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体现出的唯物史观初心

2021-01-10吕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唯物史观

吕苹

摘要: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也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文中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批判,揭示了资本家自私和剥削的本质,一词一句都流露出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下层民众的怜惜与同情。唯物史观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切切实实为工人和人民群众谋幸福。现在我们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但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却一刻也没有懈怠。新时代我们要继续践行唯物史观的初心,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私有财产;异化劳动

1.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马克思站在广大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批判私有财产进而批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坚定的理论支撑。

(一)早期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抨击

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发现莱茵省的立法并不是为了保护下层穷苦民众,而是一味地保障地主和资本家阶级的利益,看清了这样的局势,马克思开始积极地为贫苦民众争取权益。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需要,资本家明目张胆地把森林、土地等一些公共资源据为己有,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这样就使得原本需要依靠去树林里捡树枝作为生活资料的下层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资本家剥夺了农民捡树枝的权利,农民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而此时的政府依然站在财产私有者这边,甚至为了使私有者占有森林和土地的做法显得更合法,制定并出台了《林木盗窃法》,规定未征得主人同意就进入森林或土地偷捡树枝、砍伐树木的人,都应该以盗窃罪被拘捕。这无疑是要将贫苦民众赶尽杀绝,面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清楚地看到私有者试图通过《林木盗窃法》强行将占有森林、土地的行为合法化的企图,立场鲜明地站在贫苦民众这一边,毅然决然地为他们的权利进行辩护。马克思认为《林木盗窃法》维护的不是真正的公平,而是财产私有者的私人利益;省议会通过《林木盗窃法》,对贫苦农民施以刑法,就是把“行政权、行政当局、被告的存在、国家的观念、罪行本身和惩罚降低为私人利益的物质手段”。

(二)后期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私有财产的揭示

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私有财产的论述,揭露了私有财产的弊端,对私有财产背后隐藏的不平等进行了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蛊惑人心,使自己阶级的利益最大化,鼓吹劳动是财富创造的唯一源泉,宣扬资本与劳动之间、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关系的统一,是利益的共同体,不存在矛盾和对立,并将这一说法作为理论的出发点。这一理论蒙蔽了人们的双眼,掩盖了资产者和无产者之间对立的实质,把他们置于统一体的幻象中。这就掩盖了资本家攫取工人所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的实质,好像也使得将私有财产视为合理的这一规定显得合理起来,工人沉醉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谎言中,变成麻木的机器。

马克思深谙工人和资本家阶级在经济是上的对立关系,极力揭露使工人陷入贫困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一旦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关系达到一个顶点,就会引发资本主义制度的自取灭亡。

2.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

(一)阐释异化劳动

《手稿》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异化劳动,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批判提倡人本性的复归,进而展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展望。

马克思说“国民经济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根源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己性,如果从异化劳动出发来理解“当前的经济事实”,一切将不再显得那么神秘。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辩证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驱使下,“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变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工人越是进行生产,为资本家创造出的财富就越多,工人自身就越窘迫,生资料越来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对象化还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工人不仅在生活资料上贫乏,生产资料也被资本家剥夺,工人就失去了劳动的对象。工人为了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生产劳动,不得不任由资本家对其进行压榨和剥削,只能越来越屈服于他所生产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二)致力于人本性的复归

马克思提倡人本性的复归,人是类存在物,异化劳动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在异化劳动的支配下,工人阶级却无法找到自己生命活动的本质,工人只剩下肉体作为躯壳,成为任资本摆布的生产工具,本应通过自由有意的活动构建的生活却仅仅只能以生存手段的形式存在着。

人该如何回归自己的类本质,那就是消除异化劳动,进而消灭私有财产。具体途径就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工人的解放。马克思提倡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他认为在思想上意识到共产主义运动后必须将其付诸实践,并说明了共产主义的实现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的到来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是使人回归到自己的本质,找回“人性”的既现实又彻底的一大步。

3.批判黑格尔以坚定历史唯物主义

(1)批判唯心主义

马克思在看到黑格尔哲学的弊端后,决心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更为透彻的批判。马克思选取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批判中的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了更为深刻的阐述。费尔巴哈认为,存在先于精神,而不是精神先于存在;是存在阐发出了精神,而不是精神生出了存在。费尔巴哈坚决的否定立场无疑为马克思接下来的批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过是从人当中抽象出来并与之分离的精神而已,是物质决定意识,世界就是客观物质本身,而不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2)堅定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马克思痛斥市民社会制度下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揭示出剥削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批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最重要的是,马克思通过论述异化劳动来剖析资市民社会,在分析了市民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之后,马克思得出了把异化劳动看作私有财产的黑暗面的结论。

马克思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坚信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和制度是人民创造的,而不是现有国家制度再有人民。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对国家的上层建筑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体现,市民社会就是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切入点。

唯物史观的初心就是帮助人逃离异化,消灭私有财产,使人重新找回自己的本质,实现人人平等的理想境界。作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要坚定唯物史观的立场,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保持初心,带领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第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第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第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陈先达.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2.

[6]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153-154.

[7]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

精要研究[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唯物史观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研究
基于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分析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