育.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报告:成长烦恼不再是孩子专属[EB/OL].(2018-9-16)[2021-11-4].http://edu.sina.com.cn/zxx/2018-09-16/doc-ifxeuwwr4952738.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18-9-16)[2021-11-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3]黄冲,王志伟,姚奕鹏,杨哲,顾鑫凤. “双减”实施后  72.7%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所缓解[N]. 中国青年报,2021-09-16(010).

[4]杨倩倩.教育功利化的现实困境与祛除路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05):26-30.

[5]陈华仔,肖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症”现象解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2):18-23.

作者简介:张琬晴(1988年.7月),女,河南郑州人, 汉族,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助理讲师,本科,专业: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

猜你喜欢

心理调适
警官院校警务化管理下学生的情绪问题及其调适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探析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调适初探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法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老庄的“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试
人本主义视角下社交淡漠儿童的心理调适
高三,我这样帮学生进行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