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诊疗评价中的应用

2021-01-10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产儿足月儿三尖瓣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 born,PPHN)是指新生儿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而引起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右向左”或“双向”分流,从而导致低氧血症[1]。PPHN 多见于足月儿、近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在活产儿中的发病率约2‰,其中重度患儿的早期死亡率约10%,因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良好预后的关键[2]。超声心动图检查在PPHN 的临床诊疗中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但目前尚未找到对PPHN 预后有判断意义的超声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201 例PPHN 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其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儿童医院2009 年7 月至2020 年2 月临床确诊的201 例PPHN 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2 例,女69 例;胎龄28 周~42+1周,早产儿49 例,足月儿139 例,过期产儿13 例;体重1.04~4.80 kg;发病时间生后即刻至生后29 h。母亲产前合并高危因素84 例,其中围产期胎膜早破或羊水少32 例,妊娠期糖尿病28 例,妊娠期高血压23 例,孕期服用阿司匹林1 例。本组患儿死亡31例为死亡组,170 例经治疗好转,纳入生存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影响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对生存组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随访时间7~60 d,中位随访时间16 d)。

PPHN 诊断标准[3]为同时存在以下两项:(1)新生儿早期出现严重发绀、吸入纯氧亦无法改善的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PaO2)<50 mmHg(1 mmHg=0.133 kPa)],临床表现与肺部病变不相符,并除外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2)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存在动脉导管和(或)卵圆孔“右向左”或“双向”分流,或经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30 mmHg。

仪器与方法:应用Philip 5500、iE33 和GE Vivid iq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8 MHz。患儿取平卧位,对心脏进行多切面全面扫查,观察心脏结构、大血管连接情况,重点观察房水平、动脉水平分流情况及分流方向,以及三尖瓣反流情况。测量主肺动脉内径(MPA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反流压差。根据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PASP。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百分比)表示,采用单因素分析对生存组及死亡组组间变量进行筛选,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儿转归的相关因素,并绘制ROC 曲线,计算AUC;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生存组治疗前后MPAD、RVDd、RVDd/LVDd。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 例PPHN 患儿中152 例(75.6%)为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所有患儿均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其中肺炎98 例(48.8%),呼吸窘迫综合征57 例(28.4%),湿肺36 例(17.9%),胎粪吸入综合征32 例(15.9%),气胸28 例(13.9%),肺出血25 例(12.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2 例(6.0%);先天性膈疝6 例(3.0%,均死亡);合并酸中毒55 例(27.4%),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3 例(21.4%);4 例(2.0%)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LVEF:48%~57%)。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表1):两组间胎龄、性别、出生体重、是否存在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湿肺、胎粪吸入综合征、气胸、酸中毒等疾病及MPAD、RVDd、LVDd、RVDd/LVDd 超声指标各变量比较,发现是否存在酸中毒、LVDd 及RVDd/LVDd 3 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表2):对是否存在酸中毒、LVDd 及RVDd/ LVDd 3 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酸中毒、RVDd/LVDd 是影响治疗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即当PPHN 患儿存在酸中毒(OR=8.288,95%CI:3.126~21.969)、RVDd/LVDd 越大(OR=132.326,95%CI:3.009~5 819.371),其死亡可能性越大。并对RVDd/ LVDd 大小绘制预测死亡的ROC 曲线(图1),RVDd/ LVDd 曲线下面积为0.679,最佳诊断分界点为0.612,敏感度61.3%,特异度75.3%。

表1 PPHN 生存组及死亡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表2 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

PPHN 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1)二维超声四腔心、左心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切面可显示右心房室增大(图2A),右心室流出道增宽,右心室壁增厚,主肺动脉及分支内径增宽。(2)彩色多普勒显示卵圆孔或动脉导管水平分流方向为“右向左”或“双向”(图2B、图2C),三尖瓣可见反流(图2A)。(3)频谱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估测PASP >30 mmHg。201例PPHN 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提示存在肺动脉高压,其中190 例(94.5%)PASP >50 mmHg。超声心动图提示201 例PPHN 患儿MPAD:(10.5±1.5)mm、RVDd:(9.8±1.9)mm 及RVDd/ LVDd:0.57±0.13,测值同新生儿正常参考值[4]比较均增大。

生存组PPHN 患儿超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中位随访时间16 d)(表3):治疗后MPAD、RVDd 及RVDd/ LVDd 均较治疗前减小(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RVDd/ LVDd 预测死亡的 ROC 曲线图

图2 PPHN 患者的超声心动图

表3 生存组170 例患儿治疗前后MPAD、RVDd、RVDd/ LVDd 比较()

表3 生存组170 例患儿治疗前后MPAD、RVDd、RVDd/ LVDd 比较()

注:MPAD:主肺动脉内径;R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3 讨论

PPHN 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多因出生后肺血管适应不良、肺组织或肺血管发育不良引起,多发生在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总死亡率为7.0%~15.0%[5]。PPHN 多数是一过性的,病程较长的病例可迁延成为儿童期的肺动脉高压,病死率极高,平均生存期只有7 个月[2]。本组PPHN 患儿中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占75.6%(152/201),死亡率15.4%(31/201),与既往报道相符。有国内研究表明15.0%~25.0% 的PPHN 可存在神经损伤[6],本组中21.4%(43/201)病例合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示存在神经损伤,与前述研究相符。

本研究中先天性膈疝患儿预后极差,与以往研究发现相符[7]。考虑与先天性膈疝患儿存在严重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胎儿期肺静脉回流减少,引起左心发育欠佳,出生后左心功能不全引起肺静脉高压,最终导致难以纠正的PPHN 有关。4 例患儿入院时存在左心收缩功能减低,经治疗后好转,考虑可能与低氧血症引起冠状动脉灌注减少,进而引起左心室功能受损有关[8]。

本研究对生存组及死亡组间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酸中毒是影响治疗转归的因素。从病因方面分析,酸中毒是因PPHN 患儿肺血管适应不良或肺发育不良等所致的肺部氧合受损、二氧化碳严重潴留引起,可使肺小血管痉挛加重,从而导致PPHN 症状加重[9]。

PPHN 多表现为气促、青紫、呼吸困难,临床上难以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相鉴别,如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等。因两者间治疗差异较大,且延迟诊断会导致疾病的恶化,故及时明确诊断、给予正确治疗尤为重要[10-11]。因此当早期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怀疑有PPHN 存在时,应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外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指导临床进一步诊疗。

本研究中201 例临床诊断PPHN 病例的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存在肺动脉高压,MPAD 增宽、RVDd增大,约94.5% PASP >50 mmHg。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左心室偏心指数可作为一项评价肺动脉压力的超声指标[12],但左心室短轴径线不是儿童超声常规测量数据,而RVDd/ LVDd 同样可反映左右心室间压力差情况,间接提示肺动脉压力,故作为本研究观察指标。本研究中PPHN 患儿RVDd/ LVDd 增大,并且生存组与死亡组间对比分析发现RVDd/ LVDd 大小是影响治疗转归的因素,RVDd/ LVDd 越大,治疗效果越差。当RVDd/ LVDd>0.612 时,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大,故RVDd/ LVDd可作为一项PPHN 预后的预测指标,但其灵敏度、特异度仍需在未来临床诊疗中进一步验证。

PPHN 患儿治疗前MPAD 增宽、RVDd 增大、RVDd/ LVDd 增大,生存组患儿经规范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MPAD、RVDd 及RVDd/ LVDd 明显小于治疗前,与临床进程相符,表明超声心动图可通过客观指标较准确的评价PPHN 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PPHN 是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的危重症疾病,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可及时准确做出诊断,监测治疗效果。RVDd/ LVDd 可作为一项预测PPHN 预后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产儿足月儿三尖瓣
洛阳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临床调查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陕西安康地区IVF-ET人群围产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评价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三尖瓣返流的手术治疗
右心室电极相关的三尖瓣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