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培训模式的探究
2021-01-10班正玉
班正玉
摘要:每一个人都来自家庭,深受父母影响,良好家风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力量之源,也是构建良好社会风气的基本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迁徙者的脚步遍布各地,他们当中不乏外来务工人员,还有很多高知识分子。作为幼儿园,面临着来源多样、理念不齐的家长们,如何做好家长培训,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是当下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家长培训模式以及利与弊,并对新时期的家长培训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家长培训;模式
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榜样和教养人。在教养方式上,科学理念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至关重要。只有增强家长素质,提升他们的育儿能力,才能培养出有家教、有家风的优秀一代。在幼儿园工作中,家长培训非常重要性,它关系着幼儿园教学质量,关系着幼儿园教育理念是否可以真正的落实到位。
一、幼儿园家长培训以及利弊分析
(一)当前培训模式
文章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家长培训形式:讲座形式、沙龙形式、网络交流、个别交谈、家委会等。各大幼儿园采取运用组合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培训模式。本幼儿园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让家长就某个专题进行探讨;一学期开展一次沙龙会议,聊一聊育儿中的问题;平时教师利用网络与家长进行针对性交谈,了解幼儿实际情况;开展家委会,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决策中来;网络论坛,提供育儿专题进行讨论;家园栏,每月两期,对家长进行专题辅导。
(二)当前培训模式的利弊
1.沙龙模式
本园参与沙龙模式的人数为15人,全园一共198位幼儿,参与度很低。但是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大家可以场所语言,发言机会很多且私密性好。
2.网络交流和面谈模式
网络交流和面谈的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反馈,但指导效果和教师素质有很大关系。幼儿园要求做的好的教师进行了家访记录,因此谈话内容、有效性得到了监控,方便大家探讨。
3.家委会的形式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体现了民主意识,通过家长智慧的发挥为幼儿园发展献计献策。最为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幼儿园的运作模式,提升家园合作效果。但在实际开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进而出现了谋取私利的现象;另外部分参与者无法全身心的进入到幼儿园工作机制中来,对幼儿园的监督流于表面。
4.家园栏和网站模式
研究调查显示:家长观看和参与率很低。但家园栏和网站设置的初衷是希望可以拓宽家长了解幼儿的渠道。但幼儿园网站中的内容不是本园的实际情况,导致家长随意浏览的情况很多。加之网站受到服务器响应的影响、微信登陆限制,家长也很少应用[1]。
二、新時期幼儿园家长培训模式的探究
(一)去除重复项目中参与率低的项目
在实践探究中可以发现论坛、微信群、QQ群的功能大体一致。而且论坛主要为家长讨论育儿经验、方式提供空间,一般发帖时大家都没有在网站上,很久之后才会回复,缺乏实效性,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氛围。加之家长育儿知识匮乏,也无法在论坛上长篇大论的表达自己的育儿经验。另外科技的发展催生了各类新兴的APP,家长习惯用手机上网,使用手机开展论坛讨论字体编辑不方便。而QQ和微信可以实现快速操作,而且实时在线人数多,大家可以快速的恢复,因此成了家长喜爱的讨论方式。教师也可以及时上传相关资料和视频,由于QQ支持功能强大,可以完成在线培训和会议,有着论坛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QQ和微信功能一致,教师只要选择其一即可。
(二)整合沟通方式中作用相近的项目
比如沙龙的参与范围很小,但能够保证家长的充分发言,但这种方式是面对面的,家长有所顾及无法真实的表达内心想法,除非家长做好完全的准备,教师实现对具有相同困扰的家长分组,不然很容易偏离主题。而如今的QQ群,有了民调投票的方式,免去了家长路上的奔波,通过网络会议让家长参与其中,甚至可以通过语音方式取得联系,即便是家长不在身边也能积极参与。两种形式的孰胜孰劣可见一斑。当然有些话题需要当面交流和解决,而且容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因此,文章建议可以灵活的选择一个方式,无需面面俱到[2]。
(三)科学管理培训内容,系统实用
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家长渴望了解孩子系统性知识,这与家长平时和幼儿相处,获得零散经验有着密切关联。同时他们利用手机获得的幼儿经验是片段式的,手机片段式仅仅是对某个情境下某个问题的一种看法,进而带给家长一些矛盾认知,让家长无法适从。所以片段化的阅读无法为家长提供全面、客观的育儿观点,同时在孩子们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家长深深了解到自己能力有限,经常感叹对孩子不了解,更激发了家长意愿来提升与孩子间相互沟通的能力。但幼儿园精力有限,只能给予家长某项方法的介绍,比如幼儿保健知识、亲子交流等,这些内容是没有逻辑的,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学什么、做什么有很大的距离。
1.从概括到具体逻辑顺序设置
每学期,幼儿园要遵循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编制培训内容。比如根据某一年龄段孩子的关键经验为线索,对家长开展培训,让家长明白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达成哪些目标?如何达成?幼儿园和家长如何达成?然后根据幼儿园情况以及培训内容,与家长分期交流,定期分享案例,并给予家庭教育实施反馈,让家长获得鼓励。
2.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设置
家庭育儿中,总是有急需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家园合作效果,因此要将其放在重要位置,开展集中培训,而对于某些家长的个性问题,无需开展大规模培训。从小班到大班,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困难,比如新生入园,因为对幼儿园不了解,孩子们会产生焦虑,幼儿园可以及时对家长开展相关培训。大班孩子面临着进入小学,家长关心孩子能否适应,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学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幼儿园可以开展相对应的培训。而如何划分主要与次要,应该将话语权教给家长。
结束语
家长培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与幼儿教学质量提升密切相关。家庭与幼儿园教育是否能够形成合理,关键在于意识能否达成统一。因此,文章提出了开展家长培训的要求,并通过积极优化方案,提升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云,刘潞.我国家长学校研究的脉络演进、研究热点与研究领域[J].中国成人教育,2019,(17).14-18.
[2]秦旭芳,王悦.基于自评与他评的3-6岁幼儿家长教育素养的水平调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