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1-01-10刘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思考视域

刘丹

摘要:中文作为我国的国语,是我国必不可少的文化象征和宝贵财富。要继承并发扬中文,学习语文是当前各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对语文课本里面的字词需要认识并能应用,经典文章需会朗读背诵,古典诗歌应该了解并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世界名著应该阅读并自省。想要学好语文,除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学资源外,还需要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结合互联网和教师教学的“微课”应运而生。

关键词:“微课”视域;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教学思考

引言

大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应对语文这门学科重视起来,多花时间在学习语文上,做国语的优秀继承者和发扬者。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创新过去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设备资源,“微课”就是可利用方式之一。“微课”作为近几年新兴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它以多媒体,互联网为载体,教师讲课为主体,客体是广大学生。教师在新时代教学中,可以借助“微课”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

一、高职语文教学现状

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目前来看,高职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基础,阅读,写作方面都有待提高。学生基础较差大部分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或者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没有及时完成。所以高职语文教师应该从打基础抓起,先给学生打好基础,再层层递进,深入学习。打基础适当引入阅读,通过学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让学生学习最难的经典古诗词文,还可以找一些生难字词学习,达到语文的教学要求。

2、態度不正,上课提不起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有迹可循的。一个学生会因为他的兴趣去学习一个科目,并在这个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反之,一个学生对该科目兴趣所无,在上课时也不会去听老师说的内容,甚至对该科目产生厌烦情绪。由此可知,兴趣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力。除了兴趣,学习态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大学管理自由宽松,许多学生会在上课的时候出现玩手机的现象。遇到老师提出问题,也只是在网上搜索答案,并没有去认真思考。

二、“微课”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的优势

1、短小精悍,提高学生注意力

“微课”在教育界以其短小精悍而出名。根据研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持久在半小时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学生很可能会出现走神,开小差等情况。教师通过挑选重点,录制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观看。在短时间内,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全神贯注的学习完知识内容,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效率。

2、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事半功倍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足以证明兴趣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微课”因为其时间短,形式新颖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职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下载一些和课文相关的朗诵音频,经典课文电视片段等,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使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见,自主思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在网上查询相关课本内容,延展学生的知识面,开过眼界。

三、“微课”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1、巧用多媒体互联网,创造良好学习条件

当前,各种多媒体学习设备已经屡见不鲜,例如电子白板,“希沃”白板,平板,电脑等。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完成课前备课,制作精美的课件,丰富有内涵的教案,以及上课环节的设计。借助音频,影视片段,音乐等给学生一个惊喜的开端,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减轻阻力,提高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雨巷》这篇课文时可以提前收集作者戴望舒的相关信息,给学生延展知识面,拓宽眼界。还可以下载一些江南雨景在上课前播放。一方面教师可以下载《雨巷》这篇文章的优秀朗读,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朗诵示范。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下载关于课文的经典影视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增添学习兴趣。《雨巷》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根据学习任务,是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这篇课文的,在上课时老师可以找一些关于这些场景的图片给学生欣赏,着重这部分的内容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使用优秀语句的能力和鉴赏美的能力。

2、利用电子设备,自己制作上课视频

新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教师在这过程中去大胆创新。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尝试自己去录制“微课”。在录制“微课”前需注意以下几点:1、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水平和学识素养是前提2、精挑细选教学主题3、把握文章重点,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选出文章重点知识,对其讲解分析4、注意把握时间,尽量缩减到二十几分钟以内5、注意拍摄画面清晰,选取角度等。

例如教师在教学《使至塞上》这篇课文时可以先确定选题和重点讲解内容。先翻译诗句理解本诗意思,再讲解他的写作手法,和学生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再分析他的感情色彩。主要注意精简课程,这和在课堂上模式不同,减少了提问环节和师生互动环节。既节省了时间,又大大提高了效率,学生在课后还可以再看“微课”视频复习,实现双赢。

3、利用“微课”提供海量资源,为学生找寻学习条件

众所周知,多媒体网络上资源丰富,其中有很多学生的学习资料。“微课”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它穿插了学生学习生涯包括日常生活。在语文课结束后,语文老师课把在网上找到的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以另一种方法去巩固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曹禺的《北京人》这篇课文时,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去找一些戏剧影视分享给学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时间地域的不同并不能显示其戏剧的优劣。他们都是世世代代人努力之后的思想文化结晶。是全世界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让学生在课后去了解戏剧,学习戏剧,甚至爱上戏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去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教学,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老师教学的方式内容,最后整合,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知识。还可以查找相关的戏剧,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也值得学生去观看学习。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举一反三。以《北京人》这篇戏剧文章为例,用老师上课教授的思维、方法、步骤,学生一步步自己尝试学习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微课”时间短暂,可以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

四、结语

结合以上所谈,“微课”作为当下流行教学模式,高职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时机,与时俱进,对教学进行思考和改革。学习语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才能达到最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熊艳.微课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6):235-236.

[2]范志云.微课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今日财富,2020(05):192-193.

[3]朱枫霞.“微课”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知识文库,2018(20):170.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教学思考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浅析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角色与功能
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初探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