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养殖污染带来危害及治理策略探讨

2021-01-09拉才杰

新农民 2021年34期
关键词:治理策略畜牧养殖环境污染

拉才杰

摘要:畜牧养殖造成污染问题是困扰当前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是畜牧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本文将对当前畜牧养殖生产对环境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治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危害;治理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被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不仅促进了畜牧业进步与发展,还直接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为保障畜牧产品正常供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受当前众多动物养殖规模小、养殖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养殖技术落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畜牧养殖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当前农村地区最为重要的污染来源之一。继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进行整改与治理是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内畜牧养殖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环境污染

1.1 对空气的污染

养殖户在扩大养殖规模时往往不具有规划和计划性,其规模或设施建设均有很大的随意性,根据一时想法盲目增加养殖动物数量,单位面积的动物数量设计不具有科学,随意增减,导致养殖密度过高,动物生长空间降低,极易会导致动物疾病迅速传播,动物在生长时呼吸与消化产生的大量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粪便,如不能有效的处理,将严重影响养殖场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并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粪便中还携带着大量未充分利用的饲料和各种添加剂,如不能处理,这些粪便会积累和发酵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同时也为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便利。粪便在堆放时会分解出的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氨、粪臭素等污染物质对会降低空气质量,对周边环境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如动物和人类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的环境中,会导致机体严重的应激反应,降低机体对外来疾病的抵抗力,给疾病的传播创造的可能。

1.2 对水源的污染

清洁生产模式虽然在各地推广普及,但在一些落后地区,用水洗冲洗栏舍的习惯依旧存在,这个操作模式导致大量的废水产生,这些粪便废水含有大量的大量的氮、磷、碳氢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和有机物,如不加处理直接排放,直接对周围水体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水源环境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营养化,大量的水生物快速繁殖,使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体逐渐变臭。同时在饲养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抗生素或兽药添加剂,这些物质通过动物粪便排出体外,残留中粪便和尿水中对周围水源直接造成污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同时这些残留的药物还可能通过饮食方式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3 对土壤的污染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如不能进行规范的无害化处理,会对土壤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大量畜禽粪便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病害动物未经处理堆放,在不完全厌氧发酵和降解下将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味和有害有毒的亚硝酸盐等物质,渗透到土壤内直接改变土壤的结构,导致土壤发生严重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致使众多有益微生物繁殖受到限制,土壤生长能力丧失。此外粪便中携带的重金属直接对土壤造成污染,如在重金属超标的土地上种粮食作物也会导致作物重金属超标,这些重金属超标的粮食如食用,则会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同时一些病原微生物也会在土壤内繁殖,会引发某些疾病的流行与传播。在养殖环节产生的病害死动物如不加处理直接抛弃周围环境中则可对周围养殖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

1.4 残留兽药造成的污染

畜禽养殖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兽药来治疗动物疾病,这些抗生素等药物进入消化道后被身体吸收进入动物血液中进行循环,大部分要求经肾脏滤出后随尿液排出体外,有少部分药物和抗生素残留在动物体内。除此之外有效饲料為了预防疾病违规添加抗生素等药物,长期使用这类的饲料将导致动物体内兽药残留超标,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抗生素等药物直接对养殖环境造成重大的危害。动物体内的耐药性的病原体和突变病原体不断产生并排到环境中,给环境构成极大的危害。其次,动物体外的抗生素和添加剂等代谢物排泄到环境中,使环境中不断产生的耐药病原体和突变病原体。抗药性的增加导致畜禽养殖者在治疗动物疾病时不得不加大兽药的用量或更新兽药品种,形成了“兽药污染-→耐药或变异病原体产生-→加大用药量-→污染进一步污染”恶性循环。此外,动物产品内的药物残留排下到环境中还直接破坏生态平衡,到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胁。

2 养猪场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2.1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环保意识不高

众多的养殖从业者都是农民,很少有受过专业养殖知识培训,大部分人都是凭经验和熟人带领从事养殖生产,缺少足够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对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都不强,大部分人都只注重眼前利益,对养殖生产缺少必要的长期规范,不能确保养殖场得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方面不加以重视,对相关的法律了解不得,对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强,导致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大量的废水废弃物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给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管理部门监管不力

养殖场的选址大部分位于偏远地区,分布零散,发展规划性差,面广点多,加之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不强,相关部门对其管理时难度加大。同时相关部门也存在着执法不规范,监督系统畅通等情况,在出现问题后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违法者不能做杀一儆百,导致养殖场时有排放污水的现象发生,给环境污染构成重大的威胁。

2.3 养殖场排污设施不完善

排污设施缺失或不认真利用是造成养殖场排污的重要的原因,在建设养殖场时一般养殖户均对环境问题有所考虑,并按照要求配备必要的处理污染设备,但在实际生产中的这些设备运作起来会需要较高的费用,为节约养殖成本致使养殖户不愿意使用这些处污设备,大部分处理污染设备成了摆设,或简单运行这个设备,但处理后污水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还有一些小型饲养场受资金等条件的制约,没有充足的自己配备必要的处理污染设备,在养殖过程中偷偷排水放污。

3 策略与建议

3.1 加强舆论监督宣传工作

舆论监督宣传工作对提升从业人员环保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对养殖户畜牧污染相关知识的普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工作,让其认识养殖场造成的污染关系到自身利益。要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宣传,以便正确看待环境污染的后果。对养殖人员进行综合监督管理,建立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并要求养殖户严格遵守。实行舆论监督、人人参与的监督管理,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做到人人参与,杜绝养殖场产生的废水不能排放。此外,监督管理部门还要对养殖场的面积、规模等问题进行监督,生产规模应与实际建设情况相符合,与实际污水处理能力相匹配。

3.2 加快推进清洁养殖模式

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产业,加快对现有畜禽养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建设规模化标准养殖场,引导畜禽养殖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积极打造本地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全面积极推进标准户养殖技术规范,加快先进饲养及处污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布局全行业加快构建养殖、养殖、屠宰、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新模式;鼓励推广实施畜禽养殖粪便减量工程,减少畜禽在养殖过程中的粪便的产生与积累,积极推广全新的养殖模式。在动物养殖中,禁止用清水冲洗圈舍粪便,积极推广应用干洗粪便养殖模式,严格限制淡水的使用量。将养殖场的雨水和污水分开,从源头上减少各种污水的产生,减少排放。积极鼓励和支持规模化养殖场使用处污设施,推广应用臭味控制技术,有效减少养殖场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危害;严格规范养殖投入品。发展畜禽养殖业,要加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有效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添加剂,积极推广微生态制剂、中成药制剂、酶制剂,改变养殖户的传统养殖行为,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粪便中各种有机物的含量。在防治动物疫病时,还应引导养殖户分析发病原因,在有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真正实现獸药使用零增长。

3.3 建立种养循环发展机制

加快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项目,确定整个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做好辖区内畜禽粪便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等工作.完善和健全各方面的处污基础设施,加快辖区内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升级已配备粪污处理设施的养殖场。结合区域气候特点,积极开展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实现区域畜禽粪便高效处理和科学利用。结合不同养殖场,构建不同畜禽粪便处理对策,明确不同项目在建设中的主要职责、建设时间、工作要求和绩效目标;加强种养结合,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利用效率。各乡镇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要兼顾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切实确定陆上养殖规模,加快以养殖方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将畜牧业与养殖业有效结合。农业生产确保畜禽粪便可就地吸收,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率。养殖场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养殖规模,按规模分配消耗用地,积极引导畜禽养殖业与农业大户有效对接。和农业种植基地,确保农场每天产生的畜禽粪便可以就地处理。积极鼓励大中型规模养殖场转变传统粪便处理模式,逐步由标准排放处理模式向资源化利用模式转变。支持畜禽养殖场将沼液和无害化处理的养殖废水直接输送到农田使用。用于吸收污染物的农田应配备完备的储存设施和肥水输送管道。储罐要有足够的容量,必须防渗、防雨、防溢,防止污水污染周围的土壤和水源。

3.4 支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支持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工作,当地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全力支持畜禽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引导农民堆肥,提高固体粪便资源化利用效率。对于本地区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有机肥企业要为其提供建设用地和政策支持。使用发酵床处理粪便的农场,应将腐烂的粪便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直接返回田间使用;要加强规模化养殖场与规模化种植基地的对接,在区域内建设有机肥施用示范基地,对率先施用有机肥的农业经营者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逐步扩大有机肥施用量。

参考文献

[1] 杨军威.畜牧养殖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4):188-189.

[2] 周永生.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探析[J].农村农业农民,2020(20):41-42.

[3] 罗柳青,高静.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5(12):59-61.

猜你喜欢

治理策略畜牧养殖环境污染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浅析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常规治理策略
动物疫病的致病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网络失范言论的治理策略分析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